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超市成雙線第一,中國商超格局已改寫!
在千億關口,商超格局已改寫!
最近,國內零售圈熱點是京東超市成為了線上線下商超的雙線第一,這有點意外,因為京東超市從正式運作到現在,也不過5年!
京東集團副總裁、
京東商城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
5年,居然就誕生了一個商超新巨頭!超過了經營三十多年的線下商超,互聯網帶來的顛覆,又一次讓我們不可思議。
那麼,京東超市的銷售額是多少呢?牽扯到上市公司財報,京東方麵並未透露,而去年,跟天貓超市大戰時,天貓說3年銷售額千億,而京東超市方麵則放出豪言,“我們明年就可以做到千億”。2017,就是去年所說的“明年”。
根據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業發展介紹來看,國內最大的商超是高鑫零售,上半年營業額540.8億,而京東根據第二季度數據來看,銷售額超過高鑫零售,成為線上線下雙第一,那麼,京東超市今年上半年銷售額應該超過550億,全年超過1000億,基本是確定的。
(高鑫零售旗下有大潤發和歐尚等超市)
之所以要估算這個大體額度,是因為在商超老大新舊交替的時候,大家需要知道一個大概的體量和規模,同時,在1000億這個關口發生霸王易位,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麼,驅使新舊霸主更迭的內在力量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電商比傳統超市更具成本效率優勢,但,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商超電商為什麼這麼牛?
1
我們都知道,今年以來,電商整體發展趨勢放緩,大家都覺得流量難以獲取,轉化率提高困難重重,但從京東超市的數據來看,增速可能超過100%,仍然保持了遠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速,為什麼會這樣呢?
商超電商的品類更多是標準品,而標準品更適合做自營電商,這是大家的共識,京東的倉儲、物流、配送優勢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用戶體驗也會更好,商家運營起來,比開放平台成本更低。
以嬰幼兒品類為例,2017上半年,京東超市母嬰品類中嬰兒奶粉所占市場份額高達58%,嬰幼兒紙尿褲所占市場份額達50%,遠超天貓和蘇寧。
所以,京東超市的直營模式之所以做的好,第一點就是品類屬性匹配。
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線上零售平台市場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截止到目前,京東超市的男士護膚、白酒、牛奶、食用油、水飲、咖啡、糖巧、餅幹和膨化品等品類的線上市場份額均為第一,奶粉、尿褲、進口牛奶、衝飲穀物等品類更是全渠道市場份額第一。
同時,京東超市已經是寶潔、美素佳兒、尤妮佳、好奇、惠氏、雀巢、維達、藍月亮等品牌線上線下最大的零售商,是五糧液、茅台、聯合利華、妮維雅、曼秀雷敦、伊利、可口可樂、歐萊雅洗護、瑪氏寵物等品牌線上最大的零售商。
2
當然,隻有品類匹配還不行,還必須要有更好的品牌運營能力,用電商語言來說,就是有更強的商戶運營能力。這是第二點。
在京東超市年初設立的“雙百億俱樂部”計劃中,寶潔、花王、三隻鬆鼠、惠氏、達能、五糧液、百草味等多個品牌目前的銷售額已突破10億,有超過100個品牌銷售額過1億,這意味著年初製定的計劃將提前完成。
這個計劃剛完成,京東超市又提出了一個更大規模的“億元俱樂部”計劃,那就是讓500個品牌在一年之內銷量過億!
