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小米 note
【原創任務】曾經的“機皇”
話說小米手機的“機皇”,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就是小米第一款高端手機【小米note頂配版】!當時這款手機上市後,也是非常火爆,好多米粉為了買到這款手機,在小米之家通宵排隊。不過在一段時間以後,很多米粉也都陸陸續續拿到這款手機,對這款手機也是褒貶不一。我當時可以說是幸運的,沒過多久就拿到了這款手機,現在回想下當時拿到這款手機的心情,都忍不住的想笑。
【小米note頂配版】陪伴我快兩年了,在這兩年裏,這部手機在我這可以說是跌宕起伏。曾經經曆過碎屏,濺水,N次的跌落,還有一次更驚險;“丟失”!真的是弄丟了,上班路上掉落的,被別人撿走了,最後通過MIUI的強大功能“小米雲服務”把它找回來。這部手機經過這麼多次的摧殘,依然堅挺,而且還在第一時間給我搶到了小米各種火爆的產品,比如小米5、小米手環2、小米MIX、小米note2,不過小米6目前還沒有用這部手機搶到。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再來回味回味這部手機的點點滴滴吧!
小米NOTE頂配版在外包裝方麵這次是打破傳統,不在時以往的牛皮紙包裝,而是采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磨砂風格,讓人看了眼前一亮,我當時拿到手興奮的就像個小朋友一樣,哈哈~~~~~~~~~!在包裝盒的正下方鑲有一個耀眼的MI字LOGO,在光的反射下鋥亮鋥亮的!特大氣!在包裝盒的背麵還是和所有小米手機一樣貼有一張標簽,上麵印著該機型的詳細參數、製造商、條形碼等等相關的介紹,這裏就不過多介紹了。
小米NOTE頂配版采用的是5.7吋2K陽光屏,像素密度達到了515PPI,屏占比達到74.42%,屏顯效果也非常的棒。而且分辨率也是剛剛的,居然達到了2560X1440,同時在手機邊框采用了圓潤的邊角設計,觀感和握感都很不錯,但是有割手的感覺,也許第一次嚐試這種設計,可以諒解!所以在後麵的小米5就設計的非常棒!包裝盒的內部還附贈有一個充電頭、一根數據線,說明書,取卡針。
小米NOTE頂配版在電池方麵還是沒有多大提升,容量隻有3090毫安時,不過為了進一步提升充電效率,在原有的Quick Charge快充2.0基礎上,又配備兩個充電芯片搭建並行充電技術,使充電效率更好,同時讓充電時發熱更均勻。一小時可以充電70%,節省更多充電時間。為了外觀與手感在此突破,小米NOTE頂配版又一次向科技與藝術發出了極致的挑戰,無論外在工藝還是內在結構,工程師都進行重新構思,選用更具質感的玻璃材質,嚐試加工難度極大的曲麵工藝,同時還有將每一個精密元器件都凝聚在這僅有的6.95毫米的超薄機身內。機身正麵和背麵都使用曲麵玻璃,並在背部進行弧形收邊設計,配合鋁合金金屬邊框,在做工上可以說超越了小米之前任何一款手機。
屏幕的左上角依然保留的小米的MI字LOGO,上方的中間設計有傳感器、聽筒、400萬像素的的前置攝像頭,而且在聽筒左側的玻璃麵板下,還有一個隱藏的唿吸燈,在來點,充電和來短信時,會有不同顏色顯示。邊框左側有一個SIM卡槽,分別支持micro SIM卡和nano SIM卡,網絡製式支持移動、聯通雙4G網絡雙卡雙待。不過沒有內存卡擴展功能,好在64GB的大內存已經夠用了。邊框右側三個物理按鍵,分別是;電源鍵、音量+/-鍵。
頂部一個小孔不是其他小米手機帶的紅外孔,而是換成了降噪孔,降噪孔做成了長條形,使得本來隻有一個耳機孔的單調顯得更加和諧,頂部和底部為了信號的溢出不受幹擾設計了上下各兩條隔層,底部更是為了彰顯小米NOTE頂配版的優良做工,除了充電接口外還為外放開了大小間距均勻的112個小孔,精度也是做到了極致!
小米NOTE頂配版機身背部是一整快3D玻璃,純白色玻璃後蓋的中下方,一枚耀眼的金黃色MI字LOGO彰顯這款手機高端品質。左上角的一個1300萬像素的索尼攝像頭引入了OIS光學防抖組件,拍照能力在當時是十分強悍的,並且提供了夜間動態防抖增強技術和暗光畫質降噪等一些新技術,讓背光對象更加清晰,低光環境成像更加細膩。至今我現在寫評測的產品,都是用這款手機在拍照。
小米NOTE頂配版在當時不僅外觀是首屈一指,性能當時絕對稱的上“機皇”,我現在也想不起當時官方的跑分數了。現在用了快兩年了,我跑了次分,居然還能達到80000多。我手上這款小米NOTE頂配版雖然經過很多坎坷,但是對於我來說,平常使用還是綽綽有餘的,而且最讓我自豪的是它陪伴著我飛了趟北京,參加了2016年的“小米家宴”,而且還跟雷總、好多大咖一起合影,下麵就請大家欣賞下吧!
最後期待我的這款小米NOTE頂配版繼續給我帶來驚喜,搶到最近非常火爆的的小米6。曾經的“機皇”!在我手上依然輝煌!還有多少朋友在使用呢?
路過嘍
燙死你
一代機皇
老司機頭發顯然沒雷總多
我還用的了
2k太耗電了
路過[摳鼻孔]
小米唯一一款2K屏手機,確實經典。
曾經的機皇現在依然還是蠻不錯的哦
現在是卡的要命!
嗯,在用,速度方麵占優,不得不說樓主的“機皇”保養的真好!
最後更新:2017-05-25 0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