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京東網上商城
真扶貧背後:京東電商精準扶貧生態已現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精準扶貧工作不斷深入,作為電商領頭羊的京東在探索電商精準扶貧上取得顯著成績。
日前,中傳-京東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2017京東電商精準扶貧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從2016年1季度至2017年2季度,以注冊地為統計依據,京東電商共有來自832個貧困縣的商戶6003家,GMV(商品交易總額)累積為153億,平均季度複合增長26.5%,同比增幅最高達200%;農特產品的線上銷售已覆蓋136個三級品類,增長了3倍,銷售SKU(庫存量單位)數量283萬種。
那麼,京東在精準扶貧上到底做了哪些戰略和戰術上的工作?其是怎樣將真扶貧與電商精準結合的,又是怎樣成為電商精準扶貧火車頭的?其精準扶貧的背後,是怎樣的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立體扶貧”先行 變“輸血”為“造血”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之一,京東早在2015年就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立體扶貧。
在此之前,扶貧模式更多的是為貧困戶慈善募捐,但是這種單純的輸血,隻能救一時之急,而難以為貧困戶造血。而京東憑借其自建物流倉儲配送體係,發揮其電商平台的規模效應,力促田野到餐桌的一站式造血方式,將為貧困農戶輸血變為造血,實現了高效的扶貧效果。
具體來看,京東主要通過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創業扶貧、招工扶貧四位一體,打造精準立體扶貧。其中,產業扶貧主要是打通扶貧農特產品進城的無障礙通道,通過建立農產品進城物流體係,加大倉儲、配送的建設力度,打通城鄉商品流通通路,從而實現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能在京東上賣個好價錢,貧困地區的農戶也能背倚京東的物流配送體係,在京東上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這種雙向流通渠道的打通,尤其是對農特產品進城上架渠道的建設,為京東電商精準扶貧提供了積極助力。
金融扶貧,依托京東金融平台,發揮京東金融的自家優勢,通過養殖資金免息貸款等方式,實現對貧困戶造血能力的加持,由此,貧困戶可以在免息貸款的支持下,開展養殖種植項目。可以說,金融扶貧也是國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的宗旨所在,而京東將金融扶貧與綠色種養殖深度融合,帶給貧困戶的正是高效的造血能力。
創業扶貧、招工扶貧也是京東充分發揮自身電商平台優勢,鼓勵貧困地區農戶加入到京東的大創業體係、大人力資源體係中來。譬如,京東自建物流的特點,決定了其對配送員有著巨大的人力需求。而招工扶貧,恰恰就能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落到實處。在京東,配送員的收入大概在7000元左右,這個收入水平無疑能顯著改善家庭收入狀況,提升生活質量。
可以說,通過四位一體的立體扶貧,京東的精準扶貧模式已經走到了一個新高度,尤其是變輸血為造血,可以說做到了高效、精準、可持續,創新了一條電商精準扶貧模式。
扶貧跑步雞領頭 京東電商精準扶貧生態效應凸顯
可以說,以扶貧跑步雞領頭,連同蒼溪獼猴桃、饒河黑蜂蜜等項目,讓我們看到的是,京東從種養殖源頭到消費終端,所構築的電商精準扶貧生態已經形成。之所以這麼說,主要在於京東可以憑借平台上的消費大數據充分分析出消費升級時代消費者的需求和潛在需求,又通過京東金融做免息貸款支持,加上京東構建的自有物流配送體係和冷鏈配送能力,其已經將扶貧跑步雞、蒼溪獼猴桃、饒河黑蜂蜜等項目打造成可持續發展而非一錘子買賣的長遠項目。由此而言,這樣的精準扶貧項目顯然已經上升到了生態的高度,是京東電商精準扶貧模式下的扶貧生態的構建,是真正意義上的“真扶貧、扶真貧”。
最後更新:2017-08-19 23: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