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京东网上商城
李宁:从自有到开放,京东物流已经做好了准备
作为京东物流开放后最先吃螃蟹的企业,李宁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采访。对于京东物流从原来的自有物流到今天的全面开放,他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李宁给出了答案。
2016年初,李宁公司决定做全渠道项目,所有的线下门店和仓库都要求同时兼容B2B和B2C业务。他们已经有一个合作长达十年的物流供应商,但是李宁希望找一家拥有电商经验的公司。经人介绍,物流总监盛炜跟京东谈定了合作。
盛炜告诉《中国企业家》,原先李宁的总仓、分仓和门店是多条线,交给京东管理的京津仓在存储、作业线路规划、进出运作等方面实现了三仓合一。李宁从仓到店、店到店的物流都由京东服务。
虽然李宁是最早跟京东物流合作的品牌商之一,但盛炜也曾犹疑。毕竟京东被贴上了自有物流这个强烈的标签,能否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家都在观察。“我的感受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未来,京东把商家入仓作为核心战略目标,王振辉说,“我们希望商家把货放到京东仓库,这是我们擅长的。”
仓库操作难度在加大,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再是原来纯粹搬箱子那么简单。京东在全国多地仓库都拿出一定面积试验无人化操作。《中国企业家》曾实地探访京东位于固安的小件仓,20多个机器人按照既定地图路线运行在5000多平的仓库,只要一个操作员输入订单详情,机器人就会把相应的货架送过来,人找货变成货找人。
尤其体量越大,企业会发现自己运营仓库的成本远高于外包的成本。原来大家只看成本,不关心体验,但是B2C涉及到用户时这个态度也被改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由原来的异地仓、两地仓变成全国仓,因为只有离客户越近,才能提供更具时效的服务。如果要部署全国性仓储,管理幅度就会加大,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
仓配一体化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据说,京东物流订单涨得很快,2016年相比2015年涨了200%。
另外,这还涉及到京东物流对外部客户的订单量预测能力,在服务内部自营业务时,商城平台对订单量是有基本预期的,但是开放后是否也可以根据商家订单的峰值或低谷自动调节服务能力?
王振辉给出的答复是,这确实是京东物流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赋予开放业务部门更多决策权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做到相对完整的预案,假如超出预测,“我也顶得住。”因为团队里的那些兄弟都告诉他,订单多总是好事。
最后更新:2017-08-25 09: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