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魔兽
C组CUT神 捷豹XJR系列
无可否认,全球最顶尖的赛车运动F1起源于英国,而且大部分F1车队的总部都设在英国,但现阶段能在赛车运动中大放异彩的英国车厂几乎没有,近些年英国车反而是被蒙上故障率高的骂名,以及陷入纷纷被收购的窘况,真的如此不堪?当然不是!勒芒赛场上确实刮过两次英伦旋风,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宾利(Bentley)取得五冠。而第二次则是在1951年至1957年这段期间,捷豹(Jaguar)凭着C-Type和D-Type赛车,先后获得五个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成为五十年代勒芒赛场最成功的厂商。到了六十年代,捷豹尝试用XJ13原型赛车征战勒芒,不过XJ13从未上过赛场就已经胎死腹中,倒是搭载在XJ13赛车上的V12引擎被捷豹进一步深挖下去,并应用到捷豹街车上。XJ13被中途丢弃导致捷豹厂队在六、七十年代缺席赛车运动,只是通过厂队技术支持一些私人车队出赛。
尝过胜利喜悦的捷豹当然不会淡泊过活,八十年代捷豹再出动猎食,于是才有了本文的XJR系列原型赛车。不过,捷豹重返赛场可不是主动出击,也没有直接参与赛车的研发,而是由美国Group 44车队一手代办。1982年Group 44主理的捷豹XJR-5诞生,这是一款专为美国IMSA GTP赛事而设的原型赛车。XJR-5的第一场比赛是Road America分站,Group 44车队的Bob Tullius和Bill Adam的车手组合取得第三名。1983年Group 44车手Bob Tullius赢得Road Atlanta、Lime Rock、Mosport和Pocono四个分站冠军,最终只获得年度车手亚军,屈居于保时捷(Porsche)车手Al Holbert之下。
图:征战IMSA GTP赛事的XJR-5为常规版(后期参加勒芒的是长尾版),车身三围尺寸4,547×2,007×1,003mm,轴距为2,591mm。
图:作为一辆原型赛车,XJR-5使用铝合金单体壳车身,车身外壳则是碳纤维和凯夫拉复合材料,整备质量为930kg。
图:早期的XJR-5搭载5.3升V12引擎,而且使用六颗Weber化油器作为供油系统。
图:XJR-5的设计师为Lee Dykstra,曾在1980年设计过地面效应赛车,而出自Lee Dykstra手笔的XJR-5也是一款以地面效应见长的原型赛车。XJR-5的后悬挂组件在传动半轴上方,相当于将整个后悬挂往上挪,为车底腾出更多的空间,让XJR-5的车底气流通道更大,地面效应更为极致,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下压力,使XJR-5更牢固地被吸附在赛道上。
XJR-5原型赛车因美国IMSA而生,不过在IMSA赛场的表现并不惊艳,没有加冕任何一个年度冠军,然而XJR-5回到欧洲却小有成就。所谓“回到欧洲”指的就是参加勒芒,1984年捷豹Group 44车队使用XJR-5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为了让美国回流欧洲的XJR-5更有竞争力,他们使XJR-5的引擎排量从5.3升增加到6.0升,供油系统从Weber化油器升级到Lucas/Micos电控喷油,动力输出更大,也更省油,更适合超长距离的勒芒赛事。不过很可惜,1984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XJR-5赛车中途退赛。1985年捷豹Group 44车队继续派出XJR-5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终于取得IMSA GTP组别冠军。虽然摘下IMSA GTP组别桂冠,不过这跟真正的勒芒冠军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捷豹决心打造可以问鼎勒芒最高领奖台的Group C赛车。这次捷豹也没有亲自动手,而是让合作伙伴英国TWR(Tom Walkinshaw Racing)车队执行。
