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
魔獸
創新未成年幫教形式 微信搭建幫教連心橋
“小林(化名)今天在地裏跟我一起掰玉米,最近一直都很聽我的話”。施甸縣檢察院對小林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後,未檢科檢察官在微信上進行跟蹤幫教時,小林的母親這樣回複。
17歲的小林因盜竊同學的手機被施甸縣人民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為7個月。因小林家離檢察院較遠,考慮到小林以及其母親平時均有使用微信的習慣,幫教檢察官運用信息化技術,在常規矯治的同時,創新幫教形式,通過微信平台將小林、小林的父母、檢察官聯係在一起。幫教檢察官向小林推薦了檢察機關微信公眾號,讓其每天閱讀公眾號推送的信息,把刻板灌輸法律知識變為興趣閱讀,把程序性談話變為日常思想交流,通過鮮活的案列和網絡語言對小林進行引導教育。
考察期間,小林需按時通過微信平台向幫教檢察官報送自己的思想、生活動態。同時,小林的父母也可以通過微信平台不定期與具有心理學知識的幫教檢察官交流溝通管教孩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剛過去的兩個月考驗期,小林已經從第一次見到檢察官時的靦腆變成了現在麵對檢察官的無話不談。並且除了微信平台以外,每個月主動手寫一篇思想匯報或者生活感悟交予幫教檢察官。
目前,施甸檢察院已經將微信幫教形成常態化機製,已有三名被附條件不起訴人通過微信平台接受檢察官的跟蹤幫教,並顯現出了較好的幫教效果。
最後更新:2017-10-08 0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