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魔獸


iPhone X狠吹的黑科技這部國產千元機早就用上了,GOME S1評測

大家期待已久的的蘋果十周年紀念之作iPhone X終於於上周發布了,意料之中的異形全麵屏之外,取消TOUCH ID而改用全新的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也是本次發布會庫克重點強調的黑科技,更高的安全性,更豐富的使用場景讓很多小夥伴兒感到驚豔,當然,其近萬元的售價對大家的小心髒也是一種考驗。但是不要緊,想要體驗蘋果發布會大力宣傳的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並不難,因為有一部國產千元機早就用上了,這部千元機就是GOME S1。

說到國美大家都知道,但是說到國美手機可能很多小夥伴兒會感到陌生,其實早在今年4月份國美便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手機品牌國美係列手機,同時首發了自己的旗艦機型K1和中端性價比機型U1,其中K1在國產機型中率先采用的虹膜識別技術當時便在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而現在GOME S1一舉將iPhone X這樣的高端機型中使用的人臉識別技術拉入千元檔,則更讓燕山派感到驚訝。作為科技自媒體,燕山派也拿到了國美這款擁有黑科技加身的全新機型,那麼其在使用過程中具體表現究竟如何?下麵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外觀工藝讓人意外

以燕山派的經驗來看,以往一些品牌跨界做手機的多屬於玩兒票性質,手機外形多為代工廠采用共模打造,但是國美卻不是,不管是之前的K1和U1,還是現在的S1,都是國美自己的研發團隊打造的,有自己的設計語言,其中K1還獲得了與紅點設計大獎起名的iF設計大獎,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國美進軍手機市場是要動真格的大幹一場。

其後殼采用一體注塑工藝打造,整體性較高,背部上下兩端皆有一段類似金屬後殼機型天線條的設計,輔以多層啞光噴塗的機身以及沉穩低調的墨韻灰配色,雖為塑料材質但卻呈現出了濃濃的金屬質感,低調大氣,邊角過渡均擁有圓潤的弧度,擁有較好的持握手感。

背部上方降噪Mic、1300萬像素主攝像頭、雙色溫LED補光燈和圓形指紋識別模塊呈豎列依次排開,布局合理。

背部下方則是GOME LOGO。

機身正麵采用了與背部一致的簡約設計風格,圓潤晶瑩的2.5D玻璃麵板下覆蓋著一塊5.2英寸720P屏幕,雖然分辨率相比中高端機型的1080P屏幕稍低,但是好在屏幕尺寸不算太大,所以細膩程度也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在色彩和亮度、對比度上的表現也都值得認可。

GOME S1的屏幕兩側邊框采用了超窄邊設計,屏幕上方邊框依次設計有LED通知燈、聽筒、光線/距離感應器、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由於前麵板為純黑配色,所以LED通知燈和光線/距離感應器模塊得到了很好的隱藏,正常情況下我們隻能看到聽筒和攝像頭,幹淨利落。

屏幕下方則是導航鍵模塊,其中菜單鍵和返回按鍵采用圓點設計,而HOME鍵則為一個圓圈,簡約且不失個性。

機身頂部為3.5mm耳機接口;

機身底部為主Mic、Micro-USB接口和外放孔,主Mic和外放孔采用了對稱式設計,頗為考究。

GOME S1的卡槽設計在機身左側,其采用與或卡槽設計,可以同時安裝兩張nano SIM卡或者一張nano SIM卡和一張TF存儲卡,網絡方麵其支持4G全網通雙卡雙待。上圖中大家可能注意到卡槽下麵還有一枚按鍵,按鍵邊緣采用CNC倒角工藝,表麵還有橫向紋理,金屬感極強,不要誤會,這枚按鍵並不是電源鍵,而是Me Key鍵,通過長按實體鍵加麵部驗證的方式,用戶可以十分方便地在常規係統和安全係統之間無縫切換。

真正的電源鍵設計在機身右側,電源鍵上方還有分體式音量鍵,電源鍵和Me Key鍵采用了同樣的處理方式,而音量鍵則在CNC倒角工藝的基礎上表麵采用了和整機一樣的啞光塗層處理,而且中框音量鍵所在區域擁有凹槽,在讓按鍵不會過於凸出機身的同時擁有更好的鍵程和反饋力。

不得不說,雖然是一部千元機,而且是國美手機的首款千元機,但是GOME S1在外觀處理方麵還是十分用心的,無論是按鍵、屏幕邊框、模塊布局這些細節,還是機身前麵板和後殼設計的整體語言,都能給人一種中高端機型的既視感。

不隻是用來解鎖,人臉識別表現超出預期

第一眼外觀之後,我們來聊聊GOME S1的最大亮點——人臉識別。作為一部售價僅為1299元的千元機配備人臉識別功能本已奢侈,但是GOME S1卻還遵循讓科技有“溫度”的理念,讓人臉識別技術並不是隻單純的為解鎖手機服務,而是將其與智能手機使用場景進行了深度結合。

首先來說麵部錄入操作,很快很簡單,進入錄入界麵後隻需手持手機將麵部對準屏幕上的采集圓圈位置就行,2-3秒鍾便能錄入完畢,相比指紋識別甚至是虹膜識別的錄入都要更快更便捷。

解鎖操作,跟正產使用手機一樣,拿起手機,按一下電源鍵亮屏,此時你會看到屏幕右上角會有一個人臉的標識,這便是人臉識別已經開始工作,隻要手機識別到機主的麵部便會瞬間解鎖,整個解鎖工程非常自然,一般情況下按下電源鍵瞬間便會解鎖。實際測試來看,GOME S1的麵部識別的識別率和解鎖速度極高,在燕山派錄入自己的麵部信息後,找了身邊的多位朋友測試均未能出現識別失誤而解鎖,而燕山派拿到手機時則是一刷即開,而且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識別率和識別速度也沒有受到影響,不過因為沒有配備紅外模塊,所以在完全無光的純黑環境下,GOME S1還是使用密碼解鎖更為靠譜兒。

