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71 返回首页    go 京东网上商城


京东二季度是亏损还是赚?

都说京东越赚越亏,赚多亏多,现在京东终于交出盈利的报表,却依旧面临着亏损的质疑,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

先去看看京东的二季度财报。

8月14日晚间,京东发布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二季度京东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达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大幅高于市场预期。二季度交易总额(GMV)为2348亿元,同比增长46%。如果使用行业内主要友商(淘宝)的近似统计方式,京东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为3353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583亿,较去年同期的1.88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7%,增速领跑行业。

财报还显示,截至6月30日,京东在中国共运营335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710万平米,较上个季度580万平米大幅增加。此外,2017年6月30日,京东金融重组已完成交割,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二季度京东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9.765亿元人民币,已是连续第5个季度盈利,单季度盈利接近去年全年,上年同期为6.126亿元人民币。

看上去很美好对不对?

但是,另一个数据似乎狠狠打了这个好数据的脸。基于通用会计准则(GAAP),京东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2.870亿元(约合4230万美元),这是京东在一季度实现净利后重新转为亏损。上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276亿元。

这两个数据得出来的结论可谓天差地别,到底以哪个为准?

这里首先要理清GAAP和Non-GAAP的差别。

简单来说,GAAP就是通用会计准则,美股上市公司基本都需要接受用GAAP来做账以及出具财务报告。而Non-GAAP则指企业在GAAP基础上自行“加工”后的财务报表,为的是“更好”的体现公司实际经营状况。

早在2013年,德银分析师David Bianco就在报告中专门讨论过GAAP和Non-GAAP的差别,发现调整后的盈利数据通常会更加好看,而GAAP数据又趋于低估企业利润。

一般而言,非常规的一次性非经营性支出会在Non-GAAP中予以剔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权激励。

这也是为何京东这一次两种不同准则得出来的区别如此大的关键原因,财报显示,Non-GAAP数据剔除的最大的项目,就是股权激励,这一项的费用高达7.47亿美元。其次,是资产和业务收购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摊销,也达到4.43亿美元。

不过,真正讨论京东的业务时,还是要用Non-GAAP的数据来衡量,相比之下,GAAP数据更像是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存档。不过这样的做法同样是存在争议的,毕竟,对员工的补偿也是必须支出的费用。

美股的表现或许更能体现出投资者对此的看法,财报放出当日,其美股盘前由上涨4%一度转为跌逾7%,当日收跌3.59%。

最后更新:2017-08-20 01:40:22

  上一篇:go 京东818手机节 集创新 娱乐 互动为一体
  下一篇:go 首秀的“无人车”被质疑“遥控车”,京东技术故事为啥仓促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