XJR原型赛车本属于美国Group 44车队的产物,技术精炼度和成熟度都尚欠火候,尽管XJR项目仍在Group 44主理下继续运作,继续参加IMSA GTP赛事,不过捷豹将XJR分开两条支线,第二条支线就是TWR车队主理的Group C规格XJR赛车。1985年XJR-6 Group C赛车面世,XJR-6由着名F1设计师Tony Southgate负责设计,在Tony Southgate的设计下,XJR-6成为Group C赛车中的异类。正当大部分Group C赛车使用小排量加涡轮增压的动力单元,像搭载2.6T的保时捷(Porsche)956/962C,捷豹XJR-6却是反其道行之,引擎排量变本加厉地增大,从XJR-5时代的6.0升增加到6.2升。尽管引擎排量高达6.2升,不过为了耐久性和稳定性,最大动力输出只有660马力@7,000rpm。XJR-6的一大弊病是车身重量太大,这使得XJR-6的油耗偏高,比赛中6.2升V12引擎不能马力全开,每时每刻都在为节油而妥协。作为一款Group C赛车,XJR-6理所当然也参加了1986年世界跑车锦标赛,并取得银石1000公里耐力赛冠军,这让捷豹信心大增,并对接下来的勒芒分站势在必得。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甩了捷豹和TWR一巴掌,三辆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XJR-6都不能跑完全程,没有比全军覆没更不堪的了。
图:XJR-6的车体结构经过升级,使用凯夫拉混合材料单体壳,整备质量只有900kg。
图:XJR-6搭载的仍然是用在XJR-5上的那副V12引擎,60°夹角,SOHC以及每缸两气门,最高可输出660马力@7,000rpm,搭配使用五速手动变速箱。1986年XJR-6换上6.5升V12引擎,冲程由原来的78mm增加至84mm,低扭表现更好。
这边厢Group 44车队继续推出XJR-7,那边厢TWR车队则推出XJR-8。在Tony Southgate设计下的XJR-8,引擎排量达到丧心病狂的境界,6.5升还不够,再进一步增大至7.0升,冲程增加至94mm。排量的增大,最明显变化就是扭力大幅提升,带来的优势换档频率更低,需知道当时的Group C赛车还使用最原始的手动变速箱,不少时间耗费在换档上,少换档就能直接提升圈速。而且非常神奇的是,这副7.0升V12在最高转只比之前的6.5升V12提升15至20马力,然而在中段转速却提升了45马力之多,换言之7.0升V12引擎的发力点趋近更低转数,变相起到节油的效果,对于跑耐力赛的Group C赛车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一点。1987年捷豹和TWR车队继续以XJR-8参加世界跑车锦标赛,全年十站赛事之中,XJR-8包揽八个冠军,然而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分站的较量中,XJR-8还是输给了劲敌保时捷962C,只获得全场第五名。
图:XJR-8使用碳纤维/凯夫拉复合材料单体壳,整备质量小幅增加至930kg。
图:XJR-8换上了一副7.0升V12引擎,动力输出达到720马力@7,000rpm,峰值扭矩83.7kg@5,250rpm。
尽管形势不太顺利,捷豹和TWR不放弃重夺勒芒冠军的梦想,他们在1988年推出了XJR-9。在XJR-9面世之前,参加世界跑车锦标赛和IMSA GTP的XJR都有各自的底盘设计,两者互不相干,而XJR-9却是一车两用,既参加世界跑车锦标赛,也参加IMSA GTP。XJR-9率先在美国IMSA GTP登场,并且取得揭幕战Daytona 24小时耐力赛冠军,不过整个赛季下来XJR-9没有赢得第二个分站冠军,捷豹也只能取得年度厂商总季军。另一边厢,参加世界跑车锦标赛的XJR-9,也就是Group C规格的XJR-9却是横扫赛场,1988年世界跑车锦标赛一共有11个分站,捷豹包揽6个分站冠军,其中包括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分站,捷豹凭着XJR-9击败索伯(Sauber)C9和保时捷962C等劲敌取得厂商总冠军,而驾驶XJR-9的英国车手Martin Brundle也取得车手总冠军。
图:同时兼顾世界跑车锦标赛和IMSA GTP两项赛事的XJR-9。
图:1988年世界跑车锦标赛纽博格林站(纽博格林1000公里耐力赛),雨战中的XJR-9进入一号弯。
图:1988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2号XJR-9击败对手保时捷962C取得全场冠军,这是继1957年之后捷豹取得的第六个勒芒冠军。
图:身穿骚紫战衣的C组CUT神,专门CUT保时捷。
图:XJR-9的这颗7.0升V12源自捷豹XJS街车的5.3升V12引擎,在耐用度和可靠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图:经历了1988年勒芒冠军的高峰之后,捷豹和TWR马上跌进低谷,1989年世界跑车锦标赛中捷豹没夺得任何一个分站冠军。意识到XJR-9竞争力不足,捷豹在1989赛季中途推出这款搭载3.5升双涡轮增压引擎的XJR-11,不过还是没能扭转劣势,最终捷豹在年终排名第四。
