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新东方
考研无忧集训营助教413分考上北二外翻译硕士
题记:2013年他先后在北京新东方学校考研无忧基础集训营(2月)、暑假集训营(7-8月)、全程集训营(9-12月)担任助教工作,他把这些机会看作是老天的垂青,不是因为工资,而是营里聚集了顶级的考研名师们,在学员们纷纷报喜时,他也以413分考上了北二外的研究生。
去年今日我还在学校照毕业照,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现在越发感觉到时间的仓促与不饶人。去年考研失利,但是自己不甘心,打算再考一年,于是就打算找一份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工作。正在踌躇莫展之时,北京新东方国内部李秀敏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暑期在妙峰山的考研无忧集训营当助教。我感觉我在这一刻得到老天的垂青,因为我爱这个营,我满怀期待。后来才知道,除了我之外,其他三个助教都是名校研究生,我是因为在寒假集训营工作出色才得到了这个机会。
我在2013年寒假期间的时候第一次在新东方担任考研无忧集训营的助教,又在2013年暑假期间继续当新东方无忧集训营的助教,随后又担任新东方考研无忧全程营(这个营跨度100多天)的助教。我非常感谢国内部李秀敏老师和刘细艳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几个营跟下来,一边担任助教工作,一边准备考研,收获的太多太多,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太多。而今我也终于如愿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翻译硕士。如果没有在集训营的学习,如果没有集训营老师们对我的指点,如果没有我的主管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支持,我想我是不会取得这样好成绩的。这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充实且难忘的岁月。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棒的工作,总是心怀感激。这份工作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自己学习,而且还能蹭课听。集训营的老师都给过我很多指点。因为我要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翻译硕士,所以我问过唐静老师很多关于翻译的问题,他有种那种拨云见日的能力,总是一席话就能让我找到方向。连俊霞老师还特意借过一本英语写作书给我看。我还问过黄培辰老师好多百科知识的问题。万磊老师给我讲解过政治选择题。舒洋老师还教过我阅读。刘文涛老师还特意赠过我一本八千词汇的书。在考研期间这艰难岁月里,集训营的老师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就像是冬夜里的一把火,既带给我光明,也带给我温暖。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加油的手势,能够给人带来很多正能量。
在集训营的求学的日子里,我感觉学生每个人都像是雨后的竹笋一样,拼命的汲取老师的知识。每个人上课都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整个教室正能量爆棚。在这么一个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下,如果你不努力,你会觉得很不好意思。集训营里,早晨会有我们助教听写单词,晚上还会有答疑老师专门来答疑。你有了不懂得问题,只要你肯问,总会及时得到解决。我还记得,暑期集训营里另外一个助教是数学大神,他每天给学生解决N道数学题,我对他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集训营的老师都是大咖,每个人都是新东方国内部顶级考研名师。集训营老师不光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会帮我们找到学习的方法,还会和我们谈谈人生。我本科是英语专业,但我在集训营学到了很多我以前没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连俊霞老师的语法课,让我重新理清了语法的结构,而且连老师还会结合语法结构教给我们一些写作句型,特别受用。唐静老师翻译课上讲的东西对我影响至深,让我对英译汉有了更深的认识。唐老师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对考研25年里的每一道翻译题都能够信手拈来,而且他的“拆分翻译法”特别棒。除此之外,唐老师还会和你谈谈人生。刘文涛老师的词汇课让我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让我觉得词汇原来可以这么学。以前也看过一些词根词缀的书,但是刘文涛老师对词汇研究的太透彻了。一个简单的单词既能讲出词根的演变、词源的发展,也能用记忆联想法让大家记住。我虽是英语专业,但是我也头疼阅读。舒洋老师的阅读教会了我很多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他还会时刻传递正能量。舒洋老师的课信息量很大,他在课堂上的口头禅是“再坚持一下,然后咱们休息15秒”。王江涛老师的作文课是神奇的课,课上老师不仅会教给大家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还会顺便给你算一卦。他的课就像是武当派的武功,只要掌握了他的写作方法,就会做到“万化归一”,心中自成体系。黄培辰老师是个军事迷,足球迷,百科帝。在他的课上收获的远不止作文这点小事,你会收获的更多。他会教你构筑自己的作文模板,不断打造和完善模板,以不变应万变。
刁志萍老师的马哲课就透着一股清新干练的作风,如她本人一样,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刁老师的马哲课逻辑性强,有生活气息。她还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教会大家复杂难懂的哲学问题。上万磊老师的课,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在他的课堂上总是不会觉得乏味,他会用清晰、有逻辑、有脉络的思路来给我们讲课,而且还有讲很多历史故事。他的课既有理性的味道却又不失柔情。杨加宁老师的课就像是炎炎沙漠下行走的你看到了一片绿洲一样,给你一阵清新的气息。杨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轻松自由。他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他的去繁从简,会让学生学起来更有针对性。田耕老师的近代史脉络感极强,听他的课就像是在听一位智者在讲述故事,娓娓道来却引人入胜。
在集训营的日子里,不仅收获知识还认识了好多小伙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在这里遇到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小伙伴,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进步。我觉得这是缘分,是命运的安排。我很珍惜在集训营遇到的每一个小伙伴。在集训营大家奋笔疾书,努力汲取新知识。大家也在一起嬉笑打闹,度过闲暇时光。印象最深的就是寒假那期集训营结课的那晚班里好多人都挤到一个屋子去玩杀人游戏,那天每个人都说了很多的话。第二天大巴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依依不舍,好几个女同学甚至都哭了。是啊,虽然是短短几十天的相聚,但当分别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免伤感。在考研期间结下的友谊总是深厚且难忘的。那天把学生都送走后,我一个人又回到平常我们上课的教室,默默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回想这段日子的一幕幕,满满的都是欢声笑语。相遇,相识,然后又分离,这就是生活,但是这段奋斗的日子里的革命性友谊不会因为地理位置的阻隔而变淡。考研路上遇到的小伙伴,且行且珍惜。我珍惜每一个在集训营的日子,珍惜每一个集训营的学生,我爱集训营。
对了,国内部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国内部会在结课之前好好款待所有集训营的学生,而且还包括集训营的助教和班主任。很有人性化是吧。
我一直深深觉得能在集训营当这几次助教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我感谢一路相互陪伴的小伙伴们,我感谢老师们的指点迷津,我感谢在考研无忧集训营这场美好的经历。
(责任编辑:王洪微)
新东方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网https://bj.xdf.cn
最后更新:2017-01-01 16: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