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管濤:發展外匯市場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重頭戲

  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是黨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務。但是,匯率市場化不是一放了之,還需要建立健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製和調控機製。其中,優化中間價定價機製更多是一個市場培育和教育過程,它並不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的終極目標。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要求,完善外匯市場體製機製,增加交易主體、放寬交易限製、豐富交易產品。

  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

  市場交易主體的多元化是活躍外匯市場交易、促進市場預期分散化、提高市場定價效率、促進外匯市場金融創新的必要條件。我國外匯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在交易主體多元化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建議:一是在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如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商品期貨國際版)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如證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跨境證券投資項下的金融交易,金額小、筆數多,有助於增加外匯市場交易流動性,促進市場價格發現。二是研究引進貨幣經紀公司參與現貨外匯市場的交易。根據國際清算銀行2016年4月份開展的三年一次的全球外匯交易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世界範圍內,交易商之間的交易占41.9%,交易商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占50.6%,交易商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占7.6%。正是交易商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打通了同業市場與零售市場之間的聯係,進一步豐富了參與匯率形成的、不同風險偏好的主體。三是在目前境外市場會員基礎上,積極引入更多境外機構進入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提高市場整體開放程度。四是發展多層次外匯市場,嚐試引入符合條件的非金融機構投資者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

  適時適度放鬆實需交易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實行以單證審核為基礎的實需原則,即所有外匯交易必須有真實、合規的貿易或者投融資背景。這對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確保國際收支基本安全,成功規避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均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以及對外經濟交往擴大,實需原則的一些負麵影響也逐漸顯現,包括不利於投資者主動防範匯率風險、不利於境內外匯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強化人民幣單邊波動的副作用、製約境內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發展等。

  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實需原則的放寬可按照先即期後衍生、先場外市場後場內市場的順序分步推進。在具體操作中,借鑒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即NDF)的經驗,先允許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利用“賬戶外匯”自由參與外匯市場投資,人民幣進、人民幣出,不涉及外匯的交割。在即期“賬戶外匯”交易運行一段時間後,若風險可控,可逐步拓展到外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賬戶外匯”市場若能實現穩健運行,可逐漸將人民幣現金交割的模式引入交易所市場,推進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建設。

  豐富外匯市場交易產品

  外匯市場交易產品的豐富程度直接關係到投資者參與外匯市場的積極性,進而直接關係到外匯市場的發展潛力,不斷豐富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產品是外匯市場建設的長期任務。為此,建議:一是借鑒股票ETF和海外人民幣外匯無本金交割遠期(NDF)的經驗,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的ETF或者匯率指數產品,幫助國內企業以可預見的經濟成本鎖定相關匯率風險。二是開發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在外匯市場基礎產品中,我國目前隻缺乏場內交易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從長期看,人民幣匯率期貨市場的建設對於人民幣匯率定價機製的完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匯率風險的管理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三是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開發與匯率波動性掛鉤的產品,增加外匯市場流動性。

  綜上,過去二十多年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一直堅持改進匯率調控、發展外匯市場、減少外匯管製所謂“三位一體”的思路。完善外匯市場體製機製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專門點出這項工作任務可謂切中要害。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與外匯市場建設是雞與蛋的關係。沒有足夠有深度和廣度、有流動性的外匯市場,就不可能真正擺脫對央行的依賴,匯率市場化將成為無本之木;沒有匯率市場化的實質性推進,外匯市場建設將很難有實質性突破。

  從之前的經驗來看,上述外匯市場改革需要增加交易主體、放鬆交易限製、豐富交易產品等措施協調配套、整體推進。另外,考慮到市場需求培養的長期性,相關改革需要盡早著手,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定力。

(責任編輯:DF302)

最後更新:2017-12-26 17:09:20

  上一篇:go 美國經濟穩固上行 2018年美元或展開強勁攻勢
  下一篇:go 美銀美林:2018年匯市走勢及交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