電商公司通常都喜歡用數字說話,尤其對於銷量數字,大家都在用百億、千億、萬億在刺激眼球,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就成了笑話,被批為呈口舌之快,是舌尖上的遊戲。
京東超市提出這個500品牌過億的口號,也沒那麼容易實現,因為100個品牌過億,還好辦,畢竟篩選頭部品牌還是很容易的,頭部品牌本來就有品牌影響力,給流量就能轉化,如果說讓那100個品牌一年後銷量再翻倍,我是覺得很容易。
但是,500個品牌過億,那就要把很多中部品牌甚至是新品牌也要帶上了,這可以說是相當有挑戰了,平台要有給品牌強大的賦能能力。
當然,從目前來看,京東超市對於新品牌和新品類的挖掘,還是不錯的。京東超市的品類結構和用戶結構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數據顯示,上半年京東超市新藍海品類加速增長,如美瞳、兒童連體衣銷售額爆增500%,積木、爬行墊等產品銷售額增長400%,精釀啤酒、寵物玩具銷售額增長300%。
所以,京東超市能夠成為雙線第一,不是偶然的,品牌豐富度和新品類的挖掘能力,都很強悍。
3
不過,還需要更強悍的用戶運營能力。這是第三點。
從京東超市的用戶結構來看,今年1月至7月京東超市女性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90%,過去12個月新增用戶中女性遠超男性用戶,女性用戶成為超市消費主力,貢獻突出。
超市品類能夠帶來更多的女性用戶,但,僅依靠線上渠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今年7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理念,指出消費主權時代已經到來,消費特點呈現出三大趨勢:需求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價值參與化。
在消費場景豐富度方麵,京東超市的嚐試還是很多的,比如京東和沃爾瑪逐步打通雙方的用戶、門店與庫存。京東在未來三年要開5000家母嬰體驗店。還有京東之家、百萬便利店等融合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
除了豐富業態之外,在市場活動方麵,也嚐試了各種用戶運營手段。
據悉,京東超市百城行覆蓋包括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全國七大區域,分布在大同、齊齊哈爾、舟山、拉薩等全國100個四線城市。京東超市將針對以上區域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推廣,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促銷,專屬價格,這種活動帶來大批新用戶,以河南許昌為例,“超市百城行”活動期間比活動開始前,京東超市在該城市的銷售額提升近60%,新用戶增長高達126%,京東超市在四川南充的銷售額提升83%,在四川廣安的銷售額提升67%。
所以,京東超市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線上電商平台,而是一個綜合平台,其用戶運營呈現三大特征:玩法多樣、規模龐大、市場深入。
但有一個問題,如此複雜的做法,如何提高效率呢?
4
這就是第四點,用技術做後盾,提高效率。這一點是區別於傳統商超的關鍵點。
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個性,消費場所越來越分散,所以,固定場所的消費模式和單純的線上購物,都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需求。
必須要用先進的技術把場景和個性化串起來。
劉強東提到的智能商業就是建立在感知、互聯、智能基礎上的。感知讓智能技術對場景的感應能力越來越強,例如京東智能冰箱能夠利用成熟的圖像識別技術判斷出冰箱中的存貨,幫助用戶進行保質期管理。
互聯打通了不同場景的數據,最大程度地實現數據共享,比如京東叮咚音箱不僅僅是一個音箱,它和喜馬拉雅FM、E袋洗、京東商城等150種第三方服務連接,打造了龐大的智能生活生態圈。智能讓整個零售係統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比如京東的智慧供應鏈,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預測出每1款商品未來28天在京東每個庫房的最佳庫存量,從而指導供應商精準生產和供貨。
再比如,雀巢和京東啟動的“聯合預測與補貨”項目,項目開展後,雀巢的“訂單滿足率”從60%提高到87%,平台“產品有貨率”從73%提高到95%。僅現貨率這一指標,就能夠促使雀巢每年提升超過3000萬元的線上銷售。
昨天,京東超市公布500品牌過億的計劃時,我正在一個實體零售展會上,跟一位實體零售人聊起這件事,對方說,京東那麼大體量,一年上萬億,給500個品牌一家一個億,不是很輕鬆就做到了嗎?所以,這個計劃,並沒有什麼意義嘛?
這個看法,就是太不了解電商的流量分配機製了,以為給流量給位置花錢報活動搞促銷做特價,就能帶來銷量,實際上,500品牌過億計劃的背後,是要對品牌賦能,要把自己的大數據能力、倉儲物流能力給到品牌,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還要最好的體驗。
所以,預測和補貨才能做好“有貨率”,智能庫存布局才能確保商品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並且保證周轉和現貨達到最優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也就是庫存管理的黃金分割點。
沒有這種智慧供應鏈能力做保障,500品牌過億計劃,就真的隻是舌尖上的遊戲了。
真正的智慧供應鏈,要讓哪怕是一個新品牌也可以實現一年過億的銷量,還能讓平台和品牌都掙到錢,這才是商超電商真正牛X的地方。
最後更新:2017-09-10 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