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魔獸
219份三季報與業績快報出爐 四維度詳解業績浪最新風口
隨著越來越多上市公司三季報和業績快報的披露,市場熱點加速向績優股轉移,如何尋找上漲潛力高的業績白馬股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尋找白馬潛力牛股可結合成長性、資金流向、機構動向等多主線篩選。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98家公司披露2017年三季報業績,另有21家公司公布三季報業績快報,合計219家公司。今日本版對上述公司從淨利潤增長、資金流向、機構調研和機構評級等四角度進行分析梳理,挖掘其中投資價值,供投資者參考。
219家公司公布三季報與業績快報
逾七成淨利潤實現增長
伴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的相斷出爐,資本市場也迎來三季報行情。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20日,滬深兩市共有21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7年三季報業績或業績快報,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有164家,占比74.89%。
從淨利潤增幅來看,上述164家三季報業績同比增長的公司中,有54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實現翻番,天山股份(7151.34%)、淩鋼股份(7120.69%)、龍宇燃油(6807.66%)、誠誌股份(2972.00%)、錦富技術(2275.18%)、雪峰科技(2088.77%)和三峽新材(1217.91%)等7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0%。另外,江山股份(979.41%)、柳鋼股份(915.49%)、東方新星(843.54%)、華勝天成(650.01%)、冠農股份(647.84%)、山鷹紙業(591.15%)、興化股份(577.07%)、安納達(554.65%)、渝開發(517.71%)等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也均在500%以上。
從行業角度來看,截至目前,上述三季報業績或業績快報同比實現增長的164家公司主要紮堆在化工、醫藥生物、建築裝飾、公用事業、機械設備等五大行業,相關公司數量分別為24家、16家、10家、10家、10家。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以及環保形勢趨嚴的背景下,化工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明顯。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7年三季報業績或業績快報的公司中,化工行業三季報業績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最多,達到24家公司,其中,龍宇燃油(6807.66%)、雪峰科技(2088.77%)、江山股份(979.41%)、冠農股份(647.84%)、興化股份(577.07%)、安納達(554.65%)、萬華化學(212.41%)、方大化工(187.82%)、中泰化學(186.97%)、華峰氨綸(177.63%)、*ST丹科(169.80%)、恒逸石化(168.70%)和紅星發展(164.70%)等13家公司2017年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實現翻番。
對於板塊的後市機會,東興證券表示,采暖季臨近,各地環保督察力度繼續擴大。近期,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相繼出台采暖季大氣汙染防治方案,突出大氣汙染源整治,石油化工、表麵塗裝等行業是重點監管對象。外加環保稅開征進入倒計時,一批“散亂汙”企業年底前或被關停取締。利好化工行業龍頭股。
醫藥生物行業方麵,截至昨日,已有18家公司披露三季報業績或業績快報,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有16家,其中,誠誌股份(2972.00%)、千山藥機(135.27%)、華仁藥業(64.86%)、恩華藥業(35.58%)、康恩貝(34.86%)、濟川藥業(34.18%)、萊美藥業(30.17%)和通化金馬(30.04%)等公司2017年三季報業績同比增長均超30%。
投資策略方麵,渤海證券表示,醫藥板塊在前期持續上漲後,近5個交易日內醫藥板塊出現普跌的格局,但仍看好重磅政策陸續出台下,醫藥行業長期發展前景。近期投資策略方麵,建議關注三季報業績良好的績優股,受益消費升級的高端中藥企業,以及不受醫改政策影響的傳統飲片和配方顆粒相關個股。業績持續高成長的績優股方麵,建議關注濟川藥業,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速20.17%,淨利潤增速34.18%,保持高增長態勢,預計全年淨利潤30%以上增速確定性強,此外,蒲地藍上海招標事件影響基本消除,OTC渠道持續增長,預計公司未來2年-3年內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華潤三九為國內的OTC龍頭企業,公司配方顆粒業務享受政策紅利業績有望維持高增長;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看好高端中藥提價後帶來的業績彈性;品牌中藥有望實現量價齊升態勢,建議關注片仔癀和東阿阿膠;銀杏二萜內酯產品治療優勢明顯,進入醫保後有望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放量,建議關注康緣藥業。
24隻績優股月內漲幅超10%
兩維度解析資金布局路徑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在兩市219隻已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的個股中,10月份以來共有101隻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上漲,其中,55隻個股市場表現較為突出,累計漲幅均超過5%。
具體來看,除橫店影視、聚燦光電、翔港科技等3隻次新股漲幅居前外,北新建材(27.28%)、揚子新材(23.79%)、長纜科技(22.12%)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而包括中材科技、三毛派神、當代明誠、四方冷鏈、祁連山、錦富技術、寧夏建材等在內的21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10%,實現了相對較好的市場表現。
