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
京東網上商城
京東方股價大漲能持續嗎?
文章僅供研究參考,完全不構成買入建議
顯示屏是當前我國僅次於集成電路,石油,鐵礦石的第四大進口產品。其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京東方(SZ:000725)作為我國高端顯示屏國產替代的傑出代表,今年以來股價走勢淩厲。盡管昨日股價大幅下挫近5個點,但10個多月接近80%的漲幅依然可以笑傲A股。
當前價位京東方市場價值如何解讀?同時,又應該如何理解高端OLED顯示屏這個行業?
就這樣的問題,本文為您做詳細解讀。
京東方最近大漲的預期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一、 8月28日半年報披露實現營業收入 446 億元,同比增長 69%,實現淨利潤 43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二、公司9月26日公告,2017年1至3季度實現淨利潤62億-65億元, 較上年同期1.4億元的利潤水平大幅增長,相應的17年3季度淨利潤19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189%-223%,環比增長0.4%-12%。
三、公司成都 6 代柔性 OLED 線 5 月點亮,目前良率進展順利,預計今年 10 月(下月)量產,為客戶批量供貨。公司成都 6 代 OLED 線量產後,將成為國內量產的第一條純柔性OLED線,打破韓國三星壟斷。
四、iphone X 發貨量大超預期,三星出貨量不能滿足蘋果訂貨量,京東方有望進入蘋果新世代智能手機柔性oled供應鏈。
京東方的業績和大屏幕LCD顯示屏價格高度相關
近三年(2014-2016)分季度來看,公司毛利率趨勢與麵板價格高度相關。由於公司營收中 80%以上為大尺寸液晶麵板營收,32 英寸產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所以我們選取 2014 年以來各季度毛利率與 32 寸麵板價格作圖進行對比,發現公司毛利率走勢與液晶麵板價格走勢基本一致,公司毛利率與液晶麵板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2017 年麵板營收增長增量來源有3個
一、 2016 年原有大屏幕LCD產能由於 2017 年預計平均出貨價格較 2016 年增加 8%,所以這部分營收增加 8%(增加約43億元)。
二、福州 8.5 代線 2017 年帶來營收 50 億元
三、成都 6代線 AMOLED 增加的營收10個億。
(估算 2017 年產量為一期項目滿產產量(29 萬片/年)的 10%,假設綜合產品良率 80%,每片玻璃基板切割 5.5 寸麵板 312 片,單價 150 元)
綜上,麵板業務 2017 年營收將增加 106 億元。其中有將近一半的收入增量來自於大屏幕麵板LCD漲價。另一半來源於一條8.5代線的投產。
京東方2018年新投產生產線對2018年營業收入影響有限,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2018年的利潤是否能夠延續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依賴於大屏幕麵板的價格;而兩條AMOLED生產線良率產能爬坡全麵上量要等到2019年。
大屏幕LCD麵板漲價歸因:
第一, 三星等廠商選擇關閉低次代大屏幕生產線,在 OLED 上加大布局強度,資源配置開始向其傾斜:三星 已於 2016 年 11 月關閉 L7-1,將其廠房改造成 AMOLED 產線。L7-1 產能達到 150K/月, 占全球產能的 3%以上。
今年,三星有可能繼續關閉 L7-2 產線,該產線產能也占到全球 產能的3%左右。
同樣地,另一巨頭LG 也將逐步將8.5代TFT-LCD生產線轉為OLED TV 麵板產線,預計月產能 2019 年將較 2016 年減少 80K。 供需反轉隨著時間推移向大尺寸麵板傳遞:40 寸麵板價格上漲接近 70%,
