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阿裏砸1000億巨資,京東這支輕騎兵還可以撐多久?

1

沒辦法,阿裏和京東兩個體量差距太大的友商,總會被放一起做對比。前幾天,劉強東先生誇耀自己10萬+的物流隊伍,“未來十年可能不需要再招人”言猶在耳,現在市場就開始重估這豪言壯語。

主角是阿裏。9月26日,阿裏巴巴宣布增持旗下菜鳥網絡的股份,在已投入數百億元的基礎上,未來五年再投入1000億,建設全球物流網絡。

在公眾的印象中,自建物流一直被視作京東最依仗的護城河。無論在資本市場的品宣,還是“618”和“雙十一”之類的配送大戰,這支超過10萬人的物流隊伍,更是做為精銳輕騎賺盡眼球。很少有人會認為京東可以挑戰阿裏,倒有部分人覺得,“京東的物流比阿裏好”。

但事實上,阿裏並沒有一個配送員,商戶們的包裹,都是“四通一達”等傳統物流平台消化的。為了提升傳統物流低效、低質、耗時的服務,阿裏4年前組建菜鳥,打造中國最大的開放式智能倉配網絡,雖不乏舊勢力的反撲抵牾,但菜鳥對中國物流行業水平的提升,有目共睹。

這必然會抵消京東自建物流渠道的優勢。況且,京東因為總體實力的短板,導致自建物流的重投入,連續多年成為財務報表上的痛中之痛。劉強東也隻能通過畫大餅,來喚起資本市場對於京東的信心。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狂飆迭代中,這當然是在刻舟求劍,一廂情願。

因為,雖然被京東所不喜,蘇寧等友商也一直揪著京東的物流緊咬不放。在廣袤的中國鄉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京東缺少足夠的布局,觸達率太低。在海外市場,京東更是毫無布局,即使想冷啟動,恐怕也是力不從心。

物流板塊的功能,隻能在京東商業閉環內運作,它的發展天花板,也完全取決於京東平台上的訂單量。在互聯網時代,你很難想象一個缺乏開放性的項目,能有多少想象力。

此番阿裏和菜鳥一起再度重注加碼,一張全球最大的物流網絡唿之欲出。這個物流網絡將實現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在這支覆蓋全球,24小時全天候作戰的數字化部隊麵前,任何騎兵都將成淪為一堆笑話。

2

劉強東流傳最廣的一段視頻,是跟京東送貨員們把酒言歡,承諾以後會自建樓房,成本價賣給大家。看到宿舍條件差,說自己“生氣得想打人”。每一年,劉強東還會披掛上陣,去送幾單快遞。

從PR角度看,這顯示了劉強東對下屬的溫度,也向外展示了京東對於物流隊伍的重視。在別的板塊都無必然優勢的前提下,京東視物流為主場,也是差異化突破的必然。

反過來看,龐大的倉儲和地麵配送團隊也占用了京東大量的資源,透支了資本市場對它的期待。除了帶來不錯的配送體驗,更使得京東在成本投入上陷足泥潭,走過了10多年,依然是一家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一家傳統3C家電零售商和一家物流公司的組合拚接。

我們隻看到配送的輕騎兵,卻不要忘記了他們背後龐大繁雜的支撐體係。在冷兵器時代,一個騎兵要額外靠三匹馬的載力才可以維持戰鬥力,京東物流何嚐不是如此?

十年來,京東持續投資物流幾百億元,在全國廣建倉庫和配送點,倉配體係使得消費者覺得京東很快。但超越物流市場的成本核算,必然會遭到成本的懲罰。因為常年巨額虧損,劉強東終於不堪資本方要求盈利的壓力,將倉配體係分拆成單獨的物流集團。

對物流服務敏感到可以忽略京東商品更貴的人群,局限在中高端消費群體。劉強東也正是試圖憑借物流的口碑實現盈利,但成本,說到底還是繞不過成本。而且,一旦深入到三西線城市,物流的成本就會劇增,與三四線城市的低頻低價消費特點疊加,會直接吞掉本已微薄的毛利。據說京東正計劃通過節省人力,壓縮這一塊的開支,效果如何,我們隻能樂觀其成了。

