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中国足彩网
消费者白条被盗刷投诉无果,京东安全漏洞多年未解决
消费金融的崛起让生活越来越便利,京东白条却屡屡爆出被盗刷事件。近日,一名消费者在微博上控诉:自己白条被盗刷,京东却不作为,将责任推给消费者。这名消费者还在微博中要求京东限时给出答复。
原来,就在今年京东618促销期间,这名消费者发现自己的京东白条被盗刷了4500元。这笔盗刷消费是在一家名为爱瑞斯酒庄的店铺,通过线下扫码的方式完成支付。几经周折,消费者打通京东客服电话,并向京东提供了被盗刷证据和报警立案证明。为了避免进一步损失,消费者还修改了自己京东账户的密码。但第二天,他的京东账户再次出现了异常登录。而将近一个月之后,白条将近逾期,京东客服仍然没有给这位消费者任何答复。无奈之下,消费者再次拨打京东客服电话,却被告知调查已经结束,这笔消费不属于盗刷,需要消费者本人承担这笔损失。自己并没有消费,却要无辜承担损失,这名消费者只好在微博和聚投诉平台投诉京东。
更令这名消费者吃惊的是,就在6月5日,安徽商报也报道了一起类似的白条盗刷事件。报道中的陈先生,同样是在爱瑞斯酒庄被盗刷了3000元。不同地方的两名消费者,接连发生相同作案手法的盗刷事件,让这名消费者开始对京东白条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近年来,白条盗刷事件屡见不鲜。在百度搜索“白条盗刷”,会显示356,000个结果,甚至有消费者白条被盗刷过8次,可见白条盗刷有多么猖獗。在知乎、天涯和地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满了相似的被盗刷案例,被盗刷金额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不少消费者2014年白条被盗刷,直到今天维权依然处于僵持状态,有些消费者甚至遭到催收公司“逼债”。为此,不少消费者通过QQ、微信组建了维权群,无辜的消费者不得不变成白条被盗维权者。
白条被盗屡屡发生,难免让人们质疑京东白条的安全性。此前,央视《新闻直播间》曝光过一起50亿公民信息泄漏事件,其中不少就是京东用户的数据。泄露数据包含姓名、账号、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地址等。而这个犯罪团伙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郑某鹏就曾在京东网络安全部任职,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大量用户数据。2016年12月,黑市中还出现了一份12G的京东用户数据包,京东称这批数据是因为安全漏洞被泄露出去。
内鬼泄露、安全漏洞,再结合近几年大量的白条盗刷事件,也就难怪消费者会质疑京东白条的安全性。而更令消费者不满的,则是京东在消费者被盗刷后的不作为和推卸责任。
白条盗刷频发,作为消费者更应该注意自己金融账户的安全。而一旦发生被盗刷情况,应该立即报警并积极维权,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更新:2017-08-20 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