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55家月內股價漲勢較好的公司中,有48家三季報業績均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九成。而在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的績優公司中,錦富技術、三毛派神、寧夏建材、聚燦光電、祁連山、東易日盛、海信科龍、北新建材、國旅聯合等9家公司本期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顯示市場對於績優股偏愛。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伴隨著市場對於三季報關注度的持續升溫,公司業績不僅成為左右資金喜惡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決定著個股走牛的潛力大小。
事實上,通過數據統計發現,上述219隻個股中月內共有51隻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其中本期業績增長股達46隻,比例達到九成以上。其中,北新建材(45088.30萬元)、歌爾股份(39211.93萬元)、錦富技術(29519.22萬元)、安信信托(22626.47萬元)、長纜科技(17404.30萬元)、東方海洋(16320.13萬元)、海信科龍(14404.92萬元)、奧馬電器(10846.58萬元)、東方雨虹(10802.82萬元)等9隻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均超過億元,成為月內市場主力資金最為青睞的標的,此外,恒瑞醫藥、粵水電、嘉誠國際、長青股份、華仁藥業等個股月內資金淨流入也在5000萬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績優股同樣受到融資客的青睞。在本期業績實現同比增長的個股中,有52隻兩融標的股,共有34隻標的股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19日期間累計實現融資淨買入,合計金額約23.89億元,其中,萬華化學(48274.18萬元)、中興通訊(37739.87萬元)、鵬欣資源(15637.23萬元)、北新建材(15463.72萬元)、安信信托(11088.09萬元)、歌爾股份(10098.50萬元)等標的期間累計融資淨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
在各路資金的追捧下,部分績優股股價在本周內更是創下了曆史新高(複權後),它們分別為:北新建材、長纜科技、東方雨虹、恒瑞醫藥、濟川藥業、西藏珠峰、淩霄泵業、中材科技、翔港科技、聚燦光電、中興通訊。而分析人士也表示,在價值投資理念逐漸受到市場認可的背景下,基本麵紮實、估值合理且具備成長性的價值投資標的,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值得跟蹤關注。
15家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
投資布局高成長績優股
近期,滬深兩市股指繼續維持震蕩走勢,市場風格和熱點急速切換,熱點板塊行情的持續性均較弱,分析人士表示,機構調研路徑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投資者找到發力點,被機構頻繁調研的上市公司市場關注度較高,部分股票存在一定投資機會。當前進入三季報披露期,機構投資布局也重新傾向聚焦業績確定性高或業績存在超預期的標的。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有219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其中,15家上市公司最近1個月內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等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
具體來看,最近1個月內,上述15家公司中,北新建材共計接待43家機構組團調研,位居首位,緊隨其後的是東易日盛,共計接待36家機構調研,而中興通訊、黑牛食品、百川能源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也均在10家以上,分別為:24家、24家、15家,其他接待調研機構的上市公司還有,北京文化(8家)、橫店東磁(8家)、深圳燃氣(6家)、亞邦股份(6家)、中國巨石(4家)、普洛藥業(4家)、廣田集團(3家)、中泰化學(2家)、三花智控(2家)、天璣科技(1家).
而從上述獲機構調研的15家公司三季報業績情況來看,三季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占比達八成。其中,中泰化學、東易日盛、北新建材等3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分別為:186.97%、182.51%、100.01%。而中國巨石(35.88%)、百川能源(32.84%)、北京文化(31.60%)、橫店東磁(29.76%)、廣田集團(28.64%)、三花智控(25.76%)、天璣科技(3.97%)等公司三季報淨利潤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此外,中興通訊和深圳燃氣也均於日前披露了三季報業績快報,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36.58%、5.92%。
在機構組團調研及業績表現較好的提振下,已有部分個股出現上漲,除東易日盛目前處於停牌狀態外,10月份以來截至昨日,北新建材期間累計漲幅已接近30%,達到27.28%,中國巨石(9.86%)、三花智控(4.60%)、廣田集團(4.54%)、百川能源(3.88%)、黑牛食品(2.58%)、橫店東磁(1.93%)、中興通訊(1.27%)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在1%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個股已獲得一定漲幅,但是較機構預測目標價仍有繼續上漲空間。中國巨石、百川能源、北新建材、中興通訊、三花智控等5隻個股最新收盤價較機構預測目標價漲幅均在15%以上,分別為:30.06%、27.09%、25.58%、18.11%、15.90%。
機構看好95家公司
紮堆建築材料等六類行業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在219家已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的公司中,近30日內,有95家公司股票均受到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而其中,績優成為上述機構看好股的最大特征,共有83家公司本期淨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九成。
具體來看,在83隻機構看好且本期業績實現同比增長的個股中,近30日內,萬華化學共獲得20家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是上述個股中最受機構看好的標的,此外,北新建材、中國巨石、精鍛科技、牧原股份、恒瑞醫藥、濟川藥業、蘇泊爾、宜通世紀、山鷹紙業、中材科技、中興通訊、涪陵電力、三棵樹、旗濱集團等個股在近期也受到10家或10家以上機構的聯袂推薦,投資機會或更具確定性。
