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京东网上商城
生鲜电商时代来了,京东生鲜帝国初现端倪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16年生鲜电商以超过55%的惊人年均增速突破900亿大关,预计2017年达到1500亿元。
但与此同时,一大批垂直生鲜电商却遭遇了一连串的平台倒闭潮。千亿市场规模的背后,生鲜冷链网络成为制胜的关键。
生鲜电商的格局由百家争鸣到巨头初现,经历了火热到冷却,再火热的过程。早在2014年生鲜电商概念兴起时,众多企业投身这个行业,但是死伤无数,而后进入蛰伏期。直至2016年行业巨头京东动作频频,本已冷却的市场也再度被搅动起来,资本动作频频。
2017年4月25日,首农集团旗下首农电商宣布推出宅配服务“首农HELO宅鲜配”。8月3日,天猫宣布,向全品类生鲜运营平台易果集团投资3亿美元。
至此,阿里系、京东系、中粮系、首农系等生鲜巨头的格局基本呈现。
京东系
最大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平台
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的消费者可以享受京东自营生鲜配送,其中超过220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京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平台。
京东是最早布局生鲜领域的电商企业,2015年投资天天果园,同年又以43亿元投资主营生鲜的大型连锁超市永辉超市。
目前,京东生鲜冷链日均仓库订单处理能力100万件。创新服务方面,京东推出的生鲜京准达、“优鲜赔”、专属生鲜客服等均为行业首创。
在618整体活动期间(6月1日0:00-6月18日24:00),总计卖出7664吨生鲜产品。
标准化冷链运输和仓储
京东在全国建立了11个生鲜冷库,覆盖深冷、冷冻、冷藏和控温四个温层,实现了零下30度至零上30度的全温层覆盖,以满足不同品类的个性化存储需求。
京东还配置了涵盖冷藏、冷冻、恒温三个温层的专业冷链运输车以及冷链三轮车,加之京东自主研发的具备美国FDA标准的第四代冷链保温箱、专业冷媒(干冰、冰板、冰包、冰袋)等材料,确保每一件生鲜商品在特定需求的温度下送达用户手中。
京东生鲜冷链均可实现24小时实时全温层及温湿度监控,确保商品在仓储、运输、配送环节的温度可控、时效可控、品质可控,以最好的状态和口感送达至消费者。
针对标准化难题以及货品源头难把控的问题,京东物流创新地提出了“京东产地协同仓”的运营模式,成熟地运营了烟台樱桃、仙居杨梅、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等多个项目。
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去年通过“产地协同仓”模式,近300个城市的消费者在48小时内收到了鲜活的大闸蟹,其中有170个城市实现了24小时送达。
跨境生鲜的优势
在跨境生鲜进口及冷链配送上,京东在不断扩展布局。7月14日,京东生鲜加拿大馆开馆,来自加拿大的大龙虾引爆了国内消费者,创造了单日销售14万只以及最快48小时从加拿大鲜活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的“双料奇迹”。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京东生鲜把本国优质的生鲜产品销往中国,比如澳洲活牛、智利车厘子,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哥斯达黎加金菠萝。前不久,京东与国际物流巨头雅玛多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中国生鲜冷链与国际标准接轨。
阿里系
盒马鲜生,颠覆传统
作为阿里孵化出的重磅新零售样板,盒马鲜生近来由于马云的亲自站台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随着北京的两家店先后开业,盒马鲜生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5家,这个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外卖平台”为一体新业态,不仅是一块新零售的试验田,也是阿里在生鲜领域投下的一枚重要棋子。
生鲜产品属于高频消费领域,在如今电商GMV增速放缓,新用户获取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复购率高的生鲜产品自然被电商们紧紧地盯住。盒马鲜生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走在了生鲜电商市场的前端。并颠覆了传统的生鲜市场。
天猫投资易果生鲜
8月3日,天猫宣布,向国内最大全品类生鲜运营平台易果集团投资3亿美元。易果生鲜将与天猫进一步全融合,全面加码天猫超市的发展。借助易果生鲜领先的冷链物流能力,天猫超市将进一步提高生鲜物流配送能力,最终实现优质食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朝发夕食”。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及天猫已先后参与易果生鲜三轮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易果生鲜旗下安鲜达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张。
总结
公开数据显示,阿里系、京东系生鲜电商平台以及包括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等重量级玩家,占据了当前生鲜电商行业75%以上的市场份额。
生鲜电商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洗牌淘汰阶段,大量的资本玩家会陷入瓶颈,2018年将会成为生鲜电商转亏为盈的黄金年代。
经历去年的一轮洗牌后,活下来的企业有可能迎来生鲜电商的爆发式增长。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带动下,2017年将是生鲜电商整个产业链开始成熟的起点。
最后更新:2017-10-08 08: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