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3 返回首頁    go 新東方


大學生自我管理之時間管理

  ◆時間規劃

  製定時間表的原則:

  1、從實際出發製訂任務:不要太重,否則會麵臨完成不了的情況,造成任務堆積影響後麵的工作同時也會打擊你的積極性;不要太輕,否則達不到有效利用時間的目的。

  2、因人製宜:每個人的精力充沛或疲憊的時間段有所不同,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時間安排。

  3、靈活安排:每天要留出一定的機動時間,因為隨時可能有新的事情加入。

  4、主次分明:事情要分輕重緩急,重要的事、緊急的事先做。

  5、充分利用:利用好時間的“邊角料”,用零碎的時間背背英語單詞,讀讀報紙雜誌。

  6、善於總結:每天留出一點時間,總結一下這一天,問問自己“我今天學到了什麼?”

  剛開始按照時間表生活可能會不適應,會出現任務沒能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的情況,這就需要不斷對時間表做出調整,待你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習慣,你也會發現時間表給你帶來的可喜變化。

  ◆如何更高效學習?

  1、抓住每天的最佳的學習時間段,大腦活動的效率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是不同的,學習時間的最佳選擇應該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候。

  小提示:人一天之內的4個學習的高效期:

  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幹擾,此刻是認知、記憶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而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語言、定律、事件等的記憶和儲存。

  上午八點至十點是第二個學習高效期,體內腎上腺等激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腦具有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是下午六點至八點,這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入睡前一小時是學習與記憶的第四個高潮期,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以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易遺忘。

  2、勞逸結合,休息幾分鍾可讓你恢複精力,1+1>2,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3、控製時間長度,大學生一次學習最好介於60~90分鍾之間,時間過長或過短,效率都不高。

  4、交叉學習效果好,大腦長久接受同一類信息刺激,就容易產生疲勞,降低學習效率。應及時轉換學習內容,注意各門學科交替進行,特別是文理交替。學習之餘,可做一些文體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5、盡可能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形成規律,學習心理和生理上產生適應性,到固定時間效率會有所提高。

  ◆丟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有些同學有做事拖拉的毛病,這樣無異於浪費時間,而且常常會完成不了任務,同時搞得自己精神緊張,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可以在每次開始一項新工作之前準備好所有需要用的資料和工具,真正動手時就不需要東搜西找;自己主動把期限提前,跟把手表的時間調早十分鍾是同一個道理;隔斷所有可能的幹擾,如選擇在安靜的圖書館學習會比宿舍強得多。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唯有利用好時間,才能過一個有意義有收獲的大學四年。

  (責任編輯:李遠航)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6

  上一篇:go 10個學習好習慣,可慢慢提高成績
  下一篇:go 英國頂級的商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