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國家能源局梁誌鵬:風電在新能源中需率先擺脫社會補貼

全球風電產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已經多年,風電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中國2012年的風電總裝機容量約為6000萬千瓦,到2017年已經接近2012年的3倍。而全球的風電產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2012年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是2.8億千瓦,而現在已經超過5億千瓦,大約是2012年的兩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誌鵬在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開幕式上說道。

技術進步催生產業發展,從而也使成本進一步降低。據梁誌鵬介紹,機組的進步使風力發電的能力迅速得到提升,目前的發電量相比五年前的技術提高了20%左右。受益於此,風電從過去昂貴的能源逐漸走向平價,甚至在未來有望成為價格最低的新能源。

盡管風電的發展極具潛力,但風電價格仍存在繼續降低的空間,此外受製於限電等問題,風電行業依舊麵臨挑戰。

首先是棄風限電問題,作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中國最近幾年每年新增裝機量約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40%,與之對應的是限電問題的突出。

“中國最早開發風電是在風能資源最好的‘三北’地區,這些地方現在風電的總體裝機規模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同時這些地區的限電比例也是世界最高的。縱觀風電發電量占電力消費總量超過10%的國家,中國並未位列其中。中國的風電發電量隻占全部發電量的4%。”梁誌鵬表示。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長期製約產業發展的棄風問題近來也有所改善。

據悉,目前有7個省(區)風電的發電量達到了10%以上,而在內蒙古、新疆、甘肅等風電發電量占比較高的省份,這一數字達到了16%左右。這也從側麵反映了風電的消納潛力與發展空間。

對此,梁誌鵬表示,“今後兩年,還要繼續將限電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我相信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棄風的問題,棄水、棄光的問題將會得到基本的解決。”

除此以外,梁誌鵬認為風電價格還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甚至可以在3至5年後率先擺脫社會補貼。

“風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需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模式,在新能源當中率先擺脫社會補貼。而在風電退出補貼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則是,分類型、分領域、分區域地逐步退出,在2020年至2022年要基本上實現不依賴補貼發展。”梁誌鵬表示。

梁誌鵬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陸上風電已經形成較大規模,因此要通過技術進步、市場化機製創新,率先使部分風電資源優越的地區能夠盡快不依賴補貼發展.

最後更新:2017-10-17 17:03:26

  上一篇:go 上期所:調整鋅相關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 並對鋅相關合約實施交易限額
  下一篇:go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