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中國足彩網
驚呆了!京東居然這樣建設無人物流倉庫
聚焦信息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導讀
2016年6月,京東公開表示要在1年內推出無人送貨機,2年內建無人倉庫,10年內全換無人快遞車。2016年10月18日,京東無人配送車在“雙11”期間第一次開始送貨試運營,今年10月,京東首個全流程無人倉開始正常運行,劉強東的話可以說是實現了三分之二。
京東的全流程無人倉視頻
在京東全流程無人倉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入庫、存儲,到包裝、分揀,都真真正正實現了全流程、全係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此前,京東於2014年建成投產的上海亞洲一號,經過三年的實踐與應用,已經成為京東物流在華東區的中流砥柱,有效緩解了“618”、“雙11”訂單量暴漲帶來的壓力。無論是訂單處理能力,還是自動化設備的綜合匹配能力,都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那在京東的全流程無人倉中,都有哪些方麵運用到了物聯網技術呢?
物聯網有三個關鍵技術: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係統技術。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傳感器就相當於人的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網絡就是神經係統用來傳遞信息,嵌入式係統則是人的大腦,在接收到信息後要進行分類處理。
而此次亮相的京東無人倉,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區的倉儲樓群,屬於上海亞洲一號整體規劃中的第三期項目,建築麵積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體由收貨、存儲、訂單揀選、包裝四個作業係統組成。物聯網技術正是圍繞這四個作業係統進行了應用:
收貨作業係統
收貨係統是指根據收貨預訂信息對收到的貨物進行檢驗,與訂貨要求進行核對無誤後,進行記入庫存、指定貨位等作業的收貨管理係統。收貨係統包括入庫處理係統和庫存控製係統。在貨物入庫,打包等環節,京東無人倉配備了3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應用在入庫裝箱、揀貨、混合碼垛、分揀機器人供包4個場景下。而在庫存控製係統中,無論是商品的分類分級、訂購批量及訂購時點確定、庫存跟蹤管理、庫存盤點作業都可能會用到物聯網技術對貨物進行分類,跟蹤,盤點。
存儲作業係統
據悉,存儲係統由8組穿梭車立庫係統組成,可同時存儲商品6萬箱。正如黃河連線之前所發的《看懂黑科技丨智能倉儲如何讓“人到貨”到“貨到人”?》一文中,貨物到達倉庫後,由輸送機實現入庫,堆垛機與升降機完成貨物上架。這樣可大大節省人力成本和空間成本,取貨的時候可以實現從“人到貨”到“貨到人”的轉變。
訂單挑選作業係統
在分揀場內,京東引進了3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執行任務;在5個場景內,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為這些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
未來,京東無人倉正式運營後,其日處理訂單的能力將超過20萬單。這其中的紅外測距傳感器利用紅外信號遇到障礙物距離的不同反射的強度也不同的原理,進行障礙物遠近的檢測。
包裝作業係統
京東物流在無人倉的規劃中,融入了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利用大數據精確推薦包材,可以實現全自動體積適應性包裝,不浪費1厘米材料,以緩解人工打包中出現的“小商品大包裝”或者“大商品小包裝”造成包裝過度或者紙箱破損的情況。在測量環節便利用到了物聯網中的傳感器技術,傳感器測出大小、體積後,計算機“大腦”才能判斷出選用多大的包裝去盛放。
京東無人倉的最大特點是對於機器人的大規模、多場景的應用。在整個流程中,從貨到人到碼垛、供包、分揀,再到集包轉運,應用了多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依據係統指令處理訂單,還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路徑優化等工作。這其中也用到了物聯網中的傳感器技術。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不止是在物流倉儲領域,將來還會在更多領域開花結果。
聲明:
以上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絡
黃河連線係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本平台法律顧問為山西晉商律師事務所
黃河連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10 19: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