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1 返回首頁    go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支付“入侵”海外 看微信支付寶如何撐起自己的移動支付版圖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和iResearch的數據,中國消費者去年通過移動支付平台花費了5.5萬億美元。簡單地說,這個數值比美國同行(約合112億美元)高出了大約50倍。

萬億美元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走在前麵的是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和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 統計顯示,根據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使用情況報告,2013年至2016年,非銀行業移動應用交易數量從37.77億增長到97億多,複合年增長率超過195%。

2013-2016年中國無現金支付市場發展情況:紅色為投資交易金額(百萬計),灰色為移動支付交易金額(萬億人民幣)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去幾年螞蟻金服近年來的出海布局投資與合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了連成一片,螞蟻金服在美國、歐洲、亞洲的26個國家和地區擴大了其業務,在美國、新加坡、韓國、英國、盧森堡和澳大利亞設立了6個分支機構。截至去年8月,已將支付寶服務提供給海外120多家海外商戶,包括餐館、便利店、超市、免稅店等。它現在支持18個不同的海外貨幣定居點。

關鍵發現#1:金服2017年重點加速海外布局,趨勢、全球化、迎戰微信支付是背後動力

隨著手機普及率的升高,中國的科技產業一直以科技企業麵臨著一個平穩增長的過渡時期為特征,特別是在如此大規模的新用戶麵前。在下一次技術革命崛起之前,包括阿裏巴巴和騰訊在內的科技巨頭,主要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等都將視線轉移到海外市場,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尚未興起的國家,通過在國外市場上提供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滿足新興用戶的需求。

移動支付行業對二維碼支付方式和社交紅包的追捧,已經證明了其在中國廣泛成功的客戶適用性和接受度,同時還影響了蘋果支付開發近現場通信(NFC)技術。創新,與商人建立良好聯係,以及在市場共享搶奪戰中獲得的成熟的離線操作經驗,已成為支付寶將其成功模式複製到國外奠定了基礎。

在支付寶方麵,移動支付部門頻繁出現的“出海”動作是其全球化計劃的一部分,這是阿裏巴巴以全球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電子商務推廣的一個連接,其中還包括物流、存儲、在線市場等。

而在線上移動支付交易方麵,騰訊通過與長期夥伴京東、持股公司美團點評的合作,積極挑戰阿裏巴巴在線市場矩陣(淘寶,天貓,聚劃算,閑魚等)的主導地位。

海外手機支付被視為無疑會被視為雙方爭奪的第三個重要戰場。

每年一季度市場份額對比(從上到下依次為其他、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

關鍵發現#2:螞蟻金融幾乎同時盯上了亞洲,歐洲和美國的眼中,但策略招數各不相同

漢語人群(包括中國出境遊客和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是支付寶目前在海外的初始群體。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阿裏巴巴已經通過離線商家、機場、接收機、信用卡公司和互聯網在全球各地推出合作夥伴關係,以支持支付寶在各種離線支付方案,涵蓋購物、餐飲、出租車和其他離線服務。

深入了解海外推廣的模式,大概兩類市場會有明顯的區分策略。包括日本、歐洲國家和美國在內的第一類市場,具有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數字支付條例和法律以及用戶習慣(以信用卡或現金支配為主)。例如,外國金融科技公司進入本地支付市場,一定會要求支付許可證,這是一大門檻。這些都已經成為支付寶在其上推出和推廣其服務的障礙和限製因素。

第二類,其中包括東南亞國家和印度,恰恰相反,具有極大的未開發人口數量,但他們正在迅速地采用智能手機。據說這些國家與5-10年前的中國相當,人口眾多,他們都跳過了信用卡時代,直接一腳踏進移動支付時代。這是支付寶直接將其二維碼碼成功接入這些國家的窗口。據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已經向這些市場提供了補貼和折扣營銷手段,通過新事物快速向市場普及和滲透。

具體來說,支付寶可以在當地市場上進行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購買股權,合並或組建合資企業,共同推出其金融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電子錢包)。除了注入資本外,公司還將提供風險控製能力、IT基礎架構甚至相關專業知識的支持,以幫助改進產品並相應地進行本地化,就像印度聯盟Paytm所做的一樣。

微信支付在海外市場押了更大的賭注,與支付寶在擴大其全球業務方麵展開競爭。今年3月份,微信支付表示計劃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設立辦事處,以便為歐洲品牌提供更貼近的機會。 它於5月份與Citcon簽署了合作協議,然後在7月份在美國公布了與網絡支付巨頭Stripe的合作,這將使美國等地區數百萬的在線和線下業務能夠接入微信支付。然後在7月份,Wirecard也與其簽訂了合作協議,使歐洲零售商能夠擁抱微信支付。 截至目前,約有13個海外國家和地區提供微信支付服務。

最後更新:2017-10-08 00:23:36

  上一篇:go 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2018年校園招聘公告
  下一篇:go 剛剛14:35分整,全球股市引爆利好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