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8 返回首頁    go 中國移動


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中國移動通信產業將借5G之勢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楊驊,係TD產業聯盟秘書長

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因TD標準而崛起。縱觀曆史,中國移動通信的發展從2G開始起步,在3G時期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國際標準並成功實現商用。在4G時期,我國主導了TD-LTE國際標準的製定,實現了TD-LTE與LTE FDD的同步發展。未來5G時期,中國產業界以做出更大貢獻為目標,將開創移動通信產業的新局麵。

4G網絡覆蓋和用戶規模世界第一

LTE FDD的商用要追溯到2009年,瑞典電信運營商Telia部署了全球首個商用LTE FDD基站,緊隨其後,美國Verizon開始大規模建設LTE FDD網絡,隨後多個國家陸續商用LTE FDD網絡。中國主導的TD-LTE則在2010年10月成為國際標準,並得到了全球運營商的支持,沙特Mobily在2011年率先商用TD-LTE。

中國從2011年開始部署TD-LTE規模實驗網,到2012年底覆蓋了15個城市,部署TD-LTE基站2.2萬個。2013年底,我國正式向三大運營商分配了TD-LTE頻譜資源,並發放了TD-LTE牌照。而此時,全球已經有264個LTE FDD商用網絡,TD-LTE商用網絡隻有29個。我國從2014年開始大規模部署TD-LTE網絡,4G產業蓬勃發展,僅三年時間就超越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4G市場,網絡覆蓋和用戶規模均躍居世界第一。

TD-LTE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成長迅速,經過五年的發展,已經與LTE FDD平分秋色。截至2017年6月,全球TD-LTE商用網絡總數達到105張,涉及56個國家240多個國家和地區。TD-LTE基站累計出貨量超過207.3萬個,占全球4G基站累計出貨量的40%。全球TD-LTE用戶總數達到11.43億,占4G總用戶數的51.64%。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時間裏,我國4G產業鏈取得良好發展,在係統設備、芯片終端等環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華為、中興等少數國內移動通信企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已經躋身全球移動通信產業前列。截至目前,LTE係統設備已進入LTE-A和LTE-A Pro商用階段,移動寬帶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芯片終端研發也取得一定的突破。

市場方麵,中國終端品牌海外價值以及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2017年上半年,全球4G智能手機銷量達到5.37億部,在全球銷量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占三席。我國TD產業鏈在3G時期初建,在4G時期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完善與增強,實現了TD的產業化、市場化。至此,我國已經形成了國內企業為主、國外企業廣泛參與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移動通信TDD技術完整產業鏈。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帶動下,通信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都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4G網絡和終端的發展為移動互聯網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引爆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融合創新,帶動各類移動互聯網應用井噴式增長。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實力提升不斷加速,同時為移動通信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和創新發展動力。

過去的五年,是4G網絡建設蓬勃發展的五年,是4G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的五年,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大爆發的五年,同時也是我國5G技術研究與摸索前行的五年。

5G即將到來產業迎來爆發新動力

國內4G的成功商用與國際化發展,為5G技術發展奠定了產業與市場基礎。近年來,基於全球5G以TDD技術為主的共識,我國產業界期望基於十餘年TDD技術創新的積累,在5G階段能夠為世界移動通信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為達此目標,我國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都高度重視5G技術的前沿布局,力爭在全球5G標準製定上提出更多方案。

在政府層麵,一是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推動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以5G技術試驗和多項研究成果推動5G研發進展。二是2015年以來,從國家宏觀層麵明確了未來5G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中國製造2025》提出,全麵突破5G技術,突破“未來網絡”核心技術和體係架構;《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積極推進5G發展,布局未來網絡架構,到2020年啟動5G商用。三是我國已啟動的5G技術研發試驗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即5G關鍵技術驗證,已經全麵啟動的第二階段研發試驗也將在2018年完成。

