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開場白
數據結構不難學,當時學的時候感覺很難,但是考研複習的時候就感覺不是這麼難了,現在為了找工作,重新撿起數據結構,用最快的時間把大話數據結構這本書給消化道,加油!

1.基本概念和術語
1.1數據:
是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象,是能被計算機識別,並輸入給計算機處理的符號集合。
數據元素:是組成數據的,有一定意義的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為整體處理。也被稱為記錄。
1.2.數據項:
一個數據元素可以由若幹個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數據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1.3.數據對象:
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子集。
1.4數據結構:
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2.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按照視點的不同,把數據結構分為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2.1邏輯結構
邏輯結構是之數據對象中數據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邏輯結構分為一下4種:
2.1.1 集合結構
集合結構中的數據元素除了同屬於一個集合外,它們之間沒有其他的關係。

2.1.2線性結構
線性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

2.1.3樹形結構
樹形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種一對多的層次關係。

2.1.4圖形結構
圖形結構的數據元素之間是多對多的關係。

邏輯結構是針對具體問題的,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在對問題理解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合適的數據結構表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係。
2.2物理結構
物理結構是之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也叫做存儲結構。分為順序存儲和鏈式存儲。
2.2.1 順序存儲
順序存儲結構是把數據元素存放在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裏,其數據間的邏輯關係和物理關係是一致的,這種關係就相當於平時的排隊占位,每個人占據一小段空間。

2.2.2鏈式存儲結構
鏈式存儲結構是把數據存放在任意的存儲單元裏,這組存儲單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

在鏈式存儲結構中,從一個節點隻能找到其下一個節點(或者同時找到上一個節點,雙鏈表)。
3.抽象數據類型
數據類型是指一組性質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義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總稱。
抽象數據類型(Abstract Data Type,ADT)是指一個數學模型及定義在該模型上的一組操作。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