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
魔獸
2017完美收官:恒指喜得8年來最勁升幅 新高在路上
指數上漲,市場估值抬升,龍頭股迭創新高,這些就是2017年港股的關鍵詞。
2017年港股領絕全球,恒生指數時隔十年之後再破3萬點,全年累計漲幅超過35%。雖然歐美多個主要指數創出了曆史新高,繼續牛市的征途,但是從年內的漲幅來看,風頭更勁還數港股市場。
港股今年創下多項紀錄。恒生指數漲7919點,曆史第1,其次為2007年7847點,及2009年7485點,漲幅36%,史上排名第17;國企指數漲2364點,曆史第5,漲幅24.6%,曆史第6。
分析指出,港股大漲主要受幾大原因帶動:
第一,全球經濟複蘇為港股走勢創造良好外圍環境;
第二,港股估值偏低,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第三,中國經濟基本麵向好,企業盈利超預期,優質企業受資本追捧,盈利預期的不斷上調是此輪港股上漲的核心驅動力;
第四,互聯互通以來南下資金不斷流入進行資產配置,成為推動港股上升的一大動力。
2017年港股市場還呈現出大強小弱的特點,即大市值股票總體漲幅大於小市值股票,越是龍頭的個股越容易走出好的趨勢。
騰訊(00700.HK)已經衝破400港元,這家科技巨頭的股價過去一年飆升逾一倍,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為恒指攀高貢獻最大。而在資金光顧內房股的大環境下,明星股碧桂園(02007.HK)市值暴漲2.5倍。而剛剛晉身自主車老大的吉利(00175.HK),今年則豪取恒指藍籌漲幅榜冠軍。
曆年在港股市場一向默默無聞的內地金融股今年爆發,尤以保險股表現出色。中國平安(02318.HK)年漲幅超110%創出曆史新高。招商銀行(03968.HK)則為內銀股漲幅冠軍,今年漲幅接近8成。
大豐收的港股,是否還會在2018年繼續走牛?對此主流機構依舊樂觀,至少也是謹慎樂觀,並認為港股站上曆史新高隻是時間問題。
海外投行高盛表示,預計明年MSCI中國企業盈利增長達14%,將繼續支持股市,預測明年底恒指或可挑戰32000點。高盛指出,南下資金流入規模預計明年增至500億美元,主要因內地投資者有分散投資的需要。此外,中資金融股估值仍低,科網股盈利增長仍將強勁。
中金公司同樣持續看好港股。即使過去一年漲幅顯著,H股估值依然不貴,剔除ADR的MSCI中國指數的整體估值仍然處於曆史均值水平,70%的MXCN成分股市盈率低於2015年高點。
中金預計2018年內地和海外資金將繼續流入,支持港股市場重估。當新的一年開始資金重新布局時,市場有望重拾漲勢。
港股年度投資策略
興業證券:波動性提升,看好金融股龍頭
興業證券認為,2018年中國核心資產將繼續拓展盈利新周期,推動力來自經濟轉型消費升級、創新驅動、歐美減稅大環境的中國“降成本”。資金麵上,港股繼續受益於北水南下。中國金融機構增加權益投資比例是大勢所趨。2018年資管新規,在中長期將推動金融機構加大配置優質股權的力度。
興業證券預計,2018年恒指盈利增長將超過市場一致預期(10%),達到15%,核心資產將從相對成熟的行業擴散到科技驅動或者消費升級的廣闊領域。
而在投資策略上,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師,新財富最佳港股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繼續看好金融股龍頭,板塊性首推保險股,繼續推薦優質大行。布局TMT等科技創新領域、先進製造業以及消費升級相關的龍頭公司。
國信證券:港股前揚後抑
雖然從2-3年周期來看,港股依舊處在一個估值上修,企業盈利改善的牛市中,投資價值顯著。而在短期上,國信證券建議關注估值修複的速度。
對港股明年的總體判斷是:健康的走法是慢牛徐行,不健康的走法是前揚後抑。然而,在牛市特征中的美股和港股,讓我們相對傾向於後一種走勢。如果這樣,明年上半年,將會是奠定全年收益率水平的關鍵時刻。
國信證券指出,主線上,如果今年的主線是經濟複蘇,聚焦龍頭;明年可能要關注的是均值回歸——高估值龍頭無法再高,低估值的標的則有回補空間,此外,不應忽視原油價格的波動對諸多行業以及美元匯率的影響。
平安證券:港股上漲速度或會放慢
考慮2018年全球央行陸續進入收緊貨幣政策階段,美國進行縮表,資金麵或會較2017年略緊,因此,平安證券認為港股上漲速度或會放慢。估值上調效應或較遜於2017年,估計以13倍2018年預測市盈率為目標,相當於恒指32000點,樂觀情景估計以一個標準偏差14.3倍為目標,相當於恒指35000點,悲觀情景以11倍為目標,相當於恒指27500點。
平安證券預計恒指高位較大機會在上半年出現,考慮下半年環球央行加息、美國縮表,企業盈利增長有機會放緩的影響浮現下,可能進入調整階段。國企指數估計以9.5倍2018年預測市盈率為目標,相當於14000點,估值仍在單位數,國指以中資金融股占比較大,建議2018年重點看好中資金融股,因此國指將跑贏恒生指數。
招商證券:下行空間有限
在通脹預期和利率上升、全球流動性邊際收緊的環境下,港股目前市盈率高於過去3年的均值。但是,港股的配置價值越來越得到內地資金認同,部分外資亦重新調升對港股的配置。
