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已實現 種企兼並重組進入活躍期

農業部官員近日表示,經過近五年來的努力,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日前,在農業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吳曉玲稱,在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這五大主要農作物裏,水稻、小麥、大豆這三大作物全部是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其中玉米,國外品種占市場份額已經由五年前的15%下降到10%,鮮食玉米品種由最高時的90%降到了現在的20%;我國自主選育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市場份額占到了95%以上,國外品種已經不到5%。

後來居上的中國種業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中國也一直將振興民族種業視為穩定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種業正在政府的支持下奮起直追,要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一兩家種業企業在經營規模上進入全球種業10強,這或許不是難事,因為中國種子市場之大足以支撐。但要全麵向國際種業巨頭看齊,在人才、技術、管理、品牌、多元化等方麵需要花真功夫解決,否則隻能算“大”,不能算“強”。

當前,在五大主要農作物裏,中國品種已經扳回劣勢,國外種子的市場份額下降。比如,吳曉玲提到,先玉335這幾年種植麵積在逐年下降,同時在抗倒性、抗病性方麵也不如國內自主選育的品種,現在它的麵積從4200多萬畝下降到3000多萬畝。

1992年以來,中國的蔬菜生產麵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麵積和產量均占全球的40%以上,近年來中國蔬菜總產量的占比已經超過50%。正是看中如此規模巨大的市場,在完成對棉花、玉米、大豆這些大田作物的布局後,跨國公司孟山都又盯上了蔬菜種子市場。自2005年起,孟山都已經花費超過20億美元購得兩個主要的蔬果種子公司,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蔬菜種子供應商聖尼斯(Seminis).

但吳曉玲表示,在蔬菜種子方麵,大路菜的國外蔬菜品種市場份額已經由五年前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3%。國外品種占有率比較高的蔬菜,像青花菜、雜交抗病菠菜、雜交菜用胡蘿卜、耐抽苔白菜等蔬菜作物,國外進口種子市場份額占到80%以上,但是其總種植麵積不超過1000萬畝。所以,總體上來看“洋種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小的。

吳曉玲也表示,適當的進口種子可以滿足國內種子的餘缺調劑,這也是國際慣例。因為種子的生產具有很強的區域性,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某種作物,特別是蔬菜種子的生產。所以,這些蔬菜種子在全國的貿易量非常大,都是通過全球貿易保證種子的供給。目前我國進口種子的市場份額占3%,而美國占6%,德國更是占到56%。

種企大並購時代的到來

從世界種業發展來看,伴隨種業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種業企業從未停止並購的步伐,巨頭們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市場規模已經成長到700多億元的中國種業,需要國內種子企業的做大做強。根據世界種業發展潮流來看,資本融合、兼並重組正是種業做大做強最有效的路徑。

2011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推動種子企業兼並重組”的重點任務,提出“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戰略目標。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當前,中國種業企業市場集中度明顯提高。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持證企業4316家,比五年前8700多家減少了一半,前5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35%以上,這比五年前也提高了5個百分點。前五十強種業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13.8億元,占到了銷售收入7.4%,非常接近國際上的研發投入。

在這樣的背景下,種子企業兼並重組布局也進入空前活躍期。比如中信集團出資27.9億元入主隆平高科,中農發投資12.6億元並購山西潞玉等8家種子企業。中國化工集團以44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也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這成為繼中糧集團控股收購荷蘭尼德拉後,我國企業開拓國外種業市場的又一重大事件。

其實,前期“洋種子”進軍中國市場,盡管會衝擊國內種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市場,在技術、服務等方麵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參照。比如,在服務能力方麵,中國種企就已經開始轉變,從以前賣種子向為農民提供全程服務轉化,提供技術服務、種肥藥一體化全程種植方案,業務向全產業鏈逐步延伸。

吳曉玲稱,隨著種業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種業法治建設的不斷加強,種子企業將進入一個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形成一到兩家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現代種子企業。

最後更新:2017-10-16 20:18:32

  上一篇:go 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件:刪改網購評價可能構成犯罪
  下一篇:go 金價持穩1300美元上方 資金湧入黃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