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中國移動
微信如日中天,中國移動勐砸8000萬能否救回日暮西山的飛信?
近日,中國移動互聯網有限公司發布了招標金額分別為4764萬、3626萬的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和飛信業務運營支撐服務兩個項目的招標公告。中國移動勐砸8000餘萬難不成當年兵敗於微信的即時通訊軟件——飛信又要回來了?
相比較微信的家喻戶曉而言,不少人似乎壓根兒不知道還有一款名為“飛信”的即時通訊軟件存在。
飛信是由中國移動於2007年推出的融合語音(IVR)、GPRS、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的一款即時通訊應用。可免費收發短信、可在手機和PC端間同步切換。
飛信VS微信
2G功能機時代,飛信打通了互聯網和移動網絡之間的實時無縫連接。正因於此,飛信深受中國移動龐大體量2G用戶喜愛。但是誰都沒有料想到,很快這款注冊用戶數量突破3億曾對騰訊QQ或造成威脅的即時通訊應用被4年後張小龍的微信幾乎全麵替代。
之所以前麵發出飛信要回來了的疑問是因為筆者此前以為中國移動的飛信早就停止運營了,在查閱相關數據的時候發現飛信最新的一次版本更新時間是2017年10月11日,這次中國移動互聯網有限公司發布的欲斥資8000餘萬的兩項招標公告,中國移動似乎一直都沒有打算放棄“遲暮”的飛信了。
當下,微信如日中天,中國移動勐砸8000萬能否救回日暮西山的飛信?
數據來自易觀
先來看一組數據(隻找到了2016年底的數據,但同樣能說明問題)
筆者拿飛信與當下包括微信QQ在內的幾款主流通訊應用在活躍用戶數、啟動次數、使用時長三個維度上做比較後發現,飛信的193萬活躍用戶、2396萬啟動次數、228萬小時的使用時長數據表現與其他幾款應用APP差太多。
數據來自易觀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網民愈發的依賴網絡社交了。幾乎人手一個QQ號一個微信號然後還有各種其他的社交賬號。筆者截取了2016年11月份飛信、微信、QQ三款APP的重合用戶分析數據,無論是重合率還是獨占率,飛信的表現依然糟糕。
中國移動
除了直觀的在數據表現上差距之外,在微信包含支付係統、小程序、精準營銷在內的整個生態係統日趨完善的當下,飛信已經被微信拉開太遠的距離,加之社交領域大格局已然成型,中國移動的這個8000萬投下去亦或是枉然。畢竟,像阿裏巴巴這樣擁有如此多的資源、財力且運營能力出眾的互聯網公司都依然放棄社交探索之路。飛信走社交之路行不通走社交+移動辦公呢?sorry,阿裏的釘釘和騰訊TIM也足夠飛信追一陣子。
文丨李民民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22 2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