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京東網上商城
我國傳感器技術和發達國家的距離有多遠?
作為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研撰的《2016-2017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年報》)9月1日在無錫發布。《年報》分析認為,我國傳感器競爭力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年報》分析認為,物聯網各項技術中,傳感器技術是基礎和核心。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傳感器產業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產品品質、工藝水平、生產裝備、企業規模、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能力等方麵存在較大差距。
產品類型少、高端傳感器品類空缺多。目前,全球傳感器約有2.6萬種,隨著新材料技術和敏感機理的創新,新品種和類型會不斷出現。我國約有1.2萬多種傳感器,不足全球的1/2,在醫療、科研、微生物、化學分析等特種高端領域仍有大量品種空缺或空白。同時,我國傳感器企業產品線較單一,綜合競爭能力偏弱,目前我國傳感器產品種類齊全的企業占比不足3%。
我國傳感器新品研製落後發達國家近10年,目前,我國傳感器約有60%依賴進口,核心芯片約80%以上依賴進口,MEMS傳感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領軍企業數量少,企業研發能力不足,同時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低。國內已有的1700多家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中,95%以上屬中小企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僅占總數的5%,產品種類齊全的專業廠家不足3%。而日本僅索尼一家公司營收就超過35億美元。
我國技術創新資源集中在科研院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形成的科技成果轉化缺乏轉化的通道和橋梁,實際應用水平較低,科研成果與產業化結合機製和體係不夠健全,產業發展後勁不足和持續性不夠。
我國傳感器資源匹配和關注度不夠,企業無實力提升生產水平。傳感器生產整體技術裝備落後,自動化生產與檢測水平較低。而工藝技術裝備的投資需求較大,企業實力弱,貸款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長期存在。
長期受進口產品衝擊,我國傳感器市場公平性秩序混亂和壁壘太高。成熟領域配套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和擠壓,導致國內企業在生產規模、品種、質量、價格上缺乏競爭優勢,市場反應速度、個性化服務能力不足。此外,市場推廣與產品銷售成本過大,約束條件和要求過多,準入門檻偏高。
最後更新:2017-09-22 17:02:58
上一篇:
【深度】“信息瓶頸”理論揭示深度學習本質,Hinton說他要看1萬遍
下一篇:
三星三層影像傳感器提升拍攝能力 索尼壓力倍增
java操作XML中的占位符
ubuntu 15.x /CentOS 6.5中安裝GO LANG(GO語言)
android畫圖之貝塞爾曲線講解
Nodejs進階:Express常用中間件body-parser實現解析
NASA計劃後,阿裏又透露了在強化學習領域的布局
Logtail技術分享(一) : Polling + Inotify 組合下的日誌保序采集方案
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Request.parseParameters(Request.java:2446) NullPointerException異常處理
StringHelper-字符串輔助類
賦予普通用戶特殊權限
數據結構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