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TELink人才生態聯盟正式成立:戰略落地 人才先行
10月10日,京東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及法律總顧問隆雨首次對外宣布,由京東首創、發起倡議並組建的京東TELink人才生態聯盟正式成立。京東人才生態聯盟吸引了包括紅星美凱龍、聯合利華、沃爾瑪、寶潔、惠普等生態圈內的領先企業加入理事會,管理谘詢大師拉姆·查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知名學者韓踐、全球頂尖管理谘詢公司DDI和韋萊韜悅等企業和個人顧問加入聯盟專家團。京東希望借助自身平台及技術優勢,攜手更多的生態夥伴共同建設人才生態圈,共創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開放、賦能、共創的理念為企業人才發展搭建竹林共生的人才生態平台。
作為一家高速發展、正向技術轉型的公司,京東提出“戰略落地,人才先行”的人才價值主張。京東認為人才是戰略實施的核心要素,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要幫助組織識別、吸引和保留實施戰略最合適的人才。
人力資源如何幫助企業從現在走向未來,為未來的挑戰做準備?
隆雨提出京東人力資源變革驅動的“OTC價值主張”(“OTC”指組織/Organization、人才/Talent、文化/Culture):基業長青,文化先行;戰略落地,人才先行;致勝未來,組織先行。京東認為,未來的組織是通過建立獨特的文化,吸引和保留具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才,持續創造價值的平台。在VUCA時代,企業要贏得未來之戰,需要進行顛覆性的組織變革。所謂的VUCA時代,指一個充滿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以及模煳性(ambiguity)的時代。
VUCA時代激活竹林生態
基於對趨勢的洞察和未來戰略的思考,京東總結出組織管理麵臨的兩大挑戰:組織從管理驅動到價值驅動;組織能力需要重構與升級。從未來的挑戰出發,京東首次對外發布組織變革的三大核心舉措:建立客戶導向的網絡型組織;建立價值契約的鑽石形組織;建立竹林生態的生態型組織。
“我們跟騰訊、沃爾瑪都在緊密合作,當時騰訊把電商的segment賣給我們,他參股我們的上市公司,其實這是不斷地生態聯盟。”隆雨強調,”今天整個行業的生態,包括你自身已經有森林的生態,更需要同生到共生的狀態。竹林生態很多時候是共生的生態,我一定是讓他們也要長,然後我們自己也要長。“
鑒於過去的優秀實踐,京東首創“竹林共生”的生態型組織概念,發起組建TELink人才生態聯盟。京東將與生態夥伴攜手共建人才生態聯盟,定向開放優勢資源,相互賦能能力,共同探索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健康流動等方麵需要采取的創新舉措,共同建設生態夥伴之間人才共生共創的平台。
誠如京東TELink人才生態聯盟的宗旨,開放是前提條件,賦能是互動方式,共創則是終極目標。京東希望通過人才生態聯盟建設,與各聯盟企業及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引領全球人力資源革新,探索人才生態建設的無限可能,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我們目前的理事會企業有5家,未來不會超過10家核心成員,聯盟的成員目標是400家。”隆雨表示,具備整體HR的體係,而且有經驗可以來分享,都是能夠真的貢獻給這個生態和聯盟有價值的信息。
京東人才生態聯盟將企業內部可複製、可借鑒的優秀人才管理實踐和經典案例,以及成熟的資源和知識體係進行梳理,形成可對外輸出的能力模塊,從而促進聯盟成員間的能力互補和定向提升。以京東大學為例,京東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對外賦能課程體係,如電商學院、供應鏈學院等都已經陸續麵向生態夥伴開放。
客戶導向開放賦能
隆雨對於工作和生活,都如同她的性格,幹脆、利落、勇往直前。對於女性領導者來說,想要獲得精彩的人生,就要有勇氣接受挑戰。加入京東前,她先後在通信領域的多家知名公司負責法務工作。
“更在於京東極具吸引力的大平台,讓我可以實現自己更多可能性。”隆雨說。
“成立至今,京東堅持在做一些外人看起來很‘傻’的事情,比如堅持自建物流體係,以解決“最後一公裏”客戶能快速收到貨的需求。”隆雨認為,京東之所以能在過去的十幾年以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的速度成長,是因為京東沉澱了正道成功的基因。從前端到後端,京東始終堅持客戶體驗至上,隆雨相信,“一家企業最終贏得了客戶的心,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劉強東在開年的公司年會上提出京東會向技術轉型。未來技術公司到底意味著什麼?京東不做零售了嗎?當然不是,京東做零售的同時會成為零售基礎設施的服務提供商。隆雨指出,京東預見第四次零售革命即將來臨,“無界、精準”是未來零售業的實質,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將進行重構。基於“零售即服務(RaaS)”的戰略頂層設計,京東繼續在零售領域深耕細作的同時,將成為一個開放、賦能、共創的平台,麵向全社會開放京東作為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能力。
“相信很快會看到未來對外的賦能,我們叫客戶導向、開放賦能。”隆雨介紹稱,賦能的模塊是定向賦能,麵對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另外,我們會研究智能時代的來臨,幫助人員進行轉型。人才在各個生態當中健康的流動。技術時代來臨,HR要做什麼樣的舉措進行革新?這是我們成立這個聯盟的意義。
之所以要獨立發展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也正是基於未來希望這樣的能力不僅是驅動京東自身的靈動,而且它也能夠賦能第三方。
跨界人才引領下一個12年
“對於人才來說,未來跨界性人才會成為各個行業倍受歡迎的人才。”隆雨指出未來有三個類型人才受歡迎:跨職能的管理者、有技術背景的運營者、具備產品經理思維的管理者。
“京東未來12年,京東需要有技術人才做未來戰略。在人才招募比例上會側重技術型人才,未來,在人才的培養上,我們更加注重的是跨界人才的培養,具有產品思維的一群人。”隆雨表示,未來的組織改革和相應調整隻有HR是不夠的,如果要賦能未來,一定是HR和IT組隊才能走向相應賦能的未來。
“我們還要更大膽地吸引年輕人。”隆雨稱,京東現在是13多萬人,很大一部分的員工是90後。隨著越來越多的95後進入社會,我們關注到個性化、終端化,我們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越來越多是個性化的終端,京東大學京英平台,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分享,這些分享是Open的。同時包括京銳計劃、國際管培生計劃、京芽計劃等等,京東正在為年輕員工開啟多條快速成長通道。
隆雨對《商學院》記者說,對於人才跨界的培養,讓他有跨界性思維。京東有點特殊,你不用換跑道就能經曆很多的業務單元,讓他做相應的轉型。所以我說跨界人才的培養,一定是讓他提供有一定的延展性。不光是在公司內部有相應的經曆,還有外部相應的經曆。
欣喜的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的民營企業做出大量的管理實踐。期待有一天在中國會出現很多的管理專業人才,因為它是從實踐中來,不斷地歸納、總結,最後變成一係列具有實踐性的企業。
超級商學院APP下載
[掃一掃]二維碼
IOS版
掃碼下載
Android版
掃碼下載
[掃一掃] 進入《商學院》微店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秘大公司裏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台
最後更新:2017-10-12 13: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