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8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家長聊一聊:微信群中哪些事讓人無語,哪些事讓人歡喜

現在家校溝通多采用微信群,這個小小的線上群體一旦出現矛盾,激烈程度堪比戰爭呢。來看看家長們對家校溝通這個渠道的想法和建議吧。

小小家長群,矛盾可不少。

最近上海某民辦中學的一個班級群裏,家長之間出現了互懟的情況。經了解,原來是一名學生家長不滿老師將班級孩子成績貼到班級群裏,與另外一名讚同老師此種做法的家長發生衝突,前者指責後者馬屁精。於是,二人在群裏互相懟了起來,用詞比較激進。

家長微信群引發的衝突事件可不隻這一例。前段時間,武漢市江夏區一所幼兒教育機構,老師和家長因為孩子是否參賽在微信群中起了分歧,幼兒園老師指責家長:“你就不配當媽”。後來事情被媒體爆出,後經協商,學校向這名學生家長致歉。

微信群裏讓人無語的那些事

微信群什麼時候容易變成矛盾和騷擾源?一些家長紛紛吐苦水。有的是因為老師直接在微信群裏點名批評孩子,家長覺得被羞辱;也有家長覺得孩子的學號不吉利(比如:14號)而與老師發生爭執;還有的時候,家長說話語氣不禮貌導致彼此之間起衝突等等。

家長們內心最鄙視的微信群行為有哪些呢?

1 馬屁精。比如動不動就來一句:“老師英明”、“這樣的決定太讚了”。這種無效信息既浪費家長的時間,也會弱化微信群本該擁有的反映問題的功能。

2 聊一些太家常的事情,比如有一位奶奶就在群裏跟老師反複叮囑:老師,今天天氣熱,麻煩給我孫子的衣服脫掉一件等。

3 小朋友濫用微信群。有些家長會同意孩子在群裏用語音“哇啦哇啦”:“XX,樓下打羽毛球去了!”、“XX同學作業還沒做好,下次再找你玩哦”之類。畢竟微信群常常被很多家長置頂,就是為了不要錯過學習交流等信息,這種私聊很容易打擾其他家長,而且還會因為刷屏誤了真正重要的信息。

4 有些家長為了團購便宜,經常會發信息集讚,或者有些家長喜歡炫耀,動不動在班級群裏曬孩子成績、證書、國外旅行照片,也容易惹人煩。

家長眼中:微信中多點這樣的事比較好

在家長們眼中,他們希望在微信群中看到什麼呢?來看看他們的建議是否也契合了你的想法。

1 老師在群裏多些表揚,少些批評和成績排名,這樣會傷到孩子的自尊,也讓家長難堪。學生有個別問題,老師可以點對點與家長私聊。家長若是有情況反饋或問題請教,不適合發在群裏的,可以私聊老師。

2 老師能不能常常發一些班級全景、小組照片?讓每個家長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而不是經常隻有那幾位優秀生。

3 老師或家委會通知消息後最好能加上“不用回複”這幾個字,避免大量的不必要幹擾,讓後來的家長也能方便看通知。

4 家長們在群裏多點激勵的話,少些抱怨,這樣會引發大家的不快。

5 大家分享一些好的育兒經、書單,買東西、集讚報名之類的還是少發為妙。未經考證的網上信息,不要輕易轉。

6 發言的時候多思量一下。

7 偶爾看到家長有些“豁邊”(過頭的意思)的話或者抱怨,多點“聰明”的家長用調侃方式圓過去,別讓氣氛變得太尷尬。

最後更新:2017-10-10 10:56:14

  上一篇:go 微信大數據:國慶節朋友圈大賽結果!
  下一篇:go 微信付款的注意了!你中過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