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魔獸
微信公眾號悄悄修改規則,原創這回事維權不易
在討論這個事情之前,我們先來說這個事:
手機難分難辨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少數,比如說手機外觀“千篇一律”的走著iPhone的樣子、相似廣告營銷的、文章內容的模仿。唉,不對文章相仿那應該算侵權啊!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也許,這種“摘抄”的方式在上學時還奏效,但當你進入社會工作時,你所付出的一筆一畫就和版權掛上了鉤。
那麼什麼是版權?小編從網上搜了搜,版權是指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複製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版權隻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換句話說你的思想不是版權,但你打出來的每一段字都有版權。
訂閱號細則
微信公眾號對作者的原創保持著高度敏感,對每一篇文章都可標明是否“原創”。在標明之後,其他公眾號如果需要轉載你的文章,首先要經過你的授權加入微信公眾號白名單列表,授權之後,才可對文章排版進行修改。
反之,如果未經授權的公眾號轉載原創文章,那麼聯同排版、圖片都將使用原創標記的文章格式。
這對於創作者來說更是個好事。一方麵擴大了文章的影響力,另一方麵對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通過“內容轉載來源”進行關注,成功為自己的公眾號導流引粉,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微信公眾號或許把這件事想的過於理想化,而實際上有很多“不良公眾號”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隨便找家媒體的原創文章附在了自己的公眾號上,並標注了“原創”,使得後麵的其他轉載公眾號或真正原創媒體都要向它授權,如果不授權,那麼剛才上述一係列問題就會出現在你的公眾號上。盡管“不良公眾號”閱讀數量可能不會一篇文章勐漲,但其實這本身已經滿足剛才我們說的侵犯版權,通過微信公眾號的申訴機製進行投訴,7天之內才能把這家無良公眾號的侵權文章刪除。
固然那時已經不存在侵權行為,但新聞的時效性和關注度也已經大打折扣,這對於一個苦心挖掘新聞的作者來說是件痛心的事。
雖然像剛才說的“侵權”事件時有發生,但大多數媒體人還是有道德底線,出現的次數並不是很頻繁,而且溝通後也會主動刪除。可是微信公眾號對這種屢見不鮮的侵權事件要加強管理,並在3月的某一天增加了一項新措施。
“溫馨提示”
這天,某小編依然在日常發原創文章,但突然被一則“溫馨提示”嚇壞了。在提示中顯示“文章與其他公眾號發表的更早的文章相似,你的文章無法標明原創”,並附出了已上線的標題,和小編將要標注原創的文章標題。
本以為小編的情況可能屬於個案,可是在媒體群裏討論後,不少人都發現了類似問題。後來通過內部人士溝通透露,原來微信公眾號偷偷修改了原創規則,對於“原創”文章標示的加強,如果一家媒體搶先使用了你的文章,即使不注明原創,你的原創文章也不能標原創。
詢問內部人員後獲悉,原來是微信公眾號對“原創”有了新一步規則。規則中表示:如果有公眾號文章抄襲原創文章,並在原創文章推送之前搶發但不標注原創,那麼原創文章在推送的時,就會出現“溫馨提示”。文章的版權就會被侵占。
在新規則實施後的半個月裏,收到這則“溫馨提示”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原創文章被盜用的越來越多。 由於申訴周期在7天左右,對於侵權公眾號來說流量搶到了、粉絲圈夠了、而微信最大的處罰也僅僅是把文章刪除。往往這些原創文章具有時效性,即使最後的原創權益重新拿到,但這種再推送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媒體的價值在公眾號眼中,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甚至是成為了免費的勞動力。
原創媒體受損但對之前“侵權媒體”來說自然是好事,脫了侵權的帽子以後光明正大的轉載,無需注明原創即可使用文章,這樣也就不用受到版權的威脅。
這或許是微信背後的大陰謀?
新規則後實際上並沒有對“原創”帶來真正意義上的保護,相反卻把侵權行為變成“合法化”,很多自媒體人、大媒體的記者也紛紛表示對這種機製的不滿,但它們又不能放棄微信公眾號平台的曝光,有種啞巴吃黃連的感覺。而很多新媒體運營人也表示,在這種規則實施後,粉絲的增長都分散到其他侵權公眾號,並沒有為自己圈粉,媒體的利益完全被損害。
據一位不願具名知情人士透露,微信公眾號此舉很可能是借著“原創”的幌子,在這背後其實是個微信公眾號的大陰謀。
目前網上的發布平台有很多,比如創事記、頭條號都是很優秀的自媒體平台,對於自媒體來說發布平台越多也就意味著曝光量越大,因此通常一篇文章通常要在各大發布平台刊載。
這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微信在增加新措施之後,其實就是對這些擁有好多發布平台的自媒體、大媒體的製衡,發布的文章的一定要在微信公眾號優先發布,不然你就很有可能被其他媒體搶發,失去原創標識的機會。
微信公眾號變成了侵權搖籃
一位資深的新媒體運營人告訴記者,其實這也是微信公眾號給更專注運營公眾號媒體的一個福利。有些媒體僅選擇在微信公眾號發表,那麼它就有優先選擇權,把這篇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創的文章占上坑來獲取流量。由於申訴時間較長,其實也是給這些媒體變相“放水”。
近兩年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來源之一,這也引來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紛紛進駐公眾號。微信為了保障公眾號的活躍度,把原創的文章免費分享給所有公眾號,殊不知活躍度上去了,公眾號卻成為了一個侵權的搖籃。
文章部分整理來自新浪科技。
最後更新:2017-10-08 0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