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7 返回首頁    go 新東方


高校自主招生非尖子生可望不可及

  最近,許多高三學霸陷入“選擇恐懼症”。因為2017年自主招生的大幕正式開啟,國內許多知名高校開始招募冬令營營員,若能順利入圍,並且表現出色,有可能提前獲得高校青睞。

  但高校冬令營都集中在寒假舉辦,時間撞車,隻能選一次。報名大多截至12月底,到底選哪個?讓學霸們有點犯難。

  自主招生其實就是尖子生的專利,沒有在學科競賽中獲獎的基本免談。在高中老師眼中,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有個特點,招生麵寬了,但是實際招生人數少了,而且冬令營開始盛行。

  自主招生實際人數減少,一方麵是因為高校近年“三位一體”招生人數增加,此消彼長。有高中老師專門做了統計,今年高考,上海交大在浙江招生340人左右,其中近300人是通過“三位一體”錄取的;複旦大學在浙江錄取了240餘人,其中有200人是通過“三位一體”錄取的。

  另一方麵,自主招生的門檻較高,能夠上的多為學科競賽獲獎選手,尖子中的尖子,而這些學生大都在競賽結果公布後的第一時間,就被高校直接“預訂”了,“訂金”是各種錄取優惠政策,“預訂”方式是自主招生。換句話說,他們報名參加高校自主招生,其實就是走個形式。

  所以真正通過報名自主招生這一環節被高校相中的學生,現在越來越少了。

  門檻高,北大要求獲兩個以上不同學科競賽一等獎

  今年開始盛行的高校冬令營,目的是提前“掐尖”,不隻為自主招生圈人,還有許多是為“三位一體”物色人。當然,從某種角度來看,“三位一體”也是高校進行自主招生的形式之一,因為有30%的分數權重高校說了算。

  “北大、清華、複旦、交大、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杭州高級中學教務處包老師說起舉辦冬令營的知名高校,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雖然看起來選擇很多,但入圍冬令營並不容易,因為各校的要求都不低。部分高校的冬令營僅麵向學科競賽進入國家隊或省隊的學霸,競賽成績起碼一等獎,普通學生基本可望而不可及。

  比如,北京大學2017年生命科學冬令營的申請條件是:2016年進入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代表隊(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或高中階段獲得兩項以上不同學科(含兩項)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級一等獎(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

  冬令營表現出色,有機會衝之後的“三位一體”招生

  高校冬令營在學生當中還是蠻受歡迎的,基本符合條件的學生都會報名,有通過校薦的,也有毛遂自薦的。這主要是因為在冬令營表現出色,就有機會在之後的“三位一體”招生當中獲得先機。

  再以清華大學為例,今年推出了兩個冬令營。

  “工程科學創新挑戰營”的活動很豐富,包含創意創新挑戰賽、人居科學和建成環境設計賽、錢班創新挑戰賽、未來化工與新材料創新賽、車身設計挑戰賽五大類的比賽。

  以創意創新挑戰賽為例,營員要挑戰48小時的頭腦風暴。兩天的時間裏,他們要借助創客開發工具、元件和設備,在一定的命題範圍內做出實物作品並進行演示。

  另一個冬令營“全國優秀中學生人文社科冬季體驗營”的測試方式則比較傳統。體驗營包含筆試和麵試,其中筆試科目包含閱讀與表達(中英文)、數學與邏輯、文科綜合,麵試內容為文科綜合麵試和學科專業測試。

  考核專家依據學生在冬令營中的表現以及測試成績進行評分。獲獎營員將被推薦給學校招生辦公室。不過,清華浙江招生組的餘老師說,具體的優惠錄取政策尚未確定。

  複旦大學數學學院數學冬令營的政策更加明確,入選學生將獲得保送機會,或降分錄取等優惠。

  (責任編輯:陳方乙)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9

  上一篇:go 英語語法:不定式省略to的九種情況
  下一篇:go 周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