從目標價的角度來看,上述83隻個股中,中航資本、小商品城、隆鑫通用、涪陵電力、山東路橋等個股最新收盤價較目標價均有超過50%的上漲空間,此外,國盛金控、博匯紙業、濟川藥業、開潤股份、山鷹紙業、中材科技、方大化工、牧原股份、萬華化學、中國巨石、三峽新材等個股最新收盤價較機構給予的目標價也有40%以上的上漲空間。
從行業上看,上述個股主要分布在化工(12隻)、建築材料(7隻)、醫藥生物(7隻)、商業貿易(5隻)、建築裝飾(5隻)、公用事業(5隻)等六類申萬一級行業,其中,建築材料(58.33%)、商業貿易(55.56%)兩行業受機構看好績優股占已披露三季報或業績快報個股比例均在50%以上。
具體來看,建築材料行業中,北新建材、旗濱集團、祁連山、寧夏建材、天山股份、三峽新材、東方雨虹等績優股均受到了機構的看好,其中,北新建材受到了16家機構推薦,而旗濱集團也受到10家機構的聯袂看好。對於旗濱集團,國聯證券表示,公司積極延伸產業鏈,積極布局節能玻璃和光伏玻璃,公司浙江節能、廣東節能和郴州旗濱項目積極推進,公司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需求,公司馬來西亞浮法玻璃和節能玻璃項目將提升公司市場空間,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42元、0.51元和0.59元,給予“推薦”評級。
而在商業貿易行業中,家家悅、天虹股份、小商品城、富森美、紅旗連鎖等個股的投資機會均受機構看好。對於板塊的投資機會,光大證券表示,行業近期處於旺季,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消費彈性較大的百貨和金銀珠寶板塊。百貨板塊中,重慶百貨的停牌,加大了國企百貨公司,尤其是市值較大的龍頭百貨企業國企改革預期。建議投資者關注全國性百貨龍頭,天虹股份和王府井都是較為優質企業;金銀珠寶板塊中,仍然首選老鳳祥,淨資產收益率水平較高,估值較為合理。
四維度篩選龍頭股
天山股份(000877)
淨利潤同比增長7151.34%
截至昨日,在已披露三季報業績或業績快報的公司中,天山股份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居首,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3.14億元,同比增長7151.34%。
二級市場方麵,昨日該股上漲2.99%,最新收盤價為12.73元,最新動態市盈率為27.37倍。
對於該股,光大證券表示,三季度為北部水泥需求旺季,天山股份水泥產銷兩旺,營收快速增長,兼之成本費用管理有效控製,高盈利彈性持續。公司主產區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有利於水泥行業景氣度複蘇,未來疆內新增產能衝擊減小,現有存量產能出清、行業拐點出現,業績受益量價齊升雙重驅動將快速增長。“兩材合並”之後新的中國建材集團成立,公司所在的水泥資產部分整合預期較高。維持其2017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46元、1.00元、1.34元的盈利預測,目標價14.72元不變,對應2017年32倍PE估值,維持“增持”評級。
北新建材(000786)
月內大單資金淨流入逾4億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在滬深兩市219隻已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的個股中,北新建材月內大單資金淨流入較為顯著,達到45088.30萬元。
公司三季報披露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為100.01%,主營收入同比增長為38%,每股收益為0.8750元。
長江證券表示,量價齊升推動公司三季度業績大增。站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一方麵裝配式建築的推廣以及石膏板隔牆滲透率的提升都有望拓展石膏板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麵環保對於產能的製約可能越發嚴格,行業格局或將進一步優化。作為行業絕對龍頭的北新建材則有望充分受益這一改善,預計公司2017年、2018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44元、1.71元,維持“買入”評級。
萬華化學(600309)
20家機構紮堆看好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在滬深兩市219隻已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的個股中,萬華化學最近1個月內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達到20家,被機構紮堆看好。
具體來看,包括海通證券、國海證券、西南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在內的20家機構均表示看好萬華化學後市表現,四季度業績延續大幅增長成為機構共識,其中,申萬宏源證券就表示,公司MDI及石化產品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四季度仍有望維持高盈利,未來六大事業部成長空間巨大,維持“增持”評級。預計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4.01元、4.30元、4.88元,當前股價對應2017年至2019年市盈率分別為:10倍、10倍、8倍。
中興通訊(000063)
接待24家機構調研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有219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快報,其中,15家上市公司最近1個月內接待了機構調研,中興通訊接待機構調研家數達到24家,調研機構家數較高。
公司披露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快報顯示:每股收益為0.93元;淨利潤為390465.20萬元,同比變動36.58%。本報告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1%,主要是由於運營商網絡、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本報告期,集團綜合毛利率為31.64%,同比基本持平。
中信證券表示,公司業績改善和5G主題共振,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是5G產業發展最確定性受益標的,長期投資邏輯清晰;短中期治理改善和運營商低頻重耕帶來業績彈性。上調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預測分別為:1.08元、1.18元、1.36元。
(原標題:219份三季報與業績快報出爐 四維度詳解業績浪最新風口)
最後更新:2017-10-21 0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