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76 返回首页    go 京东网上商城


京东格局太小,如何能成大事!

京东格局太小,如何能成大事?

盛大林

“818”购物节,是苏宁易购与天天快递“联姻”后首次共同迎来的重大电商节日。天天快递将接入苏宁易购平台,预计将完成苏宁总量30%的配送目标。然而,在此前夕,京东却采取了“非常”的行动。

今年7月,京东宣布暂停与天天快递的服务,8月则要彻底切断天天在京东上的接口。京东同时也给平台商家发出通知,要求商家与被推荐的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除天天之外,圆通、EMS、百世、德邦等其他快递公司也都不在推荐之列。

几乎快递行业的“半边天”都被拒之门外,京东确实越来越霸气了!但这种“霸王”作派经得起推敲吗?

不难看出,此举有违法之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的规定,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作为拥有自家快递公司的企业,京东把数家快递公司排除在外,显然是一种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对天天等快递企业是不公平的。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而京东此举则剥夺了消费者选择天天等快递服务的权利。虽然被推荐的快递公司仍有好几家,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大缩小,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被大打折扣。

京东解释说,天天快递等公司被拉黑是因为它的服务比较差,但这一理由并不能服人。国家邮政局公布的6月份消费者申诉情况表显示,在纳入监测的43家企业中,天天快递以百万分之5.51的有效申诉率排名第14,处于中上游水平。同为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满意度得分的综合排名,天天快递更是跻身于前十名!

京东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度的综合评比排名中,天天快递在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垫底。但令人疑惑的是,京东从未公布过关于其平台上第三方快递公司的具体打分及排名情况,此前数年也从未进行过“末位淘汰”。即使京东的“评估及打分机制”确实一直存在,那就是企业内部的评估,缺乏足够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京东还说,“拉黑”天天等快递企业是“为了确保用户和商家在使用物流服务当中的体验”,但京东考虑过消费者在自由选择快递服务方面的体验吗?消费者选择快递服务很容易养成习惯,一般不愿意更换快递公司。而那些用惯了天天、圆通等快递的消费者,突然被强制要求更换快递服务,这种体验会好吗?哪家快递的服务到底好不好,消费者自有评判,用得着京东越俎代庖,替消费者作选择吗?

“口水”之仗终归无益,法律问题还是走司法途径。目前,天天快递已经起诉京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问:京东为什么这样做呢?有没有不便为外人道的“小算盘”?在京东推荐的快递公司中,京东物流高居第一,这就相当于“秃子头上的虱子”。“自家的孩子”,当然要宠着!近年来,京东已经把物流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天天、圆通等快递企业的“背景”。众所周知,天天快递被苏宁收购了,而圆通等快递公司的背后是阿里,而苏宁和阿里都是京东的竞争对手。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京东“拉黑”天天、圆通等快递,不过是“排除异己”。而京东选择在苏宁“818”前夕采取行动,其意图也是不难想像。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词儿,那就是“格局”。俗话说的好,“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儿,首先要有大的格局,这就需要宏大的气度、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四面树敌、目光短浅,肯定干不成大事业。

最近两年,随着京东的壮大,刘强东开始“叫板”马云。马云说:“阿里的任务就是培养更多的京东”。刘强东则说:“不断向京东学习是淘宝的唯一出路”。说京东是阿里“培养”出来的,显然言过其实,但当年淘宝没有“打压”京东倒是事实。如果淘宝当年像京东这样压制对手,京东的发展肯定没有这么顺利。对比两个人的两句话,至少马云的格局要比刘强东大。

“开放”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大格局”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互联网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家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宏大的格局!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更新:2017-10-07 22:57:54

  上一篇:go 第四次零售革命初显成果,京东占领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下一篇:go 养森瘦瘦包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其它电商平台上销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