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2 返回首頁    go 魔獸


R&D支出首次納入廣東省三季度GDP

據廣東省統計局透露,今年四季度地市將執行GDP新核算辦法

近日,各地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815.38億元,同比增長7.6%。珠三角9城市數據率先亮相,各城市多用“穩中向好”來形容發展情況。統計顯示,廣深排名不變。而佛山和東莞的GDP總量距離拉至1386.02億元,引發外界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據廣東省統計局方麵介紹,根據國家統計局新核算方法,從今年三季度開始,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確實包含R&D支出計入部分,R&D支出新增地區生產總值1070 .8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65%。

如此看,珠三角GDP排名難道受國家統計局要求采取“研發(R&D)支出納入GDP核算”的新核算辦法所致?要知道深圳的R&D支出可是高居全國各大城市前三位,2015年深圳市可計入GDP核算的R&D就有498 .80億元。

日前廣東省統計局回應南都記者,市級尚未采用新核算辦法,而今年四季度將采取新的核算辦法。隨後,南都記者也先後向廣州、深圳、東莞等統計局證實,當前並未采用新的核算辦法。

焦點關注

深圳三季報GDP核算 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據統計,大灣區9個城市的GDP總量為53938 .30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83%,平均增速為8%,其中有6個城市的GDP跑贏全省平均增速。

第一梯隊當中,廣州、深圳排名依然不變,共同邁進15000億元俱樂部。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深圳市生產總值15408 .62億元,是包含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而上半年的統計報告則無特別注明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第二梯隊方麵,佛山與東莞的GDP總量則在繼續拉大,其中佛山6870.74億元,同比增長8 .6%,東莞5484 .72億元,同比增長8 .1%,相差1386 .02億元,上半年兩者的差距為600多億,去年同期兩者的差距為1221.88億元。

深圳前年試水GDP新核算方法何謂“R&D”,“R&D支出納入GDP核算”為何如此受關注?

R&D,是指全社會的研發支出。2009年,聯合國等五大國際組織聯合頒布了新的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國民賬戶體係2008》(2008年SNA),將能夠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成果,視為知識產權產品列入固定資產。同時,修訂了GDP核算方法,將相應的研發支出由中間投入,修訂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GDP.

我國在借鑒發達國家將研發支出計入GDP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形成了將研發支出計入GDP的方法,修訂了1952年以來的GDP數據,並於2016年7月5日正式公布。而今年三季度起,部分省份開始采取新的核算辦法。

國家統計局核算司有關負責人在2016年7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核算方法有導向作用。改革後,哪個地方的研發投入多且研發效果好,其GDP就會增加更多。發布會當天,深圳成為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全國唯一試點城市。

今年1月,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16年經濟數據時表示,試算結果顯示,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後,2015年深圳市可計入GDP核算的R&D為498.80億元,占全市R&D經費支出的比重為68.11%。

日前,南都記者向深圳統計局了解最新的試點情況。深圳統計局表示,隻是2015年進行了試點,現並沒有把研發支出納入計算。現在全國前三季度將R&D支出納入GDP,但地方要年底才納入,而當前試點相關內容是研究材料,暫不對外發布。

計入研發支出對GDP影響有多大?

不過,研發支出計入GDP核算,對數據有多大影響?

從當前多方反應來看,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後,GDP總量、速度、結構等均發生變化,但又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11月8日,浙江省統計局刊發《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對我省GDP核算數據的影響》分析文章,發布最新的修訂數據。文章稱,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後,各年GDP總量相應小幅增加,對GDP增速的影響較小,產業結構有所變化,主要為第二產業相對應增加比例。

此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就表示,“研發支出計入GDP對增速影響極小,因為曆史數據也會相應修正。”但是毛盛勇同時也表示,研發經費並非全部計入GDP,而是主要將能帶來未來收益和報酬的一部分計入GDP.

“其實當前,在GDP部分數據當中,已經多少有體現R&D,隻是並未單獨列項”。東莞統計局方麵向南都介紹說,比如技改。因此,總量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具體到深圳和廣州,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GDP總量均會有所提高,隻是增量上會有所不同而已。

首先,一個重要指標是,當前廣州和深圳在R&D的投入占比就不同。2016年深圳的R&D占GDP比重為4.2%(843億元),而廣州這一比重是2.34%(457.46億元)。另一方麵,據改革研發支出核算方法,將能夠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支出不再作為中間消耗,而是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處理,將R&D支出納入GDP核算。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研發支出均計入GDP。研發支出有兩大主體———科研機構和企業,廣州在科研機構方麵占優勢,而深圳則在企業投入方麵有所領先。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企業R&D支出占全市總支出的97%,來源於企業的R&D資金占全市總支出的94%。企業的轉化率相對會更多更快。所以,如果今年四季度,各市將采取新的核算辦法,把研發支出計入GDP核算,或許GDP排位會發生一些變化。

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東莞珠海新動能表現突出

從當前數據表現來看,高技術製造業和先進製造業保持較高增速,帶動廣東經濟指標向上。

從上半年開始,珠海的表現就讓人刮目相看,新培育動能加快成長。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6%,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1.9%。產業方麵,精密機械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家電電氣增加值分別增長45.2%、18.2%、16.9%和11.4%。

幫助東莞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同樣是新動能的支撐,先進製造業工業增加值1218.49億元,增長16.0%;高技術製造業工業增加值941.07億元,增長18.6%。兩者比重分別達到50 .3%和38.8%。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在“三隻手機”華為終端、OPPO和vivo的帶動下,增加值達到838.52億元,增長19 .9%,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5個百分點。三大手機企業合計實現增加值206.76億元,增長45.4%。

