閱讀10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新三板集合競價首秀清淡 7公司漲超十倍

當日有371隻集合競價股票產生交易,成交額為6879萬元。此外,超過20家企業通過盤後協議轉讓完成了股權交易。

2018年1月15日對於新三板市場有著特殊意義,使用多年的協議轉讓方式正式告別盤中交易,取而代之的是市場期盼已久的集合競價轉讓方式。

集合競價首日的表現略顯清淡,當日 10294家采用集合競價交易方式的公司中,僅有371隻集合競價股票產生交易,其中基礎層股票221隻,創新層股票150隻。

與此同時,集合競價的成交量相比此前協議轉讓時代,也有明顯的下跌,1月15日當日的成交額僅有6879萬元,相較之下,1月12日協議轉讓的成交金額為12.2億元。

流動性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幹擾了市場期望集合競價能夠發揮的定價作用。1月15日,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成交價格異常的交易。

對首日運行情況表,全國股轉係統在1月15日晚間表示,“從首日情況看,市場運行整體符合製度設計預期。集合競價股票交易價格更趨於合理,競爭性價格形成機製開始發揮作用,盤後協議交易需求得到了釋放,市場交易秩序整體良好。為嚴肅市場紀律,全國股轉公司對個別異常價格申報的賬戶堅決采取限製證券賬戶交易的措施。”

首日“不適應”

1月15日,記者從一位券商負責新交易係統測試的人士處了解到,全國股轉係統一早便開始通過各個途徑通知券商,及時注意當天可能出現的問題。

“全國股轉係統的工作人員通知我們要提醒客戶及時更新周邊係統,避免出現還是使用老版本、無法正常委托的情況。” 該人士表示。

不過,集合競價的第一天,投資人和券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手忙腳亂。

“8點多打開交易軟件,發現還是上周的交易版麵。工作人員告訴我,會跟營業部反映,並表示9:15就會好。但9:15後,軟件還是無最新版本。事實上,我發現不是一家交易軟件沒更新,很多新三板投資朋友在我朋友圈留言,反映所在證券公司沒更新,全靠投資者摸索後才知道如何交易。”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向記者敘述集合競價首日的看盤經曆。

另外,也有一些投資者向記者表示,交易軟件顯示行情需要改善,目前采用的設計與集合競價的特性不能兼容。

周運南指出:“如果全部設計隻有買賣一欄有報價時才主動跳出盤麵顯示,將極大地製約新三板的二級市場盯盤,因為你將無法在同一片麵同時盯幾隻股票,這樣無法及時做出交易決策,也會影響到正常的流動性。”

從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的情況來看,新三板市場各參與主體要適應這一新的交易方式仍需一段時間。

而在適應的過程中,新三板集合競價轉讓方式下,完成交易的公司家數和成交量相比此前均有明顯的下滑。

“集合競價交易股票首日成交金額,遠低於之前協議轉讓的成交規模。不過,這是新交易製度實施的首個交易日,許多投資者與掛牌企業對新交易規則需要逐漸熟悉的過程,仍在觀望不敢輕易交易。而且,許多交易對象也會把額度較大的交易放到盤後協議轉讓時段進行。因此,尚不能根據首日的盤中成交情況對新政實施效果作出判斷,由此判斷新政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也為時尚早。”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1月15日收盤後講道。

當日,除了集合競價首日運行之外,盤後大宗交易也開始運行。根據全國股轉係統提供的數據顯示,1月15日共有超過20家企業通過盤後協議轉讓完成了股權交易。

7公司漲幅超1000%

全國股轉係統推動此次交易製度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夠推動新三板市場定價功能的改善,讓市場形成公允定價。但就集合競價首日的表現來看,弱流動性之下,集合競價的定價功能仍無法充分發揮。

在集合競價運行的第一天,便出現了數家漲幅超過1000%的企業,這樣的情景僅在報價限製之前的新三板市場出現過。

中航太克(839957)、優創股份(831904)等七家掛牌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1000%,其中中航太克的漲幅更高達14900%。

但股價漲幅異常在一定程度上也同全國股轉係統的安排有關。根據規定,由原協議轉讓方式改為集合競價轉讓方式的股票,在產生集合競價成交價前(含首筆成交當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範圍,自次一轉讓日起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因此也造就了首日漲幅驚人的成交價格。

彭海指出:“由於當日有交易的股票數量不多,我們預計部分股票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還將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

仔細分析這些異常的交易不難發現,這些公司的成交通常僅有一筆或者不大於三筆的成交,且成交量非常小。

以中航太克為例,僅有一筆1000股的報價(新三板做低成交筆數),成交金額為3元每股,也就是說致使中航太克漲幅達到14900%的交易實際上僅為3000元。

“首日之後的報價就有限製了,因此有些公司在首日利用政策便利性把股價做高也就不難理解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集合競價的交易下竟然出現了類似協議轉讓手拉手的這種交易,這也意味著流動性弱的情況下定價功能無法展現。”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做市部門的負責人1月15日對表示。

“流動性配合交易製度改革,才能最終完成對新三板市場定價功能的改革。在無流動性的情況下,沒有交易對手方,公司價格是很難得到修正和體現的。”北京地區一位資深新三板投資者1月15日表示。

光大證券新三板分析師葉倩瑜1月15日則表示:“從盤中觀察來看,此次競價交易相對活躍的幾十隻創新層股票普遍缺乏報價的深度和廣度,這與做市股票的情況類似,背後反映的問題均指向股本規模和投資者人數不足。此次推出集合競價有助於監管層認知到新三板流動性問題的根源,有助於差異化的發行機製、監管機製以及風險管理機製持續落地。”

(原標題:新三板集合競價首秀清淡 7公司漲超十倍)

最後更新:2018-01-16 06:03:43

  上一篇:go 重拳狙擊A股粉飾業績 交易所嚴防“花式創利”
  下一篇:go 資金麵明顯改善 躍躍欲試!港股新高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