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新東方
就在昨天,支付寶正式被“招安”了
投資潮官方微信:investide
投資潮官方微博:投資潮網站微博
來源:創客100
而今,第三方支付市場已現寡頭趨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優勢難以撼動。但是,“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央行為了更加便於監管,上線網聯,把支付寶們“招安”了,這或許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長期發展和市場格局具有重要的影響。
網聯的主要職能是為類支付寶、財付通等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搭建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台。通俗來說就是,以後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想在線上接入各家銀行,必須通過網聯接入,不再允許直接對接銀行。
=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須全部接入網聯
早在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8月22日,網聯召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在網聯的全部45個股東中,確定了13個董事席位。央行係與國家隊占據其中7席,合計持股37%。
剩餘6家董事席位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9.61%,京東旗下的網銀在線持股4.71%,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2.77%,萬達旗下的快錢和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付,分別持股2.45%。
以下為網聯的股東名單:
網聯接入,對支付寶們有何影響?
1.支付寶們將不再享有對沉澱資金的支配和受益
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多個備付金賬戶,關聯關係複雜且透明度低,從某種意義上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構建支付清算體係,卻遊離在現有金融係統之外。
網絡支付清算平台網聯的建立,切斷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理論上將不再享有對沉澱資金的支配和收益。
2.嚴格管製下,交易更加透明化
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製”,他們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於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3.網聯有助於獲得更多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稱,“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網聯能承受住支付巔峰時段嗎?
以2016年“雙十一”舉例,支付寶實現支付總筆數10.5億筆,支付峰值達到12萬筆/秒。網聯平台是否能承受住“雙十一”的支付交易量呢?
據了解,9月26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舉行多銀行及支付機構網絡支付交易的聯合生產壓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以及支付寶都在邀請之列。
網聯方麵表示,在本次測試中,各商業銀行提供給網聯渠道的處理能力均不低於雙十一目標值的50%。網聯的目標容量是每秒處理12萬筆的平穩運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標是每秒18萬筆。
網絡支付交易聯合生產壓測現場
而易觀智庫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由於今年雙十一網聯應對的隻是支付機構的部分切量,還有部分支付量仍然通過支付寶和財付通走原有支付渠道,經過此次壓力測試,應該說網聯現在的技術肯定能扛住(雙十一的支付量),沒問題。”
也就是說,急於剁手的消費者不要過於擔心了,雙十一會付款成功的。
最後更新:2017-10-17 19: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