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8 返回首頁    go 英雄聯盟


“無現金”已死,微信、支付寶改口建設“智慧城市”

“瑞典1600多家商業銀行已有900多家不再提供現金服務;97%的瑞典居民持有銀行卡,85%的居民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支付;2007年年均現金流通量為105億克朗,2016年降為65億克朗;2016年瑞典現金交易數量僅占所有支付的20%,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75%;2015年瑞典現金交易金額占比僅為2%。

丹麥政府推出的居民電子身份證NemID可接網絡銀行,92%的國民持有NemID;政府要求18歲以上公民開立Nemkoto銀行賬戶;87%的16~74歲丹麥國民使用網絡支付;2017年1月1日起,丹麥中央銀行已經關閉其在丹麥境內所有的印鈔部門。”

——瑞典、丹麥去現金措施,摘自《中國金融雜誌》

從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推動社會無現金化開始,移動支付網就對“無現金”這一放眼全球都算不上壞的概念給予關注。但前段時間開始,人們關於“無現金”的討論偏離了軌道,少數商店“拒收現金”的行為上升至違法與否的討論,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隨著討論的深入,“無現金”幾乎被等同於“拒收現金”,以至於現在提起“無現金”三字之前,都要考慮是否先解釋一番。

可當初我們關注的“無現金”是因為聽說它在國外很火,聽起來比較牛X,能用來作標題,僅此而已。後來小編嚐試把它理解為一種更先進的社會狀態,並身體力行,踐行至今。如果因此和“縱容違法”發生某種聯係的話,那真是百思不得其姐。

經過“無現金”大論戰,作為國內“無現金”的主要參與者,支付寶、微信在宣傳上悄然發生了一些改變。無現金日、無現金周、無現金城市、無現金社會等詞語大概不會再出現,“無現金”係列算是走進了墳墓。

螞蟻金服升級移動智慧城市

8月19日,西安市和螞蟻金服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共同推進西安“移動智慧城市”建設,雙方約定將在交通、商業、民生、政務和信用等領域開展全麵合作。在支付寶的的推動下,西安將成為中國西北首個“移動智慧城市”。

建設移動智慧城市,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移動支付、政務進一步普及、滲透。在西安,支付寶可為市民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麵帶來便利。

出行方麵,2016年9月西安地鐵互聯網購票機正式上線。目前西安地鐵18個車站,共有20台互聯網購票機,平均每天的購票數量近1萬張,節假日達1.3萬張,在地鐵行業,西安地鐵每天的互聯網購票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廣州地鐵。

政務方麵,8月18日西安住房公積金支付寶智慧服務平台正式開通,220餘萬繳存職工通過支付寶實名認證後,便可無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查詢賬戶信息。下一步還將共同推進實名查詢、電子社保卡、醫保結算等便民服務。

除此之外,2016年4月西安支付寶“城市服務”上線以來,已經開通政務、醫療、車主、交通、綜合等在線政務服務36項,累計服務西安用戶900萬人次。螞蟻金服副總裁鄒亮認為,每一筆移動支付都可以沉澱為數據、累積為信用,移動智慧城市可以讓商業更智能、金融更普惠、社會更高效。

和此前打造“無現金城市”一樣,馬雲同學出席了西安市和螞蟻金服“移動智慧城市”合作儀式。並且從現場圖片看來,馬雲沒有像媒體說的那樣“慌了”、“怕了”、“嚇尿了”等情緒。

騰訊造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

8月20日上午,重慶市經信委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商業、教育、政務民生、社區、醫療、交通出行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建開放、共享的移動支付智慧城市。

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智慧生活指數排行榜》,重慶在全國351個城市中名列第7位。微信支付已全麵覆蓋到百姓生活中的各大場景,超市購物、餐館就餐、繳納水電費、出門坐車、去醫院看病、小孩上學等。

在首期開通的重慶北碚至牛角沱、蔡家兩條專線15輛大巴上,乘客將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公交車費。

在政務辦理方麵,以在重慶公安辦理出入境手續為例,依托微信支付平台,重慶公安出入境部門開發了微信支付係統,對出入境收費從票據領用、分配、開票、POS刷卡、收費確認、對賬核銷進行全流程閉環管理。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郭堅表示,此次“移動支付智慧城市”的建設將使移動支付融入商業、交通出行、醫療、教育等民生和政務領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副總裁陳廣域表示,騰訊將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安全、雲計算、LBS、大數據營銷等方麵的能力,共同開展商業服務、政務服務領域的移動支付建設,將重慶打造成為全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的標杆城市。

這種在某一地區“圈地”進行“無現金”活動的推進仍在繼續,當然,這並非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專利。今年6月,銀聯在安徽發布的全國雲閃付無障礙示範區,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是對“無現金”的踐行。但無論之前有說沒說,“無現金”都該改口了。

最後更新:2017-08-22 09:49:38

  上一篇:go 支付寶copy微信小程序代碼被扒
  下一篇:go 無現金背後的移動支付大戰 支付寶微信“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