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英雄聯盟
第三次闖關MSCI無果:A股怎麼走?
2016-06-15 中國證券網
MSCI再度宣布暫不納入A股 未排除例行周期外提前納入可能中國證券網訊 明晟MSCI在北京時間15日淩晨五時宣布,延遲將中國A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這已經是A股第三次闖關MSCI無果。
MSCI表示,在過去幾個月,中國當局為滿足國際投資者需求,對中國 A 股市場的準入製度進行了一係列顯著的改善。這些製度改善意在掃除之前被視為 A 股納入的幾個主要障礙,其中包括:(1)有效解決實際權益擁有權問題;(2)加強上市公司停複牌監管,以回應這個近來被投資者視為最關鍵的問題;(3)改革 QFII 製度,旨在放寬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兩項限製。
MSCI 的董事總經理和全球研究主管 Remy Briand 指出:“將中國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議題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些積極進展體現出中國當局努力提升 A 股市場準入標準至國際水平的堅定決心。我們期盼當局繼續製度改革的政策動力,著手解決剩下的市場準入問題。”
Briand 表示:“國際機構投資者希望在中國 A 股被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之前看到 A 股市場準入情況得到更進一步的切實改善。MSCI 將履行我們的標準慣例,密切關注近期所公布新政的執行進展並收集市場參與者的反饋。”
根據MSCI的公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當局為進一步開放 A 股市場所采取的各項措施表示肯定,並且特別指出實際權益擁有權的問題已經得到圓滿解決。另一方麵,大多數投資者強調,QFII 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限製的相關製度進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規的執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時間去觀察。而且,QFII 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淨資產值 20%的額度限製尚存。包括共同基金在內的,有法定義務滿足客戶贖回的這一類型投資者仍視此項限製為投資 A 股的重要阻礙,認為這個問題必須得到圓滿的解決方案。最後,中國交易所對涉及 A 股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製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有鑒於此,MSCI 將繼續保留中國 A 股在 2017 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假若中國 A 股市場準入狀況在 2017 年 6 月之前出現顯著的積極進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納入 A 股的可能性。
MSCI在3月底的聲明中曾表示,A股可否納入取決於國際投資者對QFII政策變化的正麵反饋,包括對市場準入和資金流動方麵的效果、受益所有權問題的解決辦法、防止大規模自願性停牌以及證券交易所施行的反競爭措施完全取消等四項條件。
不過,在一些機構眼中,A股市場正在朝著入籃邁進。彭博社分析指出,中國已經在前三點問題上做出了相應努力。而國家外匯局2月份放寬了QFII投資上限,並規定開放式基金可在日內將資金轉入或轉出股市;中國證監會5月6日回應受益所有權問題時稱,認可“名義持有人”和“證券權益擁有人”的概念。不久前滬深交易所頒布新規,為中國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原則”限定了3個月的停牌紅線。有鑒於此,高盛在本月初表示認為A股納入的概率大幅提升至70%。
此外,在近期所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首次賦予美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並準備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金瑞基金(Krane Funds Advisors)首席投資官Brendan Ahern認為,這則消息的意義甚至超過了人民幣國際化本身。
【市場解讀】
民生證券:以平常心看待MSCI“考核”結果
民生證券管清友、張瑜第一時間對A股延遲納入MSCI進行了點評。他們在點評中指出,我們當以平常心看待此次結果,畢竟未來的結局是確定的。
上海交大高金學院副院長朱寧:A股中長期走勢不受是否納入MSCI影響
A股是否被納入MSCI指數都不會改變中長期A股市場走勢,中期仍是震蕩走勢。對於近日熱議的“滬倫通”機製,他建議推行初期進行額度限製,待逐步成熟後再進一步放大雙向額度。
國信證券:加入MSCI後新興市場各國股市表現比較
指數被納入MSCI並不一定會帶來持久的漲勢。國信證券針對土耳其、韓國、匈牙利等13個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研究顯示,基準股指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後,存在一定的宣告效應,五個交易日內各國股市平均約有2%到5%的上漲,但後續並不持續。
機構此前預期,若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屆時A股占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約為1.1%,將有200-300億美元資金從主動型和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流入A股。被動型資金流入可能發生在2017年7月A股實際納入該指數之際,主動型資金流入可能會在正式納入該指數前幾個月就開始。
