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7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喵鮮生、京東大投入 獨立生鮮存活難

最近生鮮電商又開始重新火了起來。8月3日,淘寶喵鮮生再次向易果生鮮投資了3億美元,加入易果生鮮的D輪融資。目前,在生鮮電商行業入局者少,資本對待生鮮電商十分謹慎,但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卻在大手筆投入,已形成淘寶喵鮮生和京東生鮮兩強爭霸的局勢。

“作為電商領域最後一片藍海,高頻交易的生鮮代表著未來,是巨頭必爭之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電商獨立分析師李成東認為,經過多年的探索及發展,生鮮公司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獨立B2C公司還將倒下一批,嶄露頭角的B2B公司與阿裏、京東這樣的流量平台結合,將逐步攻克標準化、冷鏈物流、最後一公裏等曆史難題。

成規模的生鮮電商沒有幾家

李成東認為,易果生鮮已經不是一家純生鮮電商,還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生鮮電商倒逼了冷鏈物流發展,易果生鮮獲得融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模式的升級變化。

易果生鮮CEO張曄介紹,在看到整個2B、2C、O2O這些獨立的、垂直的生鮮玩家日子都不太好過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搭建生鮮電商基礎設施了。

由於產品標準化困難、對冷鏈依賴度極強,高成本高風險高讓生鮮電商速來以燒錢聞名。去年9月,來自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隻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

業內普遍將2016年視為中國生鮮電商的倒閉年和轉型年,很多傳統B2C模式的生鮮電商遇到困境。張曄認為,生鮮電商問題出在“生鮮”上,而非“電商”上,生鮮行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生鮮上遊的標準化、品牌化,離消費者預期還有很大距離,冷鏈配送的配套等方麵,與其他領域比也存在短板效應。

中國生鮮冷鏈基礎設施薄弱,而成熟的傳統物流在生鮮領域無法100%複用。因此,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的都公開表示過要自建物流,自建供應鏈體係,但到現在真正形成規模的沒有幾家。

在資本領域中,對生鮮電商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其作為電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恨的是投入與產出嚴重不平衡。資本猶豫的態度最終導致在2016~2017年間,十幾家生鮮電商平台紛紛關閉或轉型,“死亡名單”不斷更新。

船票已派發完畢

生鮮電商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之前,但因為網絡交易額始終不大,發展緩慢。《2016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已從40億元人民幣勐增至95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6000億元規模,生鮮電商已悄悄等來了春天。

“生鮮是行業的重點,不斷有創業公司退出市場,也不斷有美團、大眾點評主流大眾化玩家入場。”在李成東看來,生鮮屬性有粘性需求,是必做的業務,過去的虧損,是行業不夠成熟,巨頭沒有發力。

談起巨頭強勢介入背後的原因,李成東認為,生鮮食品屬於高頻消費,也是剛性需求。目前這個領域還沒有出現一個像滴滴一樣的巨頭,更沒有形成寡頭經濟,生鮮領域存在足夠的市場與機會。

互聯網分析人士柳華芳也認同這一說法。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早期生鮮消費習慣沒有養成,必然出現大批先烈,需要資本養著,也需要時間窗口。當下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消費升級了,物流能力也升級了。京東提出無界零售,阿裏提出新零售,探索線下創新零售店,看重的是消費升級,更是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這是大環境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生鮮電商正在由重資產模式向O2O過渡,支付係統也成為這一過程中重要的爭奪陣地。“從阿裏的無人超市,到盒馬鮮生使用無紙幣結算,初看是零售變革,背後有著支付係統市場份額的競爭。”李成東如此評論。

不隻阿裏,京東也在把目光瞄準線下實體店。最近京東CEO劉強東正式宣布,要在全國開設50萬家京東便利店以及大量京東無人超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生鮮電商通過搭建門店,可以縮短冷鏈物流的時間從而降低成本,門店是消費場所也是商家的庫存,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對生鮮配送速度的要求,同時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零售的發展趨勢。自建門店雖然要麵臨較重的經營壓力,但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企業的估值,獲取更多的資本認可。

在張曄看來,生鮮電商的門檻已很高,船票已派發完畢。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將是巨頭的戰爭,傳統B2C模式時代已經過去。對此曹磊也表示,“生鮮是電商中門檻最高、要求最高的品類,需要包括物流、金融、用戶運營在內的生態力量。但同時,生鮮也是複購率最高、市場想象空間最大的品類,值得巨頭去做深度布局。‘高死亡率’證明了生鮮電商絕對不會是小玩家的遊戲。”

最後更新:2017-10-07 22:57:35

  上一篇:go 東莞大事件!投資300億,總建麵220萬平,京東要在鳳崗建都市人工智能產業新城!
  下一篇:go 京東Q2財報暴露三個利空,618數據存疑還是增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