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魔獸
央行量身定做普惠金融政策 中小企業融資難改善可期
中央針對普惠金融政策的再次加碼,效果立竿見影。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市場反響強烈的定向降準就是為了支持普惠金融、中小企業,以解決初創中小企業的困難。
寧吉喆說,9月份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專門研究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問題的措施,就是普惠金融。在過去一兩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中國大型銀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支持中小微企業、“三農”等融資問題。
而股份製銀行加緊布局普惠金融的態勢也愈加明顯,《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興業銀行10月9日宣布在總行層麵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發文表示,央行針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一項“特別的政策”,將對普惠金融和實體經濟發展等發揮“特別的作用”,“這是專門為支持普惠金融發展而量身定製的政策,具有定向性和結構性”。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年初以來包括定向降準、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在內的一係列政策陸續出台,長期困擾金融領域及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似乎正在變得更加可期。但也有多位長期研究中小企業的專家認為,普惠金融真正發揮實效還有待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地。
為普惠金融量身定做的政策
政策出台可謂緊鑼密鼓。
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采取定向降準手段,激勵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9月30日,央行即發布《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決定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
當時媒體圈內還曾開玩笑說,在機場和高鐵上的分析師該多麼不希望看到這一消息。事實則是,最長假期過後,刷屏的仍是各類機構和媒體有關定向降準的分析。
“是否央行大放水”、“規模是8000億,還是3000億”的解讀撲麵而來,《金融時報》則給出了不一樣的分析,其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解讀稱,此次央行針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專門為支持普惠金融發展而量身定製的政策,具有定向性和結構性。
分析此次定向降準內容可以發現,政策針對的是普惠金融支持的領域,如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對上述貸款增量或餘額占全部貸款增量或餘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準政策。
對此,該文分析認為,定向降準政策重點支持“小微”或相對弱勢群體,針對這類群體釋放適度的流動性,帶有很強的“選擇性”,可起到補短板、調結構的作用,同時避免了動用存款準備金率這一貨幣政策工具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央行在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也表示,此次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是根據國務院部署對原有定向降準政策的拓展和優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政策外延更加完整豐富,精準性和有效性顯著提高。
事實上,早在2014年,央行就開始對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實施定向降準政策,而此次央行定向降準政策的調整則被認為是政策更加傾向於支持沒有水分、符合實際的“真小微”、“真普惠”。
在9月30日召開的銀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張金萍副主任稱,發展普惠金融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要發展戰略,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就是銀監會多方協調推動相關部門出台的貨幣和財稅政策。
構建普惠金融機構體係
正如寧吉喆所言,在過去一兩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中國大的銀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支持中小微企業、“三農”等融資問題。
在前述發布會上,張金萍還介紹,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已全部掛牌,在135家一級分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農行、郵儲繼續深化三農事業部改革,國開行、農發行繼續完善扶貧金融事業部機製。由此看來,興業銀行趕在長假結束第一個工作日對外公布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的消息,顯然與近來政策層麵對普惠金融的傾斜不無關係。
事實上,2017年以來大中型商業銀行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的問題一直備受重視。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將“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列入2017年重點工作部分,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5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聚焦服務小微企業、“三農”、脫貧攻堅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普惠金融事業部,明確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隨後,銀監會等11部委隨即於2017年5月聯合印發《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要求從實際出發,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聚焦小微企業等領域。
此時,新華社曾發文指出,從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到提出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這反映出我國普惠金融已經從發出倡議、製定規劃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截至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已相繼落地實施。第二梯隊的股份製銀行中,除興業銀行外,部分股份行也已有相關計劃。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是體製機製上的創新,通過獨立的人、財、物讓商業銀行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普惠金融領域,是普惠金融落地的有力保障。
“對商業化的金融機構來說,普惠金融領域收益低、風險高、成本高,需要配套的政策提供支持,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曾剛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此次定向降準相比業界分析的“放水”還是在落實國務院提出的普惠金融政策,而且對比之前的“小微+三農”,此次政策的支持更為全麵。
10月13日,《金融時報》則在其頭版頭條刊文表示,定向降準不改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意在增加普惠金融有限資金供給。
(原標題:央行量身定做普惠金融政策 中小企業融資難改善可期)
最後更新:2017-10-14 0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