第二, 夏普砍單三星、海信,停止外供。鴻海完成對夏普收購後,將推行垂直一體 化戰略,推進麵板+組裝+電視業務整合。
夏普年電視麵板出貨量約 1000 萬片,其中 80% 都是外供。假設新戰略下自主消耗 200 萬片,即意味著全球產能減少 600 萬片。
第三, LCD 產能還受到如 2016 年台灣地震等天災的影響。 在三大原因的作用下,供給端存量呈現緊湊局麵;同時,新建產能也處於慢增長階 段,難稱激進。
按各廠商規劃,2019 年 LCD 麵板新增產能較大,但考慮到不斷會有老產線折舊完成,新增產能的影響將更多是繼續推動大屏化趨勢,液晶周期起支撐作用。
在以上三點因素背景下,大屏幕液晶顯示屏2017年全年漲價,京東方的大尺寸麵板出貨量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
2018年將是京東方業績轉折年
截止昨日,10月32寸液晶麵板的出廠價是67美元,已經停止漲停趨勢,在高位徘徊,略有下跌,大屏幕液晶麵板的價格是否能保持高位是京東方業績好壞與否的關鍵。
如果大屏幕液晶麵板經過2017年漲價潮後,價格開始下降,無疑會對京東方的高速增長業績會在2018年停止。
而且2018年將是京東方的生產線折舊高峰,也是京東方由大屏幕LCD主導向小屏幕柔性AMOLED轉變的轉折年(目前公司規劃在建的兩條柔性 OLED 產線,將分別在 2017Q2 和 2019 年實現投產,產能設計分別為 45K/ 月和 48K/月。
預計到 2019 年,京東方有望挑戰 LG,成為全球第二大中小尺寸柔性 OLED 麵板企業),京東方的業績很有可能在2018年做短暫調整,而2019年才是京東方業績是否能真正騰飛的關鍵年。
所以就當前京東方價格,作者認為不具備保持短期持續上漲的條件。
液晶屏幕產業史揭示行業有極強周期性:
液晶產業發展有著鮮明的周期性。同一般周期行業一樣,當新的市場需求被開啟,行業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上升周期,吸引新進入者。
競爭性投資帶來的產能迅速擴張導 致生產過剩、價格下降,造成產業衰退。但不同於一般周期性行業:麵板產能的過剩能夠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產品成本下降導致其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會再次將行業拉到上升周期。
當今世界高端顯示屏的霸主當之無愧當屬三星,了解三星顯示屏崛起的曆程,有助於我們更深刻的了解顯示屏行業的強周期性。
90年代中後期,韓國企業開始進入。從開始布局到量產再到盈利,韓國麵板企業經曆了痛苦的產業能量積累過程。
在技術方麵韓國麵板企業主要采用自學和向日本取經兩條腿走路:通過試生產線中應用先進設備,作為學習平台培養量產能力;
在日本設立研發機構,利用產業衰退期,雇傭失業的日本工程師,積累研發能力。
三星液晶業務從 1990 年到 1997 年連續虧損了 7 年,在 1991-1994 年間,年均虧損 1 億美元;LG 液晶業 務從 1987 年到 1994 年,年均虧損 5300 萬美元。
麵板行業在搶灘登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進攻型的逆周期投資。1995-1996 年全球麵板行業進入衰退周期,在自身持續虧損的大背景下,韓國企業選擇了逆周期大規模 投資新生產線。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對麵板行業更是火上澆油,三星和 LG 卻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投資戰略,果斷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大尺寸液晶麵板生產線。
