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魔獸
年關難熬!美元頹勢不改 專家揭示背後“元凶”
目前已經是2017年最後一周,但市場對美元仍然“無愛”。周三美元延續近期跌勢,日內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從而令美元承壓,但事實上,數據出爐之前,美元已呈現跌勢,有分析師指出,美債收益率下滑或是周三美元走軟的“元凶”。
周三美元兌主要貨幣走軟,歐元/美元一度觸及1.19,而英鎊/美元突破1.34,澳元/美元和紐元/美元則攀升至兩個月高點。
與此同時,油價接近60美元/桶,這繼續推動墨西哥比索和加元反彈。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延續升勢,觸及1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加拿大技術分析師協會副總裁Colin Cieszynski在周三發布的一份研報中寫道:“美元走軟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強,引發了資源型貨幣的大幅反彈,其中加元引領漲勢。”
BK資產管理(BK Asset Management)外匯策略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周三撰文稱,盡管周三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為疲弱,其中消費者信心急劇下滑,成屋簽約銷售增速放緩,但事實上,在這些數據出爐之前,美元跌勢早已開始。
美國12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22.1,而此前一個月曾觸及2000年來最高水平。接受外媒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顯示,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料為127.5。
Lien表示,導致美元下挫的“催化劑”是美債收益率,周三交易日伊始,美債收益率便呈現下滑態勢,這扼殺了美元在年底反彈的希望。
不過她表示,鑒於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挫近6個基點,周三美元遭到的拋售還算相對溫和。
周三,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暫跌破2.41%,給美元帶來壓力。如下圖所示,今年多數時間內10年期美債收益率與美元走勢有較強相關性。
周三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的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下滑0.3%,報93.04,周二紐約尾盤報93.25。
歐元/美元升至1.1896,周二紐約尾盤報1.1859;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稱,歐元/美元基差互換收窄可能在幫助支撐歐元/美元。英鎊/美元交投於1.3400,周二紐約尾盤報1.3374。
衡量美元兌十種主要貨幣走勢的彭博美元即期指數(Bloomberg Dollar Spot Index)也下跌0.3%,接近日內低點。
2017年對於美元而言是困難的一年,兌所有主要貨幣都出現貶值,對美聯儲(FED)加息的預期迄今未能提振美元。
法國農業信貸(Credit Agricole)策略師Jennifer Hau在一份研報中寫道,因投資組合在季末和年底調整持倉引發資金變動,12月份可能會出現強勁的美元拋售。盡管美股在12月僅略微跑贏,但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強勁表現發出了強勁的美元拋售信號。
2017年迄今,美元指數已下跌9%,美元兌歐元下滑13%,兌英鎊下挫8%。
有分析師指出,隨著歐洲央行預計將在2018年退出量化寬鬆政策,而日本央行可能也會發出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2018年美元前景可能依然不妙。
周四美國方麵將公布貿易帳、初請失業金以及芝加哥PMI,這將是今年最後一批有分量的美國經濟數據。
(責任編輯:DF120)
最後更新:2017-12-28 09: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