總體來看,相比指紋識別怕手濕或者手上有油漬等來看,GOME S1麵部識別的幹擾因素則要更少,而且識別速度幾乎與其一致,而這也是為什麼燕山派在使用三星S8+時便喜歡使用人臉識別解鎖的原因之一。

而在人臉解鎖之外,GOME S1的人臉識別技術還被應用進入安全係統、查看加密內容、設置應用鎖等操作,而開啟Face Me功能後,還可以實現對信息通知和來電顯示加密。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深度優化,讓GOME S1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科技服務於人”的模式。

GOME S1搭載了基於安卓6.0深度定製的GOME OS1.5,除了常規係統外,還有一個私密的安全係統,兩個係統是絕對獨立的,安全係統下可以自由添加APP,文件、瀏覽器、相機、郵箱、圖庫等所有內容在常規係統下都是看不到的,而想要進入這個係統僅需在常規係統下長按Me Key鍵同時進行麵部識別就可以,操作非常簡單。

而且與以往雙係統機型必須進入到安全係統後才能訪問加密內容不同,往在麵部識別的加持下,GOME S1可以在常規係統下通過人臉識別驗證後也可以訪問安全係統內的加密內容,同時還可以直接在常規係統中向安全係統添加內容,實現了常規係統和安全係統內容無縫切換。

例如對選中相冊中的照片並將其加密後,該照片別被直接移至安全係統,而在常規係統下該圖片則會被隱藏,隻有長按機身的Me Key鍵,麵部驗證通過後,這些加密的圖片才能在常規係統下顯示出來,設計邏輯很巧妙,安全性也更高。

通訊錄加密也是一樣,例如為通訊錄中的“*國美”進行加密,那麼常規係統下通訊錄中便不會顯示“*國美”的信息,隻有在長按Me Key鍵同時進行麵部識別,並且識別通過後,加密聯係人的信息才會顯示出來。

另外,在開啟Face Me功能之後還可以對來電顯示和信息通知進行加密,有新的來電打過來,別人拿起你的手機查看的話會顯示來電方為“未知”,同時對來電號碼進行加密,而當你拿起手機的瞬間GOME S1會瞬間識別到你的麵部,並顯示出真實的來電聯係人和完整的號碼;

信息通知也是如此,不管是微信消息還是短信,別人在鎖屏狀態下隻能看到有新信息提示,但是卻看不到聯係人和內容,而記住看的話則是所有內容一目了然。這個功能的設計很神奇,而且對於越來越注重隱私安全的我們來說非常實用。

雖然是一部千元機,但是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深度優化,讓GOME S1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科技服務於人”的模式,讓千元機也能夠領略人臉識別技術的真正魅力。

性能體驗,雖稱不上強悍,但絕對夠用

GOME S1位國民樂享“旗艦”,旨在讓科技更有“溫度”,但畢竟是一款千元機,在頗具質感的外觀和先蘋果一部的人臉識別技術加持下,其性能表現又如何呢?燕山派可以負責任的說,稱不上彪悍,但是絕對夠用,達到了千元機的主流水平。

其搭載A53架構聯發科MT 6737四核處理器,主頻為1.2GHz,內置Mali-T720 MP2圖形處理芯片,儲存組合則為3GB RAM+32GB ROM。

實際測試來看,1080P高清視頻流暢運行沒問題,而《王者榮耀》也能保持平均20FPS以上的流暢度,係統操作方麵,得益於3GB RAM的運用以及GOME OS1.5的底層優化,無論是界麵切換的流暢度還是應用啟動速度都很不錯,雖然和高端旗艦有一定差距,但是整體表現值得認可。

續航方麵,GOME S1配備了一塊4000mAh大容量電池,並且支持5V/2A快充,實際測試來看4小時網絡視頻模擬重度使用,依然能夠剩餘40%左右的電量,中等強度可以使用一天到一天半,續航表現還是非常搶眼的。而其充電速度即便是在4000mAh大容量的基礎上,2小時左右也能完成一次飽和充電。

最後再來說說拍照,GOME S1采用了500萬像素前置+1300萬像素後置的攝像頭組合,軟件方麵熱門的背景虛化、美顏、全景、超級夜景、延時攝影等模式該有的都有了,而手動模式的加入讓燕山派感到頗為以外,作為一款千元機,雖然並不是一款主打拍照的機型,但是GOME S1的配備已經非常豐富,而實際變現來看在千元機中也算中規中矩。下麵放上兩張樣張大家可以感受下。

總結

雖然是手機行業的新秀,但是國美這次可謂來勢洶洶,前有K1和U1,現在又來了一款擁有出眾質感和人臉識別技術加持的千元機GOME S1,尤其將人臉識別技術運用到包括手機解鎖、內容加密等多個場景,實現加密內容在安全係統和常規係統無縫切換的新玩法,直接將行業標杆蘋果大書特書的黑科技拉到了千元檔,而且其還能夠保持夠用的性能和可圈可點的拍照表現,不得不承認GOME S1是一款絕對值得一試的良心之作,預縮不多有想要體驗人臉識別技術還想要擁有中高端質感的朋友,不妨關注下。

最後更新:2017-10-08 16:24:53

  上一篇:go WitsView:iPhone X領軍,明年智能機OLED麵板比例將突破三成
  下一篇:go iPhone X完勝Android旗艦機!A11 Bionic安兔兔跑分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