招商證券就指出,底部承接強勁也會令港股下行空間受限,從而呈現指數區間震蕩和個股分化的走勢。恒指估值上行空間不足但底部承接強勁,預計2018年在26,000-31,000區間震蕩,對應12個月預測PE11-13倍。
從投資風格上看,市場上漲動力不斷向部分大盤藍籌股集聚,但優質藍籌股也麵臨估值及盈利預期飽和的情況。下一階段,招商證券繼續看好:1)增長確定的科技龍頭;2)估值和盈利回升仍有空間並受益於利率上升的中資金融股;3)受益於消費升級和增長模式轉型的具有定價能力的教育、醫療、文娛、可選消費和環保龍頭。
年終盤點:2017年六大港股新聞
港股作為2017年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不僅有價值投資的勝利,同時也有炒作的成功,可謂百花爭豔,各領風騷。
騰訊控股(00700.HK)一年股價翻倍,成為亞洲市值最大公司;互聯互通下,北水持續湧進香江,內外資金激烈碰撞;中資地產股大受資金親睞,地產老板財富增殖勐烈。在2017年港股這個熱鬧的市場,讓我們盤點財經要聞以勾連起尚未遠去的股市記憶。
證監會深化境外上市改革開展H股全流通試點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證監會將開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試點,深化境外上市改革。將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試點不超過3家。全流通試點堅持市場化原則,在滿足市場條件的原則下,可自主協商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流通方案,自己決定流通數量和比例。
機構指出,H股全流通將進一步增強香港作為中國對外金融樞紐的地位,為國企混改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吸引海外資本的機遇,有利於增加在港上市中資企業的數量和行業多樣性,有助於增加全球資本對香港市場的關注,同時也有利於吸引“一帶一路”及其它海外企業抵港上市。
再迎牛市,恒指時隔10年重上3萬點
11月22日,港股迎來曆史性一刻,恒生指數跳空高開後,時隔10年再次踏上3萬點上方,盤中最高見30199點。
受益於企業盈利的增長,年初至今,恒生指數領跑全球主要市場,如果從2016年2月份算起,港股這一輪漲幅已經超過1萬點,漲幅達63%。
多數業內人士把本輪港股牛市稱之為“結構性牛市”,即它的主要推動力量來自於那些有業績支撐的、有確定成長性的龍頭股、白馬股。資金總在科技股、內房股、汽車股、金融股等幾個板塊之間流動,而且出現了強者恒強、贏家通吃的特征。
騰訊漲超1倍成亞洲市值最大公司
騰訊控股(00700.HK)今年股價累計升1.14倍,股價最高觸及439.60港元,市值約4950億美元,一舉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的公司。騰訊作為恒生指數最大的權重股,粗略計算,為恒指貢獻了超3成的漲幅。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互聯網行業進入了騰訊與阿裏的雙寡頭時代,AT雙雄你爭我趕,在股價和市值上交替上升,成為一時熱鬧的財經話題。在今年11月份的一波拉升中,騰訊甩開與阿裏的差距,目前領先約500億美金。
不合時宜的疑問是騰訊股價頂部何在?多數評論認為,雖然騰訊現在的市盈率是54倍,但排除掉權益性投資所帶來的市值,騰訊的市盈率將是剩下30倍不到。如果考慮到明年50%的業績增速(這對騰訊來說是大概率事件),市盈率則下降到20倍左右。
內房股爆發,恒融碧成新地產三巨頭
幾乎飆升了一整年的內房股成為港股的龍頭板塊。在這一年裏,中國恒大(03333.HK)漲了4.5倍,融創中國(01918.HK)漲了4.2倍,碧桂園(02007.HK)漲了2.6倍,共17隻內房股股價翻倍。
隨著公司股價的大幅上漲,公司持有人的身家也迅速飆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今年7月,許家印身家首次超過王健林,成為中國地產首富;9月,持續上漲的中國恒大終於讓許家印以391億美元的身價成中國新首富。
股價的揚升更多的是內房股業績爆發的注腳。今年12月7日碧桂園宣布,前11個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342.7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元的房企,中國恒大以4704億元的前11個月銷售額緊隨其後,多年地產霸主萬科則以4676.5億元落後。
接納同股不同權上市,港交所開啟24年來最大改革
今年12月15日,香港交易所宣布重大上市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新經濟企業、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以及放寬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這是自1993年允許H股上市以來最大的改革。
最後更新:2017-12-31 13: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