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阿里巴巴
还原一个真实的买家 - 常见问题
关于买家的关注点——关键字:匹配
当供应商收到一个询盘的时候,查看一下买家所在国家地区是很好的习惯,不同国家地区的买家习惯千差万别,回复时候也可有的放矢。
其实,当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地区名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印象,这些印象来源于我们的经验,从身边的人得到的信息以及媒体上的信息,少不了会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从地域上来看,切忌先入为主,觉得非洲,中东,南亚的买家对于价格就一定锱铢必较,欧美的买家都是大财主。
这是在之前我们做的调研,里面提到的买家在发询盘时问得最多的问题,不难看出,有接近80%的买家都会询问到价钱相关的问题,这是作为一个"经济人"的最真实反映,无论买家是来自贫国还是富国,是分销商,进口商还是贸易公司,对于价钱总是最敏感的,物美又价廉,利润达至最大化,最理想不过。切记,再穷的国家也有在卖奢侈品,高价品还是有市场的;再富的国家也是穷人多,中低档商品市场份额也是很可观的。关键就看我们和买家是否匹配了。
案例分析:中小企业对于Walmart"订单——接还是不接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WALMART了,订单数量供应商完全不用担心,但是单价和货期方面绝对够呛。本人以前也有幸接触过美国另外一家大型超市TARGET的订单,基本上把工厂几个月的产能都包下来了,但是单价利润方面却不甚理想。为什么我们一些供应商偏偏对这些大单情有独钟呢?
一方面这可以视作我们通往海外市场的"通行证",因为这些大公司都会有一套严格的验货,装运要求,还要验厂,通过了他们的验厂对于海外买家来说可以说是最有说服力不过了,由于"乘车原理",尤其一些中小型的买家或会偏向选用通过大品牌验厂的供应商。供应商也可从中积累到进军海外市场必要的一些经验。
另一方面,有了一定的订单数量,工厂就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运作,要知道,一家生产型企业的固定成本是非常高的,厂房,设备,工资,工人食宿,这些都是固定成本无论有否利润都是要支出的,所以有时候这些订单是亏的还是要接,当然,一些供应商也开始转型高增值商品了,对这种利润薄的订单也就不那么看得上眼了,是为原因之一。
总结下来,数量大单价高利润好的订单实属凤毛麟角,生意中总有不得不割舍的;要保市场,保证基本运营的,走"薄利多销"路线的,那就扛上吧。就看你选哪条路了,路走对了,就不怕远。
关于买家国家地区市场大小----"勿以国小而不为"
许多人在看到买家来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国的时候,往往不屑一顾,觉得一定就是小单客户,连塞牙缝都不够。这样想的话,很多商机就会平白流失掉了。其实,我们要看的不是是买家当地的市场,还有买家背后的商圈。
举个身边的例子——香港,人口只有800万,确是知名转口贸易地,很多国内的出口货物都是通过香港这个自由港走向世界的。亚洲最大最着名的转口港是新加坡,位扼亚欧航线上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
环顾全球,欧洲方面的着名转口港有荷兰鹿特丹,英国伦敦,德国汉堡等等,包括我们闻之色变的尼日利亚拉各斯港,也是非洲大陆除了南非的开普敦,埃及的开罗等又一重要贸易中心,货物集散地。
如是者,再有一个我们或会觉得陌生的名字——塞浦路斯,没错,就是那个地图上用放大镜才能找到的弹丸之地,人口只有80万,却是地中海商圈的重要转口地,以前在广交会接触过一些塞浦路斯客户,不少是以身后的地中海商圈为依托做转口贸易的。
因此生意还是"勿以国小而不为",不然很多商机就会平白跟我们擦肩而过了。除了这些相对熟悉的名字以外,另外还有一些港口也属转口港,转口贸易对中间商所在国而言,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自然条件,即中转国的港口必须是深水港、吞吐能力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各国之间的交通要冲或国际主航线上;
2.人为条件:要求中转国对中转地采取特殊的关税优惠政策和贸易政策,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使中转费用不致过高。同时,要求该地的基础设施、交通、金融和资讯等服务系统发达且完备,以利于转口贸易的进行。
参考信息——买家分类和重要航线图
判断一个买家,除了看国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看买家的种类,这是一篇来自阿里学院有关买家种类的分享,https://www.alibado.com/exp/detail-w3524-e4509-p1.htm,看了一下,觉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摘录如下:
百货公司 TIPS:百货公司类的买家采购量大,价格要求稳定,每年购买产品变化不会太大,对质量要求很高。不大容易变换供货商。大部分都参加美国、欧洲本土的专业展会,不会亲自到中国参加广交会等展会。
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 TIPS:超市类买家采购时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产品变化要求也很大,把出厂价压得很低,但采购量很大。如果你的工厂开发能力强,价格便宜,资金雄厚,可以进攻此类客户。小厂最好保持距离,否则他一张订单的周转资金就让人吃不消,万一质量无法达到验货标准,后果……不堪设想。
品牌进口商 TIPS:品牌专营进口类买家利润较好,对质量有自己的要求标准,订单稳定,喜欢跟工厂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他们确定采购数量及付款条件时会参考自身在国内的生意规模。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进口商来到中国参加展会,寻找供应商。我们供应商在和他们做生意前,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了解他们的实力规模、产品定位、风格倾向。这是值得中小型工厂努力开发的客人。即使是小品牌,也有机会培养成大客户。
进口批发商(wholesaler) TIPS:价格和产品的独特性是此类买家注意的重点。这类客人很倾向于比价钱,因为他们必须和他们的竞争对手们同在展览上争夺客户,所以价格及产品的差异性一定要很高。如果产品相同,那么他们经常会因为别人价钱较低而跑单。
贸易商(Trader): 这类的客人,什么产品都可能会买,因为他们有各种不同的客人,采购不同的产品,但订单量不太稳定,订单的延续性较不稳定。服务灵活的小规模供应商比较容易和这类客人达成一致。
好了,海外买家基本都在这个框架里了,作为供应商,你心里有自己的主攻方向了吗?
2.世界重要要海港和航线图,帮助我们判断买家所处商圈市场规模:
结语
准确判断,还原出买家面目,有助于在对买家跟进、推广的时候有的放矢,一击即中。
最后更新:2016-12-28 06:49:01