此後, 韓國麵板行業進入收獲期。1999 年三星、LG、現代集團等麵板廠商不斷接到數十億美元的長期大單。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場占據了18.8%的份額,名列第一;LG達到16.2%, 名列第二。
我國的顯示屏逆襲史
2000年以前,中國在TFT-LCD 方麵的工作僅限於科研院所的基礎研究工作。之後, 大陸企業通過引進生產線、合資經營等方式開始了向行業進軍。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提前中斷了自 2007 年開始的液晶上升周期。韓國三星和 LG 相繼放慢腳步,停止了 8 代線的建設。
以夏普、索尼為代表的各大日本廠商也都停止了擴張步伐,夏普更是在 2008 財年發生了其自 1956 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金額達,13億美元。
台灣麵板產業對日韓和中國大陸的采購訂單依賴性很強,金融危機大幅度降低了外部需求,這直接導致台灣地區麵板企業開工率降至 4 成,幾乎瀕臨死亡線。
新一輪的液晶周期低穀給大陸麵板廠商提供了追趕機會。從 2009 年開始,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大陸麵板企業,開始了高世代線的大規模建設,戰略進攻意圖十足。
在京東方等企業大規模逆周期投資和國產終端品牌崛起的助推下,全球液晶麵板產能持續從日韓和台灣向大陸轉移,大陸麵板廠商市占率不斷攀升。2016 年,大陸廠商產能占比增至 28%,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繼三星和 LG 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家、 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柔性 OLED 投產的企業(17 年 Q2 實現投產),蘋果公司的新世代智能手表和 iPhone X,市場反響和拉貨量都大超市場預期,其餘智能手機廠商新代手機幾乎全部公布將采用柔性 OLED麵板。
將未來兩至三年柔性 OLED 在智能手機領域 可能仍然很難實現供需的完全平衡,價格走勢向上將全麵利好柔性 OLED 麵板企業,京東方率先量產將提前分享 柔性 OLED 市場的蛋糕,從而帶來業績和品牌的雙增長,先發優勢得以凸顯。
目前三星在手機顯示屏oled領域霸主地位,兩三年內難以被挑戰
目前各種尺寸的 OLED 麵板供應都十分有限,且產能集中在韓國兩家廠商手中。現階段,三星占據4全球超過 90%的 OLED 手機顯示屏產能;而 LG 則在 OLED 電視麵板產能方麵處於壟斷地位。
三星在OLED製造流程中設置了很多“關卡”,拖延競爭者的競爭速度
在 OLED 產品的製造上,核心工藝流程為蒸鍍。解讀蒸鍍工藝流程可以聚焦到金 屬掩膜版張網、有機蒸鍍兩個步驟,這兩個步驟又分別對應金屬掩膜版(FMM)、蒸鍍機兩個關鍵設備。實際上,在高品質 OLED 供給及其緊俏的當下,把這兩種設備比作“印鈔機”都是不為過的。
第一道關卡:Canon Tokki蒸鍍機
蒸鍍機方麵,全球最優蒸鍍機 Canon Tokki 年產能隻有 7 台,貨源基本被三星所壟斷,其下遊客戶分別是三 星(5 台)、LGD(1 台)、京東方(1 台),每台設備報價更由8500萬美元上漲到1.1億美元。Canon Tokki 蒸鍍機長達 100 米,一台設備幾乎就像是一條隧道。
Canon Tokki 蒸鍍機對位精準,能夠把 OLED 有機發光材料精準地蒸鍍到基板上,誤差控製在 5 微米之內,獨步業界。優秀的精準性是基於 Canon Tokki 的獨家 專利:Canon Tokki 將機器視覺應用在設備中,公司蒸鍍機配備的定位追蹤攝像頭是獨家。
三星因為壟斷了關鍵流程蒸鍍設備,保有遙遙領先的良率。
第二道關卡,金屬掩膜版(FMM)
FMM在蒸鍍製程中讓RGB有機材料在指定位置精確蒸鍍形成畫素, 才能提高麵板分辨率與製程良率, 關鍵在於FMM的厚度與孔洞大小, 厚度愈薄, 孔洞愈小愈密集, 製作出來的麵板分辨率愈高, 分辨率是什麼概念呢?
