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
魔獸
剛剛,微信有了“中國麵子”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當日,風雲四號衛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發射,其正式交付中國氣象局,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係統實現了更新換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說,這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其掃描成像輻射計可見光通道最高空間分辨率達到500米,可每15分鍾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快每1分鍾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首次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閃電成像觀測,可對我國及周邊區域閃電每秒拍攝500張照片。創下的多個第一,讓它成為了我國氣象衛星界實力擔當。
一顆衛星幹兩顆衛星的活兒
與風雲二號相比,風雲四號A星的觀測時間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間分辨率提高了6倍,在國際同類衛星中還新增加了大氣溫度和濕度的三維結構觀測能力,原始觀測數據量提高160倍,產品數量增加了3倍。
風雲四號A星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
衛星在軌運行需要安靜、穩定的環境,而垂直探測儀器和成像觀測儀器的相互幹擾,一直是國際上的難題。歐洲一直將兩者分別放在兩顆衛星上工作。
基於該平台,各載荷實現了和諧共處,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進行高時空分辨率成像觀測的同時,幹涉式紅外探測儀可以對大氣進行垂直探測。相比歐洲同類衛星,風雲四號A星一顆衛星幹了兩顆衛星的活兒。
長著“千裏眼”,能夠“抓閃電”
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可謂風雲四號A星的“千裏眼”,它也是迄今為止我國靜止軌道衛星最先進的輻射成像儀,覆蓋了可見光至波長達13.8微米的甚長波紅外波段,光譜通道增加到14個;能夠每15分鍾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高空間分辨率達到500米。
風雲四號A星第一套圖像(14通道)
“對於36000公裏高的靜止軌道,500米精度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在幾公裏之外放置幾盞燭光,任意時刻想要看哪個就能看哪個,而且看得清清楚楚。”董瑤海說,這一精度與美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GOES-R相當,比風雲二號提高了6倍。
風雲四號A星還搭載了我國首台星載閃電成像儀。它有廣角鏡頭,可盯著中國及周邊區域;它是個不休息的“攝影師”,時刻準備拍攝,每秒能拍攝500張照片,準確記錄閃電的頻次和強度。同時它還能智能地把閃電事件從大量照片中挑選出來。
讓天氣預報更精確
帶著“高大上”的載荷,風雲四號A星的應用卻很接地氣。什麼時候下雨?在哪下雨?它讓氣象預報員增加了不少底氣。
6月底至7月初的南方暴雨,在風雲二號“眼中”是白花花的一片,而風雲四號A星拍攝的雲圖,不僅能看到雲的清晰結構,還能看到多層雲、多種雲,具備了解析暴雨天氣不同層次水汽輸送的新增能力。“這對預報降雨,乃至了解整個暴雨過程的發生發展都有極大作用。”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說。
大氣輻射亮溫垂直分布圖
5月3日至7日,北方地區迎來最強沙塵。然而沙塵開始時,很多地麵監測站並沒有發現這種跡象。原因是在溫帶氣旋作用下,沙塵被卷到了雲層上麵。但這一切並沒有逃過風雲四號A星的眼睛。“它能夠對沙塵進行立體監測,從而把沙塵更加清晰地刻畫出來,從而有效識別沙塵來源,判斷其發生發展過程。”許映龍說。
記者了解到,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將為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注: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最後更新:2017-10-08 09: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