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魔獸
控股子公司博雅幹細胞“失控” 新日恒力稱年度預審計不能正常進行

12月26日晚,新日恒力發布公告,博雅幹細胞2017年度預審計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公司已失去對博雅幹細胞的控製。此舉將會對公司2017年度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產生影響,對公司將造成重大影響。
博雅幹細胞公司內部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日恒力不履行合同,占用公司資金8000萬元,不支付收購款。博雅幹細胞原董事長許曉椿已提出解除合同,博雅幹細胞也已起訴新日恒力,各方尚在爭議中。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新日恒力證券部,證券代表表示“一切以公告披露為準”。
母子公司對簿公堂
2015年10月26日,新日恒力以15.656億元現金收購博雅幹細胞80%股權。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博雅幹細胞總資產1.8億元,淨資產8400萬元,評估價值高達19.76億元,增值率2152%。許曉椿承諾2015年-2018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14000萬元。新日恒力相關公告顯示,博雅幹細胞2015年、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2600萬元和2877萬元,僅分別為業績承諾的86.67%和57.54%。
由於業績承諾屢屢不達標,許曉椿在支付完2015年400萬元業績承諾補償款後,2016年又麵臨2.58億元的業績補償款支付壓力。截至2016年底,新日恒力持有博雅幹細胞80%股權的評估值為8.46億元,減值8.88億元,減值幅度達43.3%。《業績承諾及補償協議》約定,當目標資產累計減值額大於資產購買總價的20%時,許曉椿有權回購標的股權。因此,許曉椿收到新日恒力業績補償款支付通知後,選擇行使《業績承諾及補償協議》項下對博雅幹細胞80%股權的回購權。
雖然許曉椿選擇行使回購權,但始終未見動靜。中國證券報記者曾致電許曉椿,他表示,有充足資金行使回購權,隻是上市公司故意設置障礙導致其回購股權過期。股權回購逾期引起了上交所的問詢後,新日恒力今年9月份向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對許曉椿提起訴訟,要求支付2016年度業績補償款人民幣約2.58億元,並支付逾期業績補償款的違約金。
不過,此後發布的訴訟進展公告顯示,許曉椿已經反訴,請求法院確認《重大資產購買協議》與《業績承諾及補償協議》已經於2017年10月27日解除;請求判令返還博雅幹細胞科技有限公司65.83%股權等。許曉椿表示,2016年1月-10月間,博雅幹細胞共向新日恒利轉賬4筆款項,總計1.5億元。其中,前兩筆借款已經歸還,後兩筆共8000萬元至今逾期未還。這嚴重影響了博雅幹細胞正常業務經營,並直接導致了業績承諾未能完成。
交易所質疑控製權問題
針對母子公司互訴公堂,交易所10月18日問詢函中曾質疑新日恒力,要求其解釋對博雅幹細胞具有控製權與博雅幹細胞堅持發起對公司的仲裁是否存在矛盾。新日恒力在回複函中表示,不認為對博雅幹細胞具有控製權與博雅幹細胞堅持發起對公司的仲裁存在矛盾。同時強調新日恒力持有博雅幹細胞80%的股權、許曉椿持有15%的股權、無錫新融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5%的股權,新日恒力通過股東會、董事會及博雅幹細胞公司章程對博雅幹細胞實施控製。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時隔不久公司又稱失去對博雅幹細胞的控製權。公告顯示,2017年12月24日新日恒力郵件通知博雅幹細胞,公司聘請的信永中和銀川分所將於12月25日赴博雅幹細胞進行2017年度審計。12月25日信永中和審計人員到達博雅幹細胞,接待人員以未接到領導通知為由不予配合。公司於12月25日再次通知博雅幹細胞,要求其配合審計機構工作,接待人員再次以未接到領導通知為由不予配合,因此已經失去對博雅幹細胞控製權。
博雅幹細胞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根據收購協議,博雅幹細胞是獨立運營的。許曉椿向記者表示,新日恒力曾委派3名董事,單獨召開博雅幹細胞股東會議,並向博雅幹細胞方麵發送了會議決議文件,內容為動議撤回8000萬元借款仲裁,同時廢除博雅幹細胞原公章啟用新公章,不過博雅幹細胞管理層未在此會議決議上簽字。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公告中博雅原實際控製人許曉椿的頭銜已由董事長變更為總經理。
(原標題:控股子公司博雅幹細胞“失控” 新日恒力稱年度預審計不能正常進行)
最後更新:2017-12-27 04: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