另一個在新動能方麵保持較好增長勢頭的還有深圳,規上工業增加值5680.07億元,增長9.7%。創今年以來最高增幅,達2012年以來同期最大值。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6269.66億元,增長14.6%,占GDP比重達到40.7%。

廣州以汽車、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產業為主的新動能也正快速發展,引領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前三季度,廣州的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累計產量突破百萬輛,達105.89萬輛,增長36.5%。光電子器件、液晶顯示屏增速分別為85 .7%和17.3%;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製係統、工業機器人、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等裝備類產品增勢良好,同比分別增長99.2%、23.3%、31.0%和29.3%。

固定資產投資深圳僅技改投資就增長113.6%

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同比增長14.6%。但具體到珠三角城市,9城間相差較大。

其中,深圳固投增速,以31.3%的成績繼續領先各市,且高出全國23.6個百分點。這當中,民間投資貢獻最大,投入1828.14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2.2%,增長33.6%,增幅高於全國27.6個百分點。

此外,多個類別也保持兩位數增速。其中,基礎設施投資755.63億元,增長39 .5 %。房地產開發投資1554 .32億元,增長28 .4%。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工業投資595 .08億元,增長55 .8%。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74 .35億元,增長113 .6%。

緊隨深圳其後的是佛山,同比增長24 .4%,增速高於上半年4 .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167 .63億元,增長25 .3%,其中製造業投資1119 .83億元,增長23 .2%;工業技改投資588 .52億元,增長30 .9%。

排名此項指標末尾的東莞,前三季度固投為1224 .00億元,同比增長7 .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 .2個百分點。年初東莞定下全年同比增長10 %的目標,但是年初以來這一數據就不盡如人意,一季度8 .5%,上半年為6 .1%。看來要完成年度10%的目標有一定困難。為此,日前東莞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要求采取多項措施,盡快扭轉東莞市固定資產投資局麵。

消費全省買買買珠三角占了七成

2017年前三季度廣東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40 .43億元,同比增長10 .3%,珠三角9市“買”了20026.01億元,占比超七成。

購買力前四位依次排列,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對比上半年,排位無變化。廣州人前三季度買了6888.89億元,增速雖然放緩,但是仍有8.4%。與居民消費質量提升和品質改善相關行業的零售額都保持較快增長,如金銀珠寶類、中西藥品類、通訊器材類、日用品類。

購買力增長最快的是珠海,增速達到11.5%,比全省高1.2個百分點,不過總額在珠三角僅排第8。增速加快主要是因為升級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如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6.4%,較上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雖然深圳的增速在珠三角9市當中隻能排第6,但是對比自身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42.80億元,增長9.1%,創2014年以來同期新高,增幅最大的為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48.8%。

房地產開發投資佛山和中山先“刹車”再提速

前三季度,廣東所有的固定資產投資中,有33.54%投向了房地產開發領域,而珠三角的這一數據為39.93%。從投資額來看,珠三角仍是廣東房地產投資的主陣地,全省8586.35億元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有八成多投向了珠三角。

9市中,中山是唯一一個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投比例達到50%的城市,也是占比最高的城市。超過40%的城市,則有廣深莞惠四市。

據悉,中山、佛山的房地產投資,曾在今年上半年“刹車”,但三季度再次抬頭加速。如中山從一季度的23.6%降至二季度的9 .9 %,三季度這一數據又上升為15.65%。同樣在3月出台了調控政策的佛山,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從20 .5%降至13.5%,而三季度則為14.8%。

對此,中山市統計局官網發布的統計分析認為:“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分依賴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的現狀尚未扭轉。”

深圳方麵,此前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今年以來深圳房地產開發的重心已經傾向到政府保障房建設板塊。城市更新、舊改和新地出讓方麵,力度都比較大,該板塊對房地產增值拉升起到比較大的作用,商品房拉升作用則偏弱。

肇慶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雖然占比最低,僅14 .38%。但同比增速為9市當中最高,投資帶動力強勁。

進出口中山勢頭勐深圳一頂倆

外貿持續回暖,廣東省進出口總額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珠三角9市中,中山延續了上半年的增長勢頭,增速最快。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實現2008.6億元,同比增長26.8%。其中:出口1616.2億元,增長31.8%;工業出口產品交貨值增長11.3%;進口392.4億元,增長9.8%。

深圳作為全國外貿基地,前三季度盡管增幅隻有6 .4%,但是基礎依然紮實,全市進出口總額19674 .29億元,高於東莞與廣州兩者疊加。

據悉,麵對東南亞等國家的競爭,深圳的企業在部分區域的競爭力提高,如在歐盟就保持快速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深圳市對歐盟進出口1781.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5%,占同期我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的6.6%。

外貿大市東莞進出口增速為15.6%,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3065.3億元,增長32.5%,占34.5%,提升4.4個百分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此前分析,東莞一般貿易進出口大幅增長,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變化,表明東莞外貿的轉型成效開始顯現,企業的“兩自一高”(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在增加,企業的利潤也在增加。

也有城市未能抓住外貿回暖的利好,如肇慶,前三季度進出口呈現負增長。

(原標題:R&D支出首次納入廣東省三季度GDP)

最後更新:2017-11-17 09:05:01

  上一篇:go 兩市融資餘額九連升 增加24.59億元
  下一篇:go 委外資金加碼權益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