先看看過去中國手機品牌廠商推出的OLED機種的分辨率。
而這是三星最新旗艦手機的顯示屏分辨率,可以看出,這種差距不是行業老二,老三短時間可以追趕的。
市場上隻有大日本印刷一家公司的FMM,能夠生產QHD等級的OLED麵板,在蒸鍍製程中的高溫, 會使FMM變形, 而大日本印刷擁有獨特技術, 所生產的FMM熱膨脹係數低,遇高溫也不易變形,。
而且大日本印刷的FMM厚度特別薄, 提供給三星的產品規格厚度隻有10~20微米, 三星也跟大日本印刷簽訂獨家供應契約, 大日本印刷的產量全部被三星買斷,造成其他競爭同業無法生產QHD等級分辨率的OLED麵板,。
在2017年初, 三星與大日本印刷的單獨供應契約期滿,京東方立馬和大日本印刷簽下FMM的采購契約,京東方可以向大日本印刷買到的是30微米等級的FMM, 雖不如三星的10~20微米,但已使京東方能夠生產QHD等級的OLED麵板。
第三道關卡,FMM的原材料, 叫做超因瓦板( Super Invar Sheet )。
超因瓦板為鐵鎳鈷合金,合金比例約鐵50~70%, 鎳29~40%, 鈷15%以下, 超因瓦板因為熱膨脹係數趨近於0,能夠耐受蒸鍍製程的高溫而不變形。
製作FMM 分辨率要高, 鑽的孔洞就要愈多愈密集, FMM的薄度就要限製, 太厚會影響分辨率,但是薄度太薄, 在蒸鍍過程中FMM又會受重力影響而垂彎, 這就會影響良率。
而生產出的超因瓦板, 能夠薄度達到20微米以下, 可以有高分辨率, 又可以保持表麵緊繃不向下垂彎, 這樣的超因瓦板供應商, 全市場隻有一家,那就是日立金屬,。
同樣的, 日立金屬也跟三星簽下了獨家供應契約, 京東方跟LGD即使可以向大日本印刷采購FMM, 卻因為拿不到日立金屬的薄度20微米以下的超因瓦板,分辨率的上限會受到很大影響
通過以上三條核心設備流程中設置的關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三星都可以保持AMOLED產品良率方麵的絕對優勢。
第四道關卡:除了讓競爭對手“做不好”顯示屏,三星還有一招讓競爭對手“做不快“”顯示屏,在ELA準分子激光退火( Excimer Laser Annealing )這個製程中。
三星顯示器( Samsung Display )采用AP Systems亞太係統公司的ELA設備, 京東方則是跟三星一樣, 采用AP Systems的ELA設備,。
但是呢, 每一家ELA設備供應商, 都要跟Coherent相幹公司買核心零部件準分子激光原, 在全球ELA準分子激光退火設備所使用的準分子激光源供應上, 由Coherent公司 100%獨占。
而三星也跟Coherent有簽下獨家供應契約,ELA設備業者隻能拿到Coherent一般規格( 例如750毫米 )的激光源, 隻有AP Systems要供貨給三星顯示器的ELA設備,才能跟Coherent拿到1500毫米規格的激光源,。
現在智能手機的兩大主流尺寸, 5.5寸和6寸, 而6代線的基板是1850*1500, 不論是切5.5寸或是切6寸, 都可以達到利用率90%以上的經濟切割。
6代線基板的寬度剛好是1500毫米, ELA設備如果安裝1500毫米的激光源,隻需要1次就可以處理完1塊6代基板, 而因為三星與Coherent簽訂的1500毫米激光源獨供契約, LGD和京東方隻能買到750毫米激光源的ELA設備, 必須來回2次, 並且調整移動基板, 才能處理完1塊6代基板。
三星在各個核心製作流程中設下的管卡,用蒸鍍機來降低競爭對手的良率, 用FMM和超因瓦板來限製競爭對手的OLED分辨率, 用ELA設備激光源來拖慢競爭對手的生產效率, 點點滴滴累積起來, 反應到財報的就是利潤的差距。
所以我國投資者要對中國OLED趕超世界龍頭三星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不要過於樂觀。
總結
在當前時點,綜合液晶大屏幕價格已停止上漲,未來有一定下跌可能性。
液晶大屏幕未來全球供需緊平衡的情況也會明顯被緩解,且2018年京東方無新生產增量,有一定的限售解禁壓力,生產折舊也到了一個小高峰。
京東方的真正業績釋放兌現節點將在2019年才會到來,建議投資者對於京東方目前的股價保持謹慎樂觀。
最後更新:2017-10-20 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