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京東網上商城
騰訊入股中金,京東被傳收購第一創業,互聯網巨頭繼銀行後又看上券商?
前段時間,各大互聯網公司與銀行不斷締結戰略合作,成為互金領域的熱點。最近券商似乎又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新目標,騰訊入股中金公司,以及京東金融被傳將入股第一創業證券的消息,使人不禁遐想:互聯網公司與券商的聯姻將成為新趨勢?
騰訊入股中金公司,京東金融被傳將入股第一創業證券
此前互聯網與銀行合作不斷,阿裏與建行,京東與工行,百度與農行,蘇寧與交行,均宣布將進行戰略合作。此外騰訊與中行也不甘落後地宣布將合建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最近的合作消息是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在今年八月底也建立了戰略合作,在大數據風控、用戶畫像、人工智能等方麵進行互補,拓展智能客服、智能投顧、消費金融等業務場景。
繼銀行之後,互聯網公司似乎又對券商產生了興趣。
昨天(9月20日),中金公司(3908.HK)宣布,與騰訊控股簽署認股協議,騰訊將認購中金新發行2.075億股H股,分別占中金總股本的4.95%,總計28.64億港元,此次發行尚需獲得相關監管機構批準。
目前中央匯金公司為中金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58.58%;GIC Private Limited持股比例為6.85%;如果騰訊入股發行獲批,將成為中金第三大股東。
中金公司表示,雙方擬積極開展戰略性合作。本次合作是騰訊生態圈建設的重要環節,對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等戰略性業務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騰訊控股總裁劉熾平表示,期望與中金在產品及服務方麵進行係列合作,包括向中金提供金融科技,以及引入中金在財富管理方麵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更佳的服務。
從雙方的表態看,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將是雙方合作的重點。騰訊有龐大的用戶群體,眾多億級流量入口,海量用戶數據以及大數據分析能力,可以為中金的經紀業務以及高端財富管理提供客戶精準推薦。騰訊此前在2013年開始與國金證券進行戰略合作,於2014年初推出了傭金寶業務,通過騰訊網、財付通支付接口、在線理財超市、自選股APP等渠道為國金證券導流,助推國金證券的經紀業務的份額大幅攀升。
中金公司被稱為沒落貴族,自大型國企IPO項目逐漸減少後,中金需要在多方麵轉型。尤其是在經紀業務與財富管理方麵,此前都是短板。通過收購中投證券,中金獲得了200多家營業部,對於經紀業務是不小的補充。據悉中投證券的新定位為中金公司旗下的財富管理公司,除了提供證券交易,還可以提供專戶理財等高端財富管理。通過與騰訊的合作,利用騰訊的流量入口,以及大數據分析能力做精準營銷,無論是針對普通用戶的經紀業務,還是針對高端用戶的財富管理,都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此外,中金公司深厚的政府背景也是民企非常看重的資源。入股中金與參與中國聯通混改入股聯通一樣,能讓民企與國有資本連接更加緊密,給民企一定的安全感。
除了騰訊,京東金融近期也被與券商聯係到一起。據路透社9月15日報道,京東金融要洽購在深交所上市的第一創業證券24%股份。不過第一創業(002797)對此進行了澄清,稱公司第一大股東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41%)、第三大股東能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8.49%)已分別於8月24日、25日告知公司終止籌劃資產重組事項,目前不存在有關媒體所報道的“京東金融洽購第一創業24%股份”的情形。
第一創業的第一與第三大股東終止股權轉讓,或是價格沒談攏。但如果京東金融真正看上了券商牌照,不排除通過認購增發股份等方式參與。
除了騰訊、京東,馬雲也一直對券商牌照情有獨鍾。2015年11月,螞蟻金服宣布,將入股德邦證券,與德邦證券已達成資本層麵合作,這一合作正在等待監管部門批準。不過時間已經過去近兩年,依然未被批準。界麵報道稱,螞蟻金服入股德邦證券已經實際上麵臨“流產”。這份收購方案申請被擱置在監管層的案桌上,監管層並沒有批複說可行,也沒有明確否定說不行,而是無期限地擱置。據稱馬雲對此次收購也已經不抱有太大希望。另外,2015年下半年,馬雲為大股東的雲鋒金融集團,按照CEPA協議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新設合資券商雲鋒證券,不過到現在依然沒有獲批。
如果合作足夠深入、順暢,券商給互金公司的價值不輸銀行
不僅馬雲的券商夢難圓,騰訊與中金的股權交易也有待於監管部門批準。監管部門是最難通過的一關。不過以上消息都顯示了互聯網企業對於券商的熱衷。實際上騰訊除了要入股中金,還入股了互聯網券商富途證券。富途證券A、B、C連續三輪融資階段沒有變換過投資人,而且騰訊連續三輪領投。
今天(9月21日),美港股券商老虎證券國際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投資方除了美國網絡券商巨頭盈透證券,還包括中國互金企業宜信。在此前的2015年,老虎證券還獲得了小米的領投。
互聯網企業、互金企業為何會熱衷與入股券商?
首先,雙方在業務上可以形成比較強的互補互助。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往往是有強大的流量入口,有大規模的用戶群體,有海量數據,有基於大數據技術的分析能力,可以為券商的經紀業務與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業務做導流與精準推薦,這會對券商獲客形成不小的幫助。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則實現流量與技術變現,同時豐富自身平台的金融產品。券商除了證券交易,還有融資融券、基金、債券、私募、資管等多元化產品,對於互金平台的產品也可以形成補充。當然,能否在互金平台推廣還要在合規的前提下。金融科技企業基於AI技術還可以為券商提供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服務。
其次,券商可以在ABS等方麵為互金企業提供服務。雖然螞蟻金服沒能收購德邦證券,但雙方的合作還是不少,螞蟻花唄在上交所掛牌的互聯網消費金融ABS,就是由德邦證券作為管理人。券商的投資者適當性製度做得相對較好,一些不適宜在互金平台銷售的資產,可以向券商的合格投資者或者機構客戶進行推介。
另外一個尚未開發的合作點是,傳統券商有大量的投行項目,為企業做IPO、增發、債券、票據等方麵的承銷保薦,有投行業務優勢的傳統券商往往儲備了大量的優質企業資源,這些企業大多數傳統領域的大中型企業,有豐富的產業鏈上下遊資源。互聯網企業這些年做互金,做金融科技,主要的成就在消費金融這一塊,在產業金融方麵成就不多。如果互聯網企業與券商實現客戶共享,將投行業務客戶發展為互金企業產業金融業務的客戶,基於客戶對於上下遊產業鏈的資源掌控力,做供應鏈金融業務,如果發展得當,互聯網企業、券商、大中型企業客戶三方都能獲益。互聯網企業找到了資產端,大中型企業得到了出投行與服務外的其他業務支持,券商則通過多方麵服務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當然,能否達成交易還要看客戶的需求,以及互聯網企業的服務能力。
相對於與銀行合作,互聯網企業與券商合作的好處在於,券商與互聯網企業利益糾葛不多,可能會更願意將資源開放出來共享。銀行與互聯網企業、互金企業也可以合作,不過雙方在消費金融、理財、企業借款服務等方麵還是有競爭之處。另外,互聯網企業可以入股券商,達成更深度連接,畢竟券商體量更小。而有價值的大中型銀行基本都是龐然大物,互聯網企業要入股,即使能獲得監管批準,在財務上也力不從心。
當然,監管是最大的變數。即使互聯網企業與券商都有意,但監管不一定放行二者的聯姻。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