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5 返回首頁    go 新東方


AP考試與SAT考試重要性比較

  大約兩年前,有個學生跟著我學英文閱讀,後來中斷去準備考試。去年夏天隨父母來到我家,報告說SAT考了近2000分。我大喜過望,大大誇獎他了一番,告訴他考試到此為止:既然他立誌學工程,夏天訪問了普渡大學也很喜歡,這個成績差不多了。現在應該站在讀大學的起跑線上,搶先一步出發,有針對性地準備大學的學業。

  我之所以這麼說,一來是美國的大學沒有那麼神秘,非母語的學生SAT考到2000分實在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有足夠的資本競爭比較好的學校。而再往上 競爭常春藤,則形同賭博,考多高也沒有把握,多半是白忙活。二來這個學生閱讀水準實在比較低,考出這種成績出乎我的意外,同時也覺得他大功告成後正好可以專心提高閱讀水平。

  可惜的是,他還是不肯回到我的教程上來,又衝了兩次SAT,終於衝破了2100分的大關。結果還是不錯的,被幾所好大學錄取,至少兩所是“前五十”。我祝賀了他幾次,不過心裏覺得:排名四十幾的學校,未必就比普渡好,這麼瞎折騰真是不值。

  沒想到,最近家長打電話,告知孩子很鬱悶,大概是沒有擠進前四十的學校。同學中有成績稍差的,居然進了前四十。現在來詢,選哪個大學對轉學更方便? 我隻好坦言相告:這孩子我教了一段,素質也能摸到一點。老實說,哪怕他去了普渡這種第六十幾的大學,能否有良好表現還很難說。現在還有“生存問題”,即進去後能否有像樣的表現。美國的大學一天還沒有體驗過,怎麼現在就覺得自己委屈了、一定要轉到更“高”的學校去?怎麼就知道自己到時候會有更上一層樓的資本?

  其實,去年我有個學生,被同樣的學校(前五十)錄取,考分也大致相同,臨行前,我說實在看不出她怎麼能讀下那個大學來,勸她晚一年走,多準備準備。 她不服氣,覺得自己的SAT比那所學校的美國學生的平均成績都高,覺得中國學生至少理工的根底比美國學生紮實不少,於是不聽勸告匆匆入學,結果第一學期就全線崩潰,數學課居然從一開始就一點也聽不懂,隻好休學。

  我今年輔導的學生中,有SAT在2300分以上的,幾乎滿分,但也不過上了第四十幾的大學;有位剛剛到2000的,上了第二十幾的大學。這和中國高考按分數取人的規矩完全不同,似乎全不靠譜。我不得不承認:那位2300多分的學生,素質確實超群,上個四十幾的大學太委屈了。但話說回來,很少有美國人會覺得那個第二十幾的學校一定比第四十幾的好。我反複告誡學子和家長的還就是一句話:考試是必須的,但成績差不多就行,到2000上下算是大功告成,多了也沒有大用;選學校,也是差不多就行,前百名的學校質量都還是有相當保障的,不會委屈自己。有個學生SAT沒有考到1500,還能進排名七十幾的大學。可見,找個像樣的大學讀不是問題,怎麼讀才是問題。要早點找到自己的起跑線,在別人還刷題的時候,自己先跑起來。

  怎麼跑起來?大學的學業,比起托福、SAT這種標準化考試來複雜得多,學生的誌向也各有不同,再加上中國學生和家長對美國教育的了解多是一鱗半爪,準備大學學業更無從下手。但在我看來,這方麵的線索並非完全沒有。哪怕一時不能擺脫應試心態,也有更好的準備辦法。比如,與其反複刷托福、SAT,不如適可而止,省下精力多考幾門APAP屬於大學入門級水平的課程。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生提前修,通過考試後進大學大多可免修相關的課,很可能提前畢業、給家長省下點學費。最近有一係列研究表明,AP成績好的學生,大學表現也比較好。而SAT的成績高低,和大學的表現關係不明顯。這就使許多學校越來越重視AP。許多人誤以為美國學生理工基礎不如中國學生,殊不知,稍微出色點的美國學生,在高中就學了微積分,在理工上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普遍超過中國學生。目前不少中國 學生到美國像樣的州立大學讀工學院讀不下來,恐怕也跟這種準備不足、盲目自信有關。事先修幾門理工方麵的AP,這方麵信心會足一點,對大學的準備也充分一點,當然對錄取本身也有幫助。

  查看課程新東方AP課程

  (責任編輯:王洪微)

最後更新:2017-01-01 16:49:14

  上一篇:go GPA在美國本科申請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go 早申請與常規申請錄取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