在企業層麵,三大運營商積極布局未來5G,開展5G技術研究和試驗,加強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基礎設施,與通信設備企業以及垂直行業緊密合作,不斷推進國內物聯網以及5G發展。華為、中興、大唐等國內領軍通信設備企業高度重視對5G技術的研發布局,在標準製定和產業應用等方麵已獲得業界認可,其提出的部分技術創新已經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5G的探索與發展推動我國移動通信的產業鏈與創新鏈不斷完善、融合發展。

在市場和應用層麵,全球移動物聯、移動互聯的需求催化5G快速發展,高產業帶動性、高度跨界特性勢必引領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5G是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產業的基礎技術,可有效滿足工業、醫療、教育、交通、政務、生活等多行業、多領域智慧化需求,應用前景廣泛,發展空間巨大。5G的到來將帶動大量技術的創新,催生無數新應用、新商業模式,為傳統和新興產業帶來機會,為移動通信產業下一輪爆發帶來新動力。

緊抓5G新機遇共繪產業新藍圖

目前,全球5G發展如火如荼,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與推廣窗口期稍縱即逝,積極推動5G產業與行業的融合應用意義重大。我國移動通信產業要借助3G、4G時期的成功經驗與模式,在5G時期做出更大貢獻。

積極推動國際統一5G標準發展,盡快明確頻譜規劃。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可以在3G時期實現突破、4G時期實現與國際同步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係列標準。5G時代,我們同樣需要在標準製定以及頻譜規劃上率先突破。

在標準方麵,我國積極推動國際統一5G標準的形成,牽頭開展了一係列5G標準研究項目,中國多項關鍵技術被納入國際標準,奠定了我國在5G標準製定上的重要地位。圍繞我國在5G國際標準中的核心訴求,應大力引導5G標準與5G技術的創新發展,保持主動權。

頻譜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我國中高頻段5G頻譜規劃協調已取得較大進展,但規劃方案仍需時日。而具有廣覆蓋、低成本特效的低頻段5G頻譜規劃尚在研究中,如不能率先發布頻譜規劃方案,將對產業化開發與應用帶來影響。盡早研究和製定完整的5G頻譜規劃將有助於我國在5G研發與應用上走在前列。

加大產業創新投入,增強產業薄弱環節。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商用,需要可以支撐5G技術發展的完整產業鏈。加大5G研發投入,行業投入,器件及配套投入,突破產業薄弱環節,是5G發展的關鍵點之一。尤其是高頻器件與儀表,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支持力度,盡快突破薄弱環節,形成愈加完善的產業鏈。充分利用我國政、產、學、研、用的成功經驗,提高產業供應鏈國產化率,夯實我國產業基礎,鼓勵企業優先使用國產元器件、設備,帶動產業鏈發展。

持續增強4G網絡能力,保障5G技術的率先商用。我國先後提出了“寬帶中國”、“網絡強國”戰略,4G移動互聯網作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是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為避免重複投資建設,在5G規模部署前的幾年時間,要借鑒中國移動3G網絡4G化的成功經驗,提前在4G網絡規模部署5G技術,通過4G網絡5G化操作,實現4G與5G間的快速切換,搶占發展先機,並為提速降費創造有利條件。

加快製定產業融合發展規劃,促進行業示範應用。5G時代,是萬物互聯的時代,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應加快製定我國產業融合發展規劃,研究各行業對5G技術的要求與應用模式,構建充分融合各行業需求的架構體係等。通過設立5G跨界融合創新示範性項目,組織典型垂直行業企業(如能源、電力、交通等)和信息通信設備企業聯合進行5G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試驗驗證,共同探索5G跨界應用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裏,中國移動通信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5G時期,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將麵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相信在未來的五年裏,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會借5G之勢走在世界前列,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中國電子報》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9:30

  上一篇:go 就在剛剛12:46分,阿裏巴巴午間又發布一特大利好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下一篇:go 就在剛剛12:30分,阿裏巴巴午間又發布一特大利好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