京東的困局,要從它的基因說起。京東最早自營物流時,平台主售的是3C這種高單價商品,倉儲麵積小且客單價夠高——比如蘋果手機。但當京東試圖在核心業務之外發展快消等產品——比如衛生紙,物流又要覆蓋三四線以下城市後,倉庫裏放衛生紙還是放蘋果手機,就由不得京東自己了。

還要看到,京東的快消超越淘寶天貓的幾率過低,這些投入能否及時回本,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即使京東引以為傲的配送服務,事實上也難言專業。消費者感覺京東快,源於它就近發貨,配送員也不像傳統物流那樣有攬件派件的負擔。實際上,與順豐、三通一達等比,京東物流的承載能力在行業中隻屬於第三梯隊。

好不容易打造的“物流快”的印象,京東根本不敢丟。但要是保持現有的成本模式,並且擴充規模,卻讓獨立的物流公司開拓第三方業務以圖存盈利,平台的體驗肯定會大為降低。

陷入兩難抉擇下的京東,現在直麵早已經不是“菜鳥”的菜鳥,在阿裏布局千億之後,所謂的物流優勢能撐多久,確實堪憂。

3

阿裏在數百億投資之後,再投資1000億,即使對全球商業基礎設施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要知道,中國物流業的水平在阿裏電商平台的催動下,早已位居全球前列。無論是中國中西部與東部,還是全球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物流代差,隻能靠阿裏這樣的巨頭解決。

這也是馬雲長期的念想。他心中的物流,不僅僅是現在快的地方快,是中國中西部也要快,全球也要快。他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物流上北京上海快不算快,新疆西藏內蒙古快才叫快”。

每一年,馬雲都要飛800多個小時到世界各地去唿籲建立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台)。現在阿裏大手筆的投入,預計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更加普惠的物流服務。這是繼電商、小微金融之後,阿裏又一個普惠平台的提速建設。

從這個角度看,菜鳥承擔的責任更重,承載的價值也更為舉足輕重。前些天,在阿裏巴巴公司成立18周年的活動中,阿裏反複強調家國情懷和濟世精神。建設普惠的物流,無疑是這種宣示的回聲之一。

阿裏未來五年1000億的物流投入,因為規模驚人,自會引人遐想。這個空前的布局,所可能激發的改變,可能現在才剛剛開始。

一個猜想重新泛起:阿裏巴巴是不是要像京東那樣自己做物流?不能說這個想法很普遍,但有京東殷鑒在前,菜鳥網絡又羽翼豐滿,阿裏自做物流既無必要,更乏效率。

回到現實,從阿裏和菜鳥的平台模式來分析,結合菜鳥4年來的成功經驗,阿裏未來5年1000億的投資,預計一部分還是用於技術領域,另外一部分可能會用於核心位置和薄弱環節的基礎設施搭建。比如中西部地區,比如跨境貿易需要的一些超大的物流樞紐。

物流上長期是重模式和輕模式的討論。但對於物流需求來說,不管是哪種模式,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模式。阿裏在物流上應該會走出輕重模式的桎梏。這也是一種以需求為導向的供給側改革的思維。

1000億,這可能是中國物流業曆史上最大的押注。菜鳥平台一直表示,自己隻是為各家物流公司服務的告訴公路,這條高速公路獲巨資改造拓寬延伸,受益的肯定是全行業。

全行業跑得更快,就會進一步拉近與京東物流的差距,這對京東自然是一大利空。任何商業模式,越是封閉的就越容易脆斷。難題重新拋給劉強東,他會如何拆招呢?

如果不跟進,之前的投入可能就成為永遠沉默的成本。要是跟進下注,京東可能要在一個自己沒有地圖的戰場上掙紮。進退失據,左右為難,真不知如何是好。或許,這將成為京東麵臨的一個生死難關?

最後更新:2017-10-08 07:11:45

  上一篇:go 阿裏再投1000億給菜鳥物流,欲全國24小時送達,京東將如何存在?
  下一篇:go 京東頭條大數據力證,劉作虎的獨特目光確實先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