图:捷豹并没有被长时间困在谷底,1990年推出XJR-12后,捷豹又再登上另一个高峰。XJR-12再次用回7.0升V12引擎,最大动力提升至730马力@7,000rom,峰值扭矩80.1kgm@5,500rpm。在1990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这款搭载V12的动力猛兽创下204.036km/h平均时速,最高车速达到353km/h,需知道从1990年起6公里长的慕尚直道被分割成三段,XJR-12能在2公里内加速至353km/h绝对不简单。更重要的一点,凭着XJR-12这款赛车,捷豹取得第七个勒芒冠军。
1991年FIA更改了世界跑车锦标赛的规则,以3.5升自然吸气引擎代替原来的涡轮增压引擎,为了适应全新的规则,捷豹推出了搭载3.5升NA引擎的XJR-14。这款XJR-14继续由TWR负责生产制造,不过设计师不再是Tony Southgate,而是换上了Ross Brawn和John Piper二人,其中Ross Brawn在1991年已经是纳通(Benetton)F1车队的技术总监,后来更是成为法拉利(Ferrari)F1车队的铁三角灵魂人物之一,可以说XJR-14的设计团队阵容是十分豪华的。
之前XJR-11搭载的3.5升双涡轮增压引擎,就是在MGMetro 6R4拉力赛车那副V6引擎的基础上加两颗涡轮,纯粹拿来主义,胜在廉价与方便,然而始终不是量身定做的引擎,因此XJR-11这款赛车的战绩也只能用糟糕来形容。至于XJR-14的动力单元,捷豹和TWR不再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而是搭载了一副CosworthHB 3.5升V8自然吸气引擎,严格来说这是一副来自F1的动力单元,出自Cosworth主设计师Geoff Goddard之手,当时的贝纳通F1车队也是使用这副引擎。在F1赛车上,这副Cosworth HB 3.5升V8最高转速可达13,000rpm,最大可输出700马力,而应用到XJR-14后最高转速下调至11,500rpm,动力输出也降至650马力左右,不过对于一副3.5升的自然吸气引擎来说已经非常强劲。
图:XJR-14出自F1高端人才的设计手笔,而且动力单元也是来自F1,因此XJR-14这款赛车有着浓重的F1味道。
图:由于搭载的是3.5自然吸气引擎,XJR-14赛车的整备质量大幅下降,只有750kg而已,车重跟现时的方程式赛车差不多。应该这样看待吧,有Ross Brawn这样的强人领衔设计,XJR-14根本就是按照F1的标准来打造。除了轻量化,XJR-14的另一个优势是比前任车型拥有更大的下压力,这意味着XJR-14的过弯极限更高。
图:虽然XJR-14没有为捷豹问鼎勒芒冠军,不过拿下了1991年世界跑车锦标赛总冠军。
图:1990年至1992年间,捷豹推出了这款由XJR-9基础打造而成的XJR-15。
图:在XJR-16 IMSA赛车基础上改造而成的XJR-17,属于Group C2规格的赛车,这是XJR系列的最终章。
图:XJR-17的动力单元也是在XJR-16基础上改装而来,一副被去掉双涡轮增压的3.5升V6引擎,最大动力输出只有450马力。
图:原本XJR-17是为参加1992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而诞生,瞄准更低门槛的C2组别,不过吊诡的是,因为缺乏资金的问题,XJR-17未曾上过赛场,这款车只在英国的一些赛道活动中出现过,没上战场就已退役实在有点可惜。
虽然XJR系列以XJR-17那未上阵已退役的不体面方式终结,不过以整个XJR系列的战绩来看,三个世界跑车锦标赛车队总冠军(1987、1988、1991),两个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1988、1990),以及两个Daytona 24小时耐力赛冠军(1988、1990),还是相当不俗的。更重的是,XJR系列为八、九十年代的车迷展现出狂野的Group C节奏。
最后更新:2017-10-09 12:33:35
上一篇:
最便宜合资7座SUV,只卖13万,传祺GS8拿它没招
下一篇:
思域新一代升级,逆天的性价比,上市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心灵大屠杀 思域和卡罗拉你到底选谁
2017款长城汽车-哈弗H8 车主们用车后都是怎样评价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车型动力升级 百公里加速度提速1秒
6万不到就能买辆SUV,外观新颖动力不俗,哈弗H6大呼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车,没有轮胎依靠磁悬浮行驶
家族布局成效显着 东风日产夺合资SUV销量冠军
江淮真疯狂!山寨埃尔法卖30万,GL8都说它作死
上市100天销量突破4.7万台,长安CS55热销的背后另有玄机
长安CS15EV对比江淮iEV7S 两台最大续航350km的纯电SUV
战力指数简直可怖!雅阁10月狂销上万辆,明年10AT来了真的要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