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美聯儲最強鷹派格局或被這一最大變數摧毀

摘要

此前有分析稱明年美聯儲最強鷹派陣營即將亮相,但現在來看,特朗普或會從中“攪局”。

K圖 udi_0

  

  本周初,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宣布,將在接任者宣誓就職後離開美聯儲。如此,耶倫成了繼塔魯洛、費希爾和杜德利之後第4位在特朗普任內宣布離開的美聯儲成員。這也意味著,特朗普成了數十年來對美聯儲掌控程度最高的一位美國總統。此前有分析稱明年美聯儲最強鷹派陣營即將亮相,但現在來看,特朗普或會從中“攪局”。

  特朗普未來會把美聯儲塑造成什麼樣子是眼下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情。事實上,隻要我們能看清特朗普對美聯儲有著什麼政策需求,就可以大概推測出美聯儲未來的領導陣容。

  特朗普將成為美聯儲幕後“掌舵人”?

  按照《聯邦儲備法案》,美聯儲理事的任期長達14年,且不同理事的任期必須間隔兩年(譬如A委員任期是2017年開始,那麼B委員任期就是從2019年開始),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每位美國總統在4年的任期內最多隻有兩名理事的任期結束。即使納入理事辭職的情況,美國曆史上大多數總統在第一任期內也隻會任命3-4人。

  而特朗普的情況比較特殊。前美聯儲理事斯坦在2014年離職後席位一直空缺,特朗普任內又有塔魯洛、費希爾、耶倫離開,再加上已經獲得任命的誇爾斯,他在第一任期內就能提名5位理事。

  上一位對美聯儲掌控力如此高的美國總統還要追溯到1913年美聯儲剛剛創立的時候,時任總統威爾遜亦任命了5位美聯儲理事會成員。

  有分析人士不無擔憂地指出,時隔100多年,特朗普將有類似的權利,未來美聯儲可能聽從他的支配,實施他想要的政策。盡管耶倫的繼任者鮑威爾在政策上同耶倫大體上一脈相承,但是作為共和黨成員的鮑威爾,更可能“聽特朗普的話”。因此,了解特朗普想讓美聯儲做什麼,對於投資者未來的交易至關重要。

  特朗普最看重的兩大成果均離不開低利率

  從現實出發,特朗普需要的是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來為自己的功勞簿添上筆墨。今年二、三兩個季度,美國GDP增速環比均達到3%或以上,已經實現了特朗普政府3%的目標,美國經濟似乎已經恢複至2008年危機前的水平。

  不過,特朗普引以為傲的美國GDP增長似乎並非意味著經濟有了根本的好轉,倒更像是美聯儲寬鬆政策吹起來的一個泡沫。因為雖然GDP增速在提高,但是經濟的實際產出卻沒有增加,非農生產力目前仍在2%下方掙紮,遠沒有到危機前3%和危機後接近6%的水準。

  在各個具體環節中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例如在消費環節,依賴貸款的大宗消費就比整體消費表現得要好。在第三季度,即使個人消費有所回落,依靠低利率借貸的汽車消費仍繼續上漲。而在公司經營方麵,雖然近幾個財報季捷報連連,但是其整體負債水平也正不斷上升。

  從這兩方麵來看,借貸行為為美國GDP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而在這之中,大半的功勞要歸於美聯儲寬鬆政策造就的低利率環境。

  此外,寬鬆政策的作用在金融市場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標普500指數今年飆升了15%,連連創下曆史新高,房地產市場也處於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在生產力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最容易受“大放水”影響的股市和樓市兩個市場都表現良好,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金融市場繁榮就算不是泡沫,但也肯定是有水分的。

  明年美聯儲最強鷹派陣營亮相?特朗普或會從中“攪局”

  綜合以上幾點,投資者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在美國GDP增長和股市連創新高的過程中,美聯儲的寬鬆政策即便不是決定性力量,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換句話說,如果特朗普仍然需要GDP增速達到3%(即使是有水分的)、美股繼續攀升,那麼他就依然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配合。這或許也是他在競選時批評耶倫的寬鬆政策,上任後又很快改口稱讚的原因。

  彭博分析師格蘭特表示:“隻要特朗普政府還注重於增長和減稅,那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加息。”

  不僅如此,今年8月份特朗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再度抨擊美元,表示自己不喜歡美元太過強勢,因為美元走強會“導致許多壞事發生”。

  目前來看,特朗普似乎已得償所願,路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已下跌了8.8%。在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已被完全消化、投資者目光轉向明年加息步伐之際,過於鷹派的美聯儲肯定不是特朗普所希望看到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從特朗普的政策訴求出發,還是其對美元強弱的偏好來看,他應該都會希望未來美聯儲的鴿派力量越強越好。

  此前,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更多鷹派的地區聯儲主席獲得投票權,美聯儲FOMC很可能是今明後三年裏最為鷹派的一屆,包括高盛在內的投行也預測美聯儲明年將更加激進地加息。但現在,“特朗普化”的美聯儲鷹鴿勢力最終會如何分布還要畫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原標題:美聯儲最強鷹派格局或被這一最大變數摧毀)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7-11-26 21:23:47

  上一篇:go 特朗普稅改遭遇三重打擊 美指能否抗住壓力?
  下一篇:go OPEC石油會議臨近 俄羅斯站隊支持減產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