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中国移动
微信如日中天,中国移动猛砸8000万能否救回日暮西山的飞信?
近日,中国移动互联网有限公司发布了招标金额分别为4764万、3626万的2017-2018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和飞信业务运营支撑服务两个项目的招标公告。中国移动猛砸8000余万难不成当年兵败于微信的即时通讯软件——飞信又要回来了?
相比较微信的家喻户晓而言,不少人似乎压根儿不知道还有一款名为“飞信”的即时通讯软件存在。
飞信是由中国移动于2007年推出的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一款即时通讯应用。可免费收发短信、可在手机和PC端间同步切换。
飞信VS微信
2G功能机时代,飞信打通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之间的实时无缝连接。正因于此,飞信深受中国移动庞大体量2G用户喜爱。但是谁都没有料想到,很快这款注册用户数量突破3亿曾对腾讯QQ或造成威胁的即时通讯应用被4年后张小龙的微信几乎全面替代。
之所以前面发出飞信要回来了的疑问是因为笔者此前以为中国移动的飞信早就停止运营了,在查阅相关数据的时候发现飞信最新的一次版本更新时间是2017年10月11日,这次中国移动互联网有限公司发布的欲斥资8000余万的两项招标公告,中国移动似乎一直都没有打算放弃“迟暮”的飞信了。
当下,微信如日中天,中国移动猛砸8000万能否救回日暮西山的飞信?
数据来自易观
先来看一组数据(只找到了2016年底的数据,但同样能说明问题)
笔者拿飞信与当下包括微信QQ在内的几款主流通讯应用在活跃用户数、启动次数、使用时长三个维度上做比较后发现,飞信的193万活跃用户、2396万启动次数、228万小时的使用时长数据表现与其他几款应用APP差太多。
数据来自易观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民愈发的依赖网络社交了。几乎人手一个QQ号一个微信号然后还有各种其他的社交账号。笔者截取了2016年11月份飞信、微信、QQ三款APP的重合用户分析数据,无论是重合率还是独占率,飞信的表现依然糟糕。
中国移动
除了直观的在数据表现上差距之外,在微信包含支付系统、小程序、精准营销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日趋完善的当下,飞信已经被微信拉开太远的距离,加之社交领域大格局已然成型,中国移动的这个8000万投下去亦或是枉然。毕竟,像阿里巴巴这样拥有如此多的资源、财力且运营能力出众的互联网公司都依然放弃社交探索之路。飞信走社交之路行不通走社交+移动办公呢?sorry,阿里的钉钉和腾讯TIM也足够飞信追一阵子。
文丨李民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后更新:2017-10-22 2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