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萬眾期待卻也槽點滿滿,iphone為何無法阻擋果粉們“飛蛾補火”般的熱愛?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在苦等多月之後,萬眾矚目的iPhone8新品發布會在美國時間9月12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9月13日淩晨1時)正式舉辦。

為慶祝iPhone出世十周年這一特殊日期,舉辦地點的選擇也是意義十足,在蘋果新總部Apple Park園區——為紀念喬布斯而建造的喬布斯劇院中,這也是喬布斯劇場首次舉辦活動。同時為配合十周年獻禮這一隆重節日,蘋果首次在發布會上同時亮相3款新品。

果粉們聽到庫克介紹了新品iPhone的亮點後,可謂是興奮不已啊!但是公布的價格特別是被稱為“史上最貴”的iPhoneX,卻給人當頭一涼水,尤其讓中國果粉“涼徹心扉”。

雖說,這一“離譜”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依舊有很多“死忠粉”對它懷揣無限熱愛。據了解,目前已經有1689人付款,在京東上已有1024452人預約。

置身輿論風口,無形提高聲量

高大上如蘋果也並未能做到讓大家真正的滿意,發布會一舉辦,大家對最新產品也開啟了狂亂吐槽模式。豎向排列的雙攝像頭被網友評為最醜的攝像頭、高達近上萬元的iPhoneX是賣腎也買不起的“奢侈品”、飄逸的“劉海”帶來最炫的“灶坑門”風格、刷臉解鎖功能讓男性同胞難防女朋友的查崗、購物衝動……

這些吐槽點,一時間把蘋果推上了輿論風口,國內外的網友們也充分發揮自己“段子手”的身份,在社交平台上發布另類對蘋果的吐槽內容。雖然是對蘋果的吐槽,大眾基於“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更加願意對內容進行擴展傳播,這樣的傳播不僅沒有讓iPhone為自己新推出的產品花費另外的宣傳費用就在短時間內帶來巨大的傳播聲量,而且引發了更多非有意向購買消費者對產品的好奇度,激發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欲望。

吐槽“風靡”的原因何在?

1、情感宣泄通道

人的情緒如一個水庫,久而不泄,就會泛濫成災。壓力如果沒有合適的排解渠道,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也會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吐槽”分擔了現實社會需要承擔的風險,尤其是引發群體共鳴性事件的群體“吐槽”,不僅可以使社會的不滿情緒得到釋放、舒緩身心,也使群體在圍觀“吐槽”中發生心理共振,產生群體認同。

2、社交的連接橋梁

自媒體時代為大眾提供免費、豐富多樣的自由交流平台,在這個開放多元的平台中,人們在廣域陌生的環境裏是更加孤獨的。需要有一個“爆點”能夠帶來其他人員對自己的關注,其中對某一事物的奇特、另類、反常人思維的吐槽,往往能夠一下抓住他人的注意力,相互之間會對於這一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社交行為。

“吐槽”成為社交領域裏的流量吸引者,以吐槽為連接點,也許能讓兩個剛剛見麵的陌生人快速了解彼此,即使相隔萬山千水也會因對同一內容的共同想法而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

3、獵奇心理、從眾心理的驅動

獵奇心理,與認知心理相關,人們總是樂於接受反常的、新奇的、罕見的信息,以期獲得更大的信息量。從眾心理, 指生活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的受眾個體,都希望被群體接納、肯定,避免被群體拋棄和否定。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個體行為總是盡可能與群體的總趨勢保持一致,進而使得群體影響由壓力變為動力。在觀看別人吐槽或自己吐槽的過程中,大眾獲得了對於信息的渴求同時也不斷被更大範圍的社交圈層接受,得到了對自己本身的認可。

4、傳播娛樂化的發展

人們將大部分的時間消磨在手機、網絡、電視等大眾媒體上,其目的就是娛樂、消遣,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獲取信息。有時候企業或者是媒體並不會反對製止這一行為,甚至會放任對吐槽內容的傳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在短時間內盡可能的獲得最大程度的聲量,帶來大量人群對其的關注度,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關注與聲量,這是一個內容傳播最渴望達到的理想效果,是企業品牌一直在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

品牌如何吸引用戶?

每個人對於“吐槽”都懷有別樣的情緒,或支持、或喜歡、或討厭……等等等等,有時候“吐槽”的內容超過了品牌能夠承載的範圍,那麼對於品牌來說,可謂是個不可預估的危機。品牌就期望的或許就是有多少人吐槽自己,卻依然有更多的人在愛護自己。大眾對於iPhone的吐槽一直都是存在的,但卻止不住人們對它的熱愛,邊吐槽邊刷卡買單的現象屢見不鮮,蘋果是如何讓粉絲對你是“死了都要愛”?

1、品牌調性貼切主體用戶

現在的年輕消費主體希望通過一種物品來外化自己本身的性格特質,用一個相較大眾品牌更高層次的品牌來彰顯身份。iPhone在手機界算是一種“奢侈品”,昂貴的價格、獨特的係統、超速的運行速度都貼上“與眾不同”字樣的標簽,不向行業“低價”趨勢低頭,保持著“高價”的姿態,這些內容都為使用這一款手機的用戶帶上了“高人一等”的光環,完美契合了主體消費群體希望自己“有麵子”的期願。

2、情緒資本的守固力量

第一個應用情緒資本的其實是可口可樂公司。它不把自己視作一款普通的飲料,而是"樂趣和暢快的體驗",這讓其從一個軟飲提供商轉型為一個"娛樂公司"、"內容提供商",與消費者平等對話,從而積累起深厚的情緒資本。

同樣,iPhone也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情緒資本——渴望、愉悅、自豪等等。iPhone能夠激發用戶對於產品的渴望情緒,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用戶能夠獲得愉悅的感覺,而擁有一款iPhone在內心中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這些情緒相互交錯形成一個有利於iPhone的總體營銷環境。

3、文化內涵圈粉用戶

一個品牌有了品牌文化的注入,就相當於有了生命力,即使它少有驚豔之處或是在原地發展,但是依舊有一股難以捉摸的“魅力”,引誘著用戶前仆後繼,品牌文化能夠定義用戶的身份,讓用戶在從中獲得對品牌價值觀的認同,上升為對品牌的忠誠。

在前幾年,小米發展迅勐時期,“發燒友”的概念凝聚了諸多的忠死粉絲,小米形成了一個“科技達人圈層”的文化內涵,在這一段時期裏,米粉的數量急劇爆棚,每出一款新品都能夠引來“發燒友”的強烈支持。現在這一現象卻很少甚至絕跡了,原因或許就是小米並沒有堅持對文化內涵的打造和建設。

所有的品牌都夢想著粉絲對待自己是“即使你虐我千萬遍,我待你一直如初戀”,當理想狀態實現了企業品牌也要保持危機感,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不斷創新優化,才能在被人狂亂吐槽之時依舊有消費者能夠起身力挺到底。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字:楊潔

編輯:任靜

長按

關注我們

NewMediaLab

最新的新媒體與品牌傳播資訊

最前沿的學術知識分享

最權威的專家解讀

最後更新:2017-10-08 17:50:32

  上一篇:go iPhoneX一出,有人開始賣腎了!然而有人卻靠著小米手機月入過萬走上了人生巔峰……
  下一篇:go iPhone X的新神經引擎體現了蘋果公司的AI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