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新東方
厲害了,我的國!微信更換的啟動圖,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從昨天下午開始
很多細心的小夥伴肯定都發現了一個秘密!
那就是——微信啟動頁麵發生了變化!
下麵,讓我們來找找不同:
左側為微信之前的開機頁麵原圖,右側為新圖
發現什麼不同了嗎?
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
變化為了我們的祖國上空。
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麵首次發生變化。
為何會變?
原來,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
9月25日至28日,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發了消息:
網友頓時“喜大普奔”,
“厲害了,我的國!”
“趕緊截圖保存!”
“這是最自豪的手機屏保!”
……
此前,微信啟動頁中選用的照片素材是NASA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名為“藍色彈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並非所有人都知道,“藍色彈珠”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清晰地拍到的母星照片。1972年12月7日,當“阿波羅17號”飛船在距地球4.5萬公裏時,飛船上三名宇航員中的某一位用一台80毫米鏡頭的哈蘇照相機,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
而微信現在的這張啟動圖,則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關於啟動頁麵素材的變更,微信團隊透露:“非洲大陸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我們將非洲上空的雲圖作為啟動頁的背景圖,是希望將‘起源’之意賦予啟動頁麵。而此次展示‘風雲四號’拍攝畫麵,也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曆史發展,旨在向億萬微信用戶展示我國大好河山風貌。”
小編想說:微信啟動頁換的隻是一張圖,但背後卻是我國科技實力的生動展現。
很多吃瓜群眾可能還不知道“風雲四號”到底有多牛!它有個外號叫“風四郎”。來頭可不小!
2016年12月11日,搭載風雲四號衛星的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風雲四號”A星完全是中國製造,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是自主研發。
“風雲四號”A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其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係統實現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定點於東經99.5°赤道上空開展在軌測試,於2017年5月25日定點於東經105°業務觀測位置。
“風雲四號”A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
而且,它還填補了多項國際空白!
實現了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幹涉式高光譜大氣探測。
全球首次輻射計、探測儀、閃電儀共平台裝載,全天時工作。
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技術驗證,首次425GHz頻段探測。
“風雲四號”拍攝模擬圖
說了這麼多,這個“風雲四號”A星到底有啥用?
簡單說來,“風雲四號”是目前最牛的“地球攝影師”之一,可以非常清晰的拍攝出地球環境發生的變化過程。風雲四號對氣象災害頻發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小編還為大家貼心地梳理了一份從2016年12月11日起,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後,其在軌測試期間為很多極端天氣現象所作的貢獻以及對災害預警提供的有力支撐。
下圖為風雲四號衛星第一套彩色合成圖像
下圖為5月份風雲四號對北方地區的沙塵動態監測
下圖為6月份風雲四號對華北特大暴雨監測
下圖為6月底風雲四號對南方持續降水的連續性監測圖像
其實,
我們國家近幾年來科技飛速發展,
很多領域不僅在國內實現了突破,
甚至還走在了世界前列!
比如,我們的“FAST天眼”項目。
可別小看這口“鍋”,
它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作品,
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它比美國最先進的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
綜合性高10倍;
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
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高10倍;
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
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電磁信號,
未來甚至能捕捉外星生命信號!
這項工程,讓外國所有的天文學家望塵莫及!
也讓中國的天文探索事業,趕超其他國家20年!
還有中國高鐵,
9月21日,京滬高鐵“複興號”以350公裏時速運營,
是目前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最快的速度!
“複興號”高鐵
此外,
中國的“黑科技”——智慧物流體係建設也領先全球。
這幾百個智能分揀機器人能有條不紊地,
托著包裹快速運行,
並準確將包裹“倒”進指定分揀口!
讓網友紛紛稱讚其為“逆天的小黃人”。
當今,
“中國智造”已在智能工廠、3D打印、
物聯網傳感等等技術等方麵,
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中國創新、中國科技正令世界驚豔!
來源:華龍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