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1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眾籌之後我們該怎麼辦?

TA的每日心情奮鬥
2015-1-23 17:28

簽到天數: 1 天

[LV.1]初來乍到

店鋪邏輯狗官方旗艦店威望0 發消息
文/金滿錚
有人問過我,眾籌到底是為了賣貨還是做品牌?我的答案總是那麼的簡單幹練,做營銷!
為什麼說是做營銷?營銷的目的有很多種:有的是找種子用戶。有的是在找產品的渠道商,有的是為了找到更喜歡產品或著產品所處在行業的前景的VC大佬們,有的而是找一個很好的平台背書做未來的市場規劃。
通過太多項目驗證,在眾籌平台太多的成功案例都是偏智能產品的。我堅信,未來幾個月,應該還是智能為主導,其他類目的產品也會百花齊放。
不論是哪一種目的產品,所有的項目發起方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眾籌之後怎麼辦呢?
我的答案雖說在之前的文章提過,但是還在不斷的更新與優化。不說眾籌的平台了,因為我隻了解JD的。對於JD的用戶,我們分析過。對於JD平台的產品,我們也知道什麼最好賣。那產品一旦完成了眾籌,下一步應該選幹什麼呢?我的答案是先“看反饋”。
第一看的反饋不是銷量,而是用戶的反饋與平台的聲音。對於電商平台的銷量,有時無法跟產品投放的廣告費去衡量盈利和虧損的。我知道好的眾籌都是動用了不少推廣費用,才能營造不錯的事件營銷或者新品問世的好結果。那,我在這裏說一句客觀的話,“一切以眾籌金額衡量眾籌項目是否成功的,都是在耍流氓!”
好的用戶反饋,促使項目方發起更多的新品或著二代產品的眾籌。那第二次亮相那就是相當的重要了。一般有兩種形式,1.做新品或迭代產品;2.做長期眾籌。好的營銷節點那就是尤為重要。要是能趕上618,趕上各種京東的“產品節”,那銷量和關注度隻會增不會減。但如果不再做新的眾籌,那我的第一個答案是,來自營吧!
自營是最保險的好出路,但是也要繼續優化你的產品詳情頁,糾正產品賣點。比如我們服務過某智能產品,因為當種子用戶一旦有了,就會發現和發起方當初設定的人群會有偏離,或者一旦放到商場,受眾麵大了,人群也會有所變化。那產品的屬性和賣點也需要新一輪的調整與試錯。不過我個人覺得吧,賣的好的產品,還是偏男性,除非我們生硬的拉到某貓平台去賣!
假設眾籌真的做成了一次很好的事件營銷,或者利用某明星代言讓用戶認可了我們,但銷量最終戰績平平,那我建議項目方做新一輪營銷。那就是社交媒體營銷!神馬意思?就是把產品在做成事件化,KOL再幫我們賣一輪吧!不做眾籌,去做口碑吧!這一點,我堅信很多品牌都在嚐試找形象代言人,或者項目方參加各種電視秀,或者參與圈子營銷,再差再差還有一些組織等你加入呢!目前最火的是利用網紅,打造產品IP。
不過,選對群體和站台的大佬很重要,如果選不好,可以找我們聊聊。畢竟我也是半個社交媒體人,軟植入還是硬廣都ok!插一句話,微博真的會在未來1-2年內回暖。如果你的產品也適合做成社交品牌,那就不要放棄那個已經遺忘的戰場,殺個回馬槍,也許能走出來!想想某互聯網白酒品牌,xx白。
除了自營,社交媒體營銷,我建議第三種是做精準流量變現。精準流量變現,是我最敬愛的蘇老師說的,場景營銷。場景營銷,不論是通過APP,還是社群,還是論壇,還是跨平台的展示。我們要的就是購買的場景,使用的場景,口碑的場景。不僅僅靠內容,而是人群流量的強轉化。打個比方,如果是智能硬件,可以放在論壇做評測。如果是母嬰玩具,可以放在APP推送。不論是什麼吧,我覺得隻有在精準流量上玩,才是硬道理。前提是,項目方的產品不適合在電商平台做!
不管你們信不信,逆水行舟,反而會是一種機會。我前麵提到微博可能會回暖,那線下的實體店會怎麼樣呢?我覺得O2O的真正的時代快來了。所以說,眾籌更好的出路就是走線下渠道。讓更多的人體驗你的產品,拿下來,走出去。
我看到互聯網下沉二線城市,媒體下沉二線城市,電商下沉二線城市,這一切的下沉,都代表更多人的機會來了。想想萬達,想想迪信通,想想蘇寧,想想太多的大型超市,我覺得線下實體店不會死。隻要做堅持好產品,龐大的線下市場,還是有機會圓這些新品牌和新行業的發展的夢。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都會越來越接近我們老百姓的。
JD在做什麼?眾創!做生態圈,做供應鏈,在幫更多的企業完成他們最初的夢想。我不是在歌頌誰,而是看到了大家的機會與希望。如果您也是一個剛剛做完眾籌的項目方負責人,我希望您可以找我們聊聊,妙創意願意帶您走出迷茫,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品牌。

最後更新:2017-11-01 02:15:24

  上一篇:go 截止2016年6月30日講師(不包含預備講師...
  下一篇:go 京東眾籌原來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