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經曆了被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部分到全額納入的完整周期,期間外資持股占比從初次納入到全部納入的年化增速分別為24%和11%。韓國、中國台灣地區資本市場相對開放,外資的交易比較充分,對A股有一定比較參照意義。從兩個地區股市外資成交額和股指走勢的聯動性關係來看,當外資在股市中占比不超過10%時,外資的投資行為對股指影響較弱;當外資在股市中占比超過15%時,外資的投資行為對股指的影響明顯加強。
上述兩地從初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到全額納入分別用了7年和9年。華泰證券預計,A股全額納入的時間在3至5年。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加快市場微觀結構外資持股占比增長,預計到2020年外資持股占比不超過6%,達到國際一般經驗臨界值15%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外資投資行為對A股影響有限。外資投資行為不會主導A股走勢。
雖然短期來看影響相對有限,隻是提振市場情緒,但中期對於增量資金的引入,以及長期A股微觀結構的調整等利好不容忽視。這也標誌著國際機構對於A股市場認可度的提高。信達證券表示,借鑒國際經驗,A股如果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的投資者結構、市場估值結構、市場換手率以及與全球的聯動性都有望改變。
申萬宏源也認為,A股全部納入MSCI之後,總的增量資金約為16650億-18560億元人民幣。長期來看,海外資金將成為資本市場流動性的重要影響因素,這將逐步改變A股整體的投資生態。
金融股或成“吸金”重地
根據MSCI提供的數據,潛在能夠被納入的A股成分股約421支,金融行業占比較高。個股層麵,權重最高的5 支股票分別為:中國平安、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貴州茅台和民生銀行。基於目前的數據估算來看,對農業銀行、長江電力、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個股形成的資金流入壓力相對略高。
華泰證券指出,金融股體量大、流動性強、估值低等特點符合境外資金偏好,預計首次納入將引流550億人民幣進入金融股,帶動整體金融板塊走勢,而全額納入則引流990億人民幣投資金融股。
【A股怎麼走?】
MSCI“大考”難撼A股格局
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A股納入MSCI指數的影響。即便A股成功納入MSCI指數,短期更多是情緒上的催化,而非產生實質影響。大盤能否震蕩上行更需關注內部因素的變化。
A股周一已暴跌 風險已提前釋放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一A股跟隨外圍市場深幅下跌,對於MSCI納入的預期已經有所下降,因此MSCI再度放A股鴿子,可能也隻會再帶來一些短期的衝擊且力度會比較有限。
截至周二收市,華泰證券策略等一些比較旗幟鮮明提出A股納入MSCI概率很高的機構,也開始加強淡化該事項對A股可能帶來的影響:A股納入MSCI對市場有短期情緒的提振,中期才會帶來增量資金,長期才會影響A股微觀結構。
美聯儲議息、退歐公投才是重磅
加入英國以外退歐,美聯儲鷹派疊加,那麼跌破2600點就是大概率事件,無非是急跌或緩跌。由於英國退歐公投在6月23日,因此接下來的一周(市場)或比較慘烈,可能會有砍倉的情況。總的來說,A股是否加入MSCI不那麼重要,而英國大概率不會退歐,因此美聯儲加息更為重要。
招銀國際蘇沛豐:不納入的話,A股肯定會跌,跌幅或在5%左右。
旭方基金王晨:若未獲納入,鑒於市場此前對納入的預期較高,預計滬指可能會回落到2800點附近。基於周一收盤價,意味著1.2%的下跌空間。
畢盛葉威延:如果A股未獲納入,短期對市場有負麵心理影響,但下跌空間應該不大,因A股已經超賣。
瑞銀證券高挺:不納入市場可能會失望,但也取決於MSCI公布決定之後的解釋,包括暫不納入的理由。A股不一定下跌,取決於MSCI何時再評估,是否會啟動更頻繁的評估等。
元大宋勁:若不納入,也不會大跌。即使今年不納入,明年納入概率會高於今年,外資仍會增加對A股的關注。
(中國證券網綜合報道)
最後更新:2017-10-08 07:47:17
上一篇:
身家超15億元 A股又造出一個福建富豪
下一篇:
多頭被劫!A股入MSCI被拒 後期恐有危機
就在剛剛10:35,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同洲電子
就在剛剛10:37,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遠海科
就在剛剛10:38,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孚信息
就在剛剛10:39,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上港集團
剛剛11:34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龍頭股份
剛剛11:39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泰嘉股份
剛剛11:40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同洲電子
剛剛11:35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發!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大盤必定突破3800點?
周末晚間!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上證指數必須突破3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