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魔獸
內地企業前三季跨境並購近千億美元
跨境並購年底似有加速跡象。
近日,並購市場資訊(Mergermarket)中國內地及香港2017年度前三季度並購趨勢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內地企業境外並購交易總值達959億美元。香港企業境外並購交易方麵,共錄得交易總值427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成為交易的爆發點,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交易總量達68單,交易總值達3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3%。
11月6日,圓通速遞子公司圓通國際控股與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各方辦理了相關股權交割手續。交割完成後,圓通速遞通過圓通國際控股持有先達國際61.75%的股份,成為中國快遞物流行業有史以來第一起大規模跨境並購。
11月10日,今日頭條宣布全資收購北美知名短視頻社交產品Musical.ly,交易金額接近10億美金。
“一帶一路”助推跨境並購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執行經理顧斌上周在第三屆中國並購高峰論壇表示,跨境並購這幾年變化非常明顯,重要原因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海外並購重要的一個是技術,一個是市場資源;另外,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中國企業需要一些核心技術和平台的積累,同時海外資產估值相對較低,觸發了上市公司收購海外資產的契機。從趨勢上來看,現金收購的增加會比較明顯,主要是監管部門對此有一些審核方式的改變,提高了現金並購的效率。
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紀委書記胡宇也在上述論壇上透露, 2016年全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額為2.39萬億元,其中廣東上市公司發生並購重組491家,累計金額約3531億元,占全國上市公司並購金額的15%,位居全國第二。
並購重組已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廣東轉型升級的方式。如佛山企業美的集團2016年成功收購德國庫卡集團、日本東芝等三家國際知名企業,美的集團自上市以來先後實施十餘次並購重組,累計交易金額超過1500億元。
科陸電子董事長饒陸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有比較好的機會,部分海外並購的標的目前價格可能會更加便宜,對於企業特別是做實業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時機。
廣發證券兼並收購一部總經理楊常建表示,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時間比較早的公司,麵臨非常大的轉型壓力,這個轉型壓力是傳統的行業過於飽和,目前需要升級改造,企業要麵臨二次重生、二次創業,而海外並購就是一個路子,如山東某集團在海外收購了13個國家的子公司,並且重新整合,讓傳統產業再次煥發生機。
跨境並購風險管控
不過跨境並購並不會一帆風順,並購企業通常麵臨政策、法律、市場、匯率等各方麵的風險。
易界網創始人、CEO馮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並購目標所在國家的監管風險是不容回避的,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安全審查。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今年至少有超過三位數的並購失敗案例。並購過程十分複雜,涉及勞務、稅務、法律法規、資金、匯率等,一著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顧斌表示,監管方麵對於跨境並購有一些特殊要求,對於收購資金來源、財務報告情況、會計準則差異,還有收購以後會不會帶來客戶流失、控製權怎麼轉移、未來分紅政策的差異,還有當地信息披露問題、是否存在和境外股東的分手費、境外政府部門的審批等多方麵問題,都必須要關注。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高端險責任事業部副總經理任曉強稱,跨境並購中保險也發揮這重要作用,從去年年中到今年,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全球處於大的賣方市場,國內企業海外並購可能存在一些談判壓力,而保險將是最後一個環節的救命稻草。
“目前廣東地區很多企業都有跨境並購意願,多數都有相應的保險需求,而以前這些企業都在海外尋求保險市場。從風控角度來看,保險是跨境並購當中重要的一環,跨境並購保險也有一定的財政補貼。”任曉強表示。
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瞿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風險與機遇並存。國內企業出海並購,不僅存在匯率的波動,還包括國家政策法規調整、經濟周期波動等,都可能導致項目失敗,對‘走出去’企業、金融機構形成嚴峻挑戰。而有了保險則是企業的”安全帶,可以讓企業出海更安心。
達信保險經紀表示,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井噴式發展與外資企業持續深耕中國市場,跨境交易的複雜性與交易風險不斷提高,交易雙方可借助的第三方服務與解決方案也隨之在不斷豐富。其中,作為新興工具的並購交易風險保險,在協助國內企業完成跨境交易方麵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交易風險保險涵蓋一係列與並購交易相關的險種,包括保證與賠償保險、稅收補償保險、環境責任保險以及或有責任訴訟保險。承保被保險人由於違反保證條款或賠償條款而導致的損失。被保險人既可以是賣方也可以是買方。分為買方保單和賣方保單。
最後更新:2017-11-15 1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