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魔獸
三季報透露大資金動向 機構布局浮現
隨著三季報的披露,社保、中證金等“國家隊”以及公私募基金等機構資金的布局逐漸浮出水麵。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有526家上市公司三季報中出現了機構的身影,其中有10家以上持股機構的上市公司有56家,持有廣匯能源(600256.SH)、龍洲股份(002682.SH)、華北製藥(600812.SZ)的機構數量分別有18家、16家、13家,暫列數量前三。不過需要看到的是,相比二季度末,機構均對該三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減持。相較二季度,中證金對部分個股進行了減持,有分析人士表示,這在微觀上會對市場熱情產生一定壓製。
機構持倉浮現
統計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前,共有53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其中39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同期140家上市公司歸屬於股東淨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
按照行業持股數量來看,機構的持股主要集中在化工(申萬一級)、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子、電氣設備及汽車等行業上;按照機構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來看,銀行、休閑服務、交通運輸行業排在前三;按照機構持股市值來看,排在前三的是醫藥生物、化工和電子行業。
從機構持股市值來看,三季報顯示,恒瑞醫藥、平安銀行(000001.SZ)、萬華化學(600309.SH)、立訊精密(002475.SZ)和萬豐奧威(002085.SZ)機構持股市值排在前五。從持股市值前十上市公司來看,機構持股集中在醫藥生物、電子、銀行、非銀、汽車、商業貿易這幾個行業。
具體到個股,持股市值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則是華帝股份(002035.SZ)、歐菲光(002456.SZ)和東方雨虹(002271.SZ),分屬於家用電器、電子和建築材料。私募持股市值排名前三的則是*ST華菱(000932.SZ),歌爾股份和萬豐奧威。
從單隻基金持倉市值來看,重倉流通股包括萬華化學(600309.SH)、安通控股(600179.SH)、方大特鋼(600507.SH)、中航資本(600705.SH)、江山股份(600389.SH)、中國巨石(600176.SH)、東方時尚(603377.SH)、祁連山(600720.SH)、白雲山(600332.SH)及康恩貝(600572.SH)等。
進一步來看,出現基金數量最多的是個股是新坐標(603040.SH),有10隻基金持有,從占到流動股比例來看,基金持股占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也是新坐標,基金持股比例占到流通股的比例是28.25%。
在私募基金的持倉中,截至目前有83家上市公司被私募基金所持有。具體來看,在歌爾股份三季度報中,淡水泉出現,淡水泉持股合計占到流通股比例的2.66%。
除了歌爾股份,淡水泉還出現在中材科技(002080.SZ)的股東名單中,淡水泉精選一期和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兩隻共持有約617萬股,此外淡水泉持有482.5萬股的浙江醫藥(600216.SH)。同時,淡水泉也新建倉了260.9萬股的光迅科技(002281.SZ).
證金減持部分個股
據統計,“國家隊”持股方麵,社保基金的身影出現在92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報中,其中最為社保基金親睞的是北新建材(000786.SZ),4隻社保基金共持有6858.1萬股;光迅科技(002281.SZ)、涪陵電力(600452.SH)中社保基金均為3隻。2隻社保基金持有開潤股份(300577.SZ).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持股占到流通股的比例高達23.22%,排在其後的堅朗五金(002791.SZ)中社保持股占有流通股比例為6.28%。
按照占流通股的比例,社保基金前六大重倉股則包括開潤股份、堅朗五金、長青股份(002391.SZ)、永新股份(002014.SZ)、廣譽遠(600771.SH)及北京文化(000802.SZ),其中兩隻社保基金持有開潤股份占到流通股比例合計約為23.22%。
另一隻“國家隊”中證金方麵,從持有流通股數量來看,中證金持股前五的上市公司是平安銀行(000001.SZ),中航資本、小商品城(600415.SH)、安信信托(600816.SH)和梅花生物。
按占流通股比例來看,中證金持倉排在前五的依次是白雲山(600332.SH),安信信托、中航資本、宇通客車和小商品城。
“三季報表明以中證金為代表的‘國家隊’對部分個股進行了減持,進入十月份以來,國家隊減持的預期也在提升,這都在微觀上對市場熱情產生了一定壓製。”某北京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
他也建議,適度規避前期股價漲幅和市場預期都偏高的品種,尤其是強周期板塊。
另外,QFII方麵,為QFII基金親睞的個股截至目前則有31隻,從持股數量來看,最為外資所喜歡的是蘇泊爾(002032.SZ)和裕同科技(002831.SZ),均為3隻QFII基金所持有。
從持股數量及持股市值上來看,排名前三的則依次是恒瑞醫藥(600276.SH)、蘇泊爾和歌爾股份(002241.SZ).
今年以來在國內經濟基本麵向好、幣值穩定和A股賺錢效應明顯的共同提振下,北上資金呈現了明顯的加速趨勢。業內人士也認為,這說明境外投資者對A股的偏好在加強。
消費行情有分歧
年初至今,板塊輪動特征明顯,先後經曆消費、周期、成長的主力行情,金融股則一路穩中向上,起著助推行情的作用。
從已披露三季報預告的業績來看,白酒整體表現依然靚麗,與估值匹配;目前白酒的估值為33倍,基本處於曆史均值附近,不存在明顯的估值過高的問題。在行業基本麵向好與估值合理的情況下,股價上漲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前期漲幅已經不小,但仍然有百億級私募看好消費板塊。
“投資關鍵應該看行業和個股的基本麵情況。目前白酒在消費端的需求旺盛,經銷商幾乎沒有庫存;而供給則相對不足,產能投放速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這樣整個行業處於明顯的供不應求狀態,隻能通過提價來實現供求平衡,這便帶來了巨大的盈利空間。”星石投資策略分析師袁廣平表示。
“從需求端看,中國長期在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無論是消費總量還是消費結構,均處於明顯的改善過程中。短期在於消費的季節效應,9-12月的消費數據通常高於其他月份,帶動消費股通常在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有不錯的表現。”袁廣平便認為。
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目前的價格買入並持有白酒股票可能長期回報並不樂觀。
“首先,行業估值並不便宜。其次,之前談過的提高”酒稅“風險並沒有消除。第三,我們研究國際對標企業成為大市值公司的背景是多品牌和豐富的產品結構,這是目前國內大部分白酒企業不具備的。”融通通乾研究精選基金經理張延閩認為。
創業板方麵,部分受訪基金經理則認為,創業板沒有基本麵支撐,估值還很貴,因此沒有太多參與的機會。
“我們二季度以來一直在關注金融,消費加金融的組合,相對周期和創業板關注的不是很多。”華南一位私募投資總監亦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原標題:三季報透露大資金動向,機構布局浮現)
最